由 nahome » 2009 11月 27 (週五) 11:21 pm
想討論這題目的環境與貼圖的大大們的回應。
東面及北面水利用地是否代表他是好的景觀位置。
比較老師跟同學的作法都沒有包圍式的對應,反而是比較順應方式的型隨環境。
同學的動線系統有點怪,6M路停車又把車子開到25M的地方找停車場入口,這應該是俗稱的把自家的停車問題丟給別人。
中間那應該是串連的天橋,但,兩個空間用天橋串是走過去,用兩個廣場加上一個斑馬線也是走,不過天橋要爬上爬下,斑馬線會被車撞,各有優缺點。但同學畫的看起來沒有辦法像是一統天下的鋪面,是兵分兩路的廣場,甚至還用樹木割斷,這樣是代表你要業主分割地號了嗎。萬一他很想這兩塊地一家親呢。
老師的畫法似乎是要一個線狀的鋪面,而且上下兩塊地都用舖面廣場串成一體。
同學的人行入口都用水遮,斷得很徹底,但左下方又有一個看起來像是廣場上方有帳棚的空間,廣場會希望他入口只有only one嗎,還是他比較希望可以多面向的湧入。
學校的入口意象不明,如果沒有箭頭真的找不到,我最近也在想,我以前是因為畫圖畫的漫有時候忘記畫箭頭,所以閱卷老師就沒給我及格,還是其實入口他真的就是有標準的"多"種類配備,也不能算是標準配備而已。
入口的鋪面有兩種,但是卻沒有兩種行走的感覺,頗有"123"的問題,型也有123的問題。
老師的型應該只有兩種,但老師把他變了一下,圓有一大一小,兩道弧形應該是一個U的變形而已,配著線牆分割。
猜一下老師的車道處理,我猜是6M與25M左上方的街角設定為入口車道,6M進25M出,另外在25M設置搭配入口車道的停車場入口。若設在6M停車入口跟入口車道就分開了。
這兩個方案的圍封都是包著6M道路,老師的U若翻過來25M還是有留著入口廣場,會不會不讓人把那水利用地看成是大水溝呢。
另外我想說,我希望我是我,_也_是一個盡可能知道事情原由的我,所以沒有甚麼相信與不相信,因為每一件事情我都希望我能保持7成相信3成懷疑,當然懷疑的目的是要能找到懷疑的原因啦,不然就沒有必要懷疑別人了,畢竟"與人為善"的最好方法不就是不懷疑他人的用心不是嗎。
所以批評到大大們的圖請別生氣,只是討論,只是要知道背後,知道背後的背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