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G_Archi 寫:誠心感激陳老師的嘉勉!是的,"屬天之事,未敢妄言",只是冒昧將當日的解法寫出請求指教!!小弟十餘年未曾碰觸考試,可說是嗅覺不足,僅知每年的設計題目都有"便於閱卷老師快速作初步評判的key point, or trap",去年社區圖書館(遊中學)因為圖面配置錯誤,我居然白目到"完全漠視左方的公園"而一點都沒把公園的範圍畫進去,最後即便畫完,僅得了48分.今年的題目感覺上可以發揮的地方甚多,就不知道其"key or trap"在哪裡了??而且其要交代的東西太多,光一個上針筆的detail perspective 就花了1個半至2小時.擔心的是,即便配置做了很詳盡的交代,但新增建物平面圖卻簡單到不行,也毫無時間可以上色(怪自己考前幾乎沒有好好畫完一張圖以致臨場操作速度過慢). 從前聽聞有人設計只完成平面,配置圖與一張立面,只上針卻沒上色就過關了.更有人說,考設計在考配置與觀念,配置與機能對了,即便圖沒畫完也能輕騎過關. 另一派說法是每缺一個"題目中有言明配分比例的圖面"便按其配比扣分.
今年相較往年,只有建築計畫的30%與圖面的餘 70% ,不知其70 % 或否為一個"綜觀性的"圖面評判方法?....還有不到一個月就放榜了...不知是自己太沒信心或是...明明工作繁忙,瑣事煩身,想起設計一事,往往輾轉難眠...?
僅知每年的設計題目都有"便於閱卷老師快速作初步評判的key point, or trap",....
_其實命題老師沒那麼奸詐,每每讀題,都感嘆命題者明示、暗示、反覆提醒考生:在溝通甚麼?可以如何操作?
但大部分考生,一來看不懂,二來堅持自己想給的。然後就認為命題者設有「陷阱」。真冤!
即便配置做了很詳盡的交代,但新增建物平面圖卻簡單到不行,...
_敷地考科配置做了很詳盡的交代,應該就對了。(因這屬上半場)
設計,卻得對建物平、剖等去做檢驗。(因這屬下半場)_尤其是今年新建物要求機能不多、樓地板面積不大,所以更易看出功力!
從前聽聞有人設計只完成平面,配置圖與一張立面,只上針卻沒上色就過關了.
_20年前,我有學生畫了配置,以65分考上。(4小時50分過關的年代)
如今考計畫、考8小時。應有相對難度了!
另一派說法是每缺一個"題目中有言明配分比例的圖面"便按其配比扣分.
_因考選部要求閱卷者,須依題目中有言明配分比例的圖面給分。這意義不大,可過的圖_給高比分;不過的圖給低比分。
但相對會造成閱卷上批改困擾。難怪命題者只寫上建築計畫的30%與圖面的餘 70%。
反正寫不寫細,本就是一個"綜觀性的"圖面評判方法。
AMG_Archi大不妨想想你看上女友時是:
一眼看上或
輸入電腦評分後決定?
別忘了你選了不起幾個女孩,
委員卻面對2~3000份圖面。
祝
獲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