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傑 寫:
基地的正確面積最長邊為110M,上方邊長為53.25M,但計劃道路卻分別是13.45及12.87寬..[/quote]
我也大概以這樣的尺寸放樣基地~
把小學空間配在基地上方以
"回"字型以2樓,3樓退縮配置~!基地左上方街角退縮做市民知識廣場~~小學主入口在回字左側~而在回字南側巷子留側入口~!
接著~在"回"字型緊接配著1層長型集會堂卡著~其主入口在下方有一小廣場也是進入巷子的中介空間~
然後沿左側街面設置1層藝品商店~其屋頂為觀景平台~剛好就是往小廟方向看~
小廟前方巷子旁也退縮做廟埕活動廣場~
廟埕下方設社區教育中心~旁有大斜坡道往景觀平台上去~!
當然左下方有留設一親民廣場~好吸納市民~往景觀平台觀賞活動~!
量體由基地上方3F降至下方1F~~
我檢討仍有缺點未及表現~1.未說明管理維護2.綠建築未表達完善3.建築計畫恐表達不周
優點~1.設置公廁,2.串聯廣場結合廟埕3.沿街面商業活動
大概就是這樣嚕~希望能獲得閱卷老師及格眼神的關注~![/quote]
小鎮小班,你確定台灣經濟最成長、學生人口數最多年代的
"回"字型適合這涵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