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年設計試解


建築相關國家考試、建築師考試準備、心得及經驗分享。

Re: 我自己再經過思考後畫出兩個方案

文章湛盧 » 2012 12月 20 (週四) 10:35 am



贊助商連結

陳明城 寫:承緯


<a href="http://fundesign1.pixnet.net/album/photo/207458993-101%e5%b9%b4%e5%bf%ab%e9%80%9f%e8%a8%ad%e8%a8%88%28%e8%88%8a%e5%bb%ba%e7%af%89%e5%a2%9e%e5%bb%ba%e6%a1%88%29.jpg"><img src="http://pic.pimg.tw/fundesign1/1355838685-2485036543_n.jpg"></a>


boke 已經升格妖怪了嗎?很期待喔!!!!
考建築師是手段 培養妖怪級的能力才是目的!!!
我們真是一群敗壞世風的壞孩子..........................

加入建築人討論區粉絲團
頭像
湛盧
 
文章: 703
註冊時間: 2009 11月 21 (週六) 8:30 pm
來自: 台北

文章AMG_Archi » 2013 1月 11 (週五) 9:05 pm

小弟我的做法是在基地右側放上一棟新建鋼架木構長寬比例與歷史建築相仿的集會堂(座向與舊建物平行內設簡易準備空間,儲藏室與廁所等附屬空間),而舊建築保留完全不動,其機能簡單到不行(地下室開挖擺放20個汽車停車位),新舊建物相近語彙,兩棟建物間將開放空間集中保留,面向北側開挖生態水池並以架空步道出挑河面向觀景台.
沿街面右邊串連舊街區沿街商業行為設置戶外市集口袋入口,舊建物南側設置大樹下簡易餐飲座位空間
左側廟埕與舊建築物左方設置步道與小廣場串連行為,沿街面與北面整體設置環場步道
請問一下各位先進高手,如此簡單的做法有機會過關嗎?我的想法是既然題目暗示容積率必須計入舊建物已佔之部分,舊建物甚至可以完全不動予以好好保存,且開挖率有所暗示,並考量基地面開放空間之集中與景觀的開敞,實有必要將車位放到地下室去
時間拿捏不是很好,只有畫了兩層平面(含家具),兩個主要立面,詳細配置圖與透視圖,卻沒有時間上色,請各位高手指教這種"無為"的解法有機會過關嗎?
AMG_Archi
 
文章: 24
註冊時間: 2013 1月 07 (週一) 4:02 pm
來自: 北台灣

文章陳明城 » 2013 1月 18 (週五) 2:21 pm

AMG_Archi 寫:小弟我的做法是在基地右側放上一棟新建鋼架木構長寬比例與歷史建築相仿的集會堂(座向與舊建物平行內設簡易準備空間,儲藏室與廁所等附屬空間),而舊建築保留完全不動,其機能簡單到不行(地下室開挖擺放20個汽車停車位),新舊建物相近語彙,兩棟建物間將開放空間集中保留,面向北側開挖生態水池並以架空步道出挑河面向觀景台.
沿街面右邊串連舊街區沿街商業行為設置戶外市集口袋入口,舊建物南側設置大樹下簡易餐飲座位空間
左側廟埕與舊建築物左方設置步道與小廣場串連行為,沿街面與北面整體設置環場步道
請問一下各位先進高手,如此簡單的做法有機會過關嗎?我的想法是既然題目暗示容積率必須計入舊建物已佔之部分,舊建物甚至可以完全不動予以好好保存,且開挖率有所暗示,並考量基地面開放空間之集中與景觀的開敞,實有必要將車位放到地下室去
時間拿捏不是很好,只有畫了兩層平面(含家具),兩個主要立面,詳細配置圖與透視圖,卻沒有時間上色,請各位高手指教這種"無為"的解法有機會過關嗎?


讀來方向對了,但未知操作起來是否是這回事。
故,仍是去年那句老話:「屬天的事,未敢妄言!」(當然去年那位學員上榜了,在台南的慶功宴上談起,撫掌大笑! :lol: )

祝開春AMG_Archi大亦聞好音!

剛有新班學生來MAIL:

to:陳老師
這次101年設計作業的發想是參考 Selexyz Dominicanen書店(詳附圖)的案例
跟去年實際上去考試的解答綜合
但主要的議題還是圍繞在~
既然歷史建築原有就有集會的的功能
那何不延用~既可以增加中老年帶年輕人來時的歸屬感
而外面的空地能留多大就留多大(加個舞台增加活動的可能性)
但考慮集會跟人群聚集的便利性(還有預算限制)~
所以只規劃前期的停車場與公廁這些必要性設施
並留設覆土層(1.2米深)~增加植栽及鋪面綠化的可能性
如果日後鄉鎮發展~人口增加~可在原有預留柱位上繼續往上建設(但先設定增建範圍線)
以上~
最後附上一張有趣的照片~路與樹

學生~阮O佑

讀來亦頗像一回事,但檢視操作,卻謬以千里。
所以還是那句老話:
「屬天的事,未敢妄言!」 :oops: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文章AMG_Archi » 2013 1月 21 (週一) 10:14 am

誠心感激陳老師的嘉勉!是的,"屬天之事,未敢妄言",只是冒昧將當日的解法寫出請求指教!!小弟十餘年未曾碰觸考試,可說是嗅覺不足,僅知每年的設計題目都有"便於閱卷老師快速作初步評判的key point, or trap",去年社區圖書館(遊中學)因為圖面配置錯誤,我居然白目到"完全漠視左方的公園"而一點都沒把公園的範圍畫進去,最後即便畫完,僅得了48分.今年的題目感覺上可以發揮的地方甚多,就不知道其"key or trap"在哪裡了??而且其要交代的東西太多,光一個上針筆的detail perspective 就花了1個半至2小時.擔心的是,即便配置做了很詳盡的交代,但新增建物平面圖卻簡單到不行,也毫無時間可以上色(怪自己考前幾乎沒有好好畫完一張圖以致臨場操作速度過慢). 從前聽聞有人設計只完成平面,配置圖與一張立面,只上針卻沒上色就過關了.更有人說,考設計在考配置與觀念,配置與機能對了,即便圖沒畫完也能輕騎過關. 另一派說法是每缺一個"題目中有言明配分比例的圖面"便按其配比扣分.
今年相較往年,只有建築計畫的30%與圖面的餘 70% ,不知其70 % 或否為一個"綜觀性的"圖面評判方法?....還有不到一個月就放榜了...不知是自己太沒信心或是...明明工作繁忙,瑣事煩身,想起設計一事,往往輾轉難眠...?
AMG_Archi
 
文章: 24
註冊時間: 2013 1月 07 (週一) 4:02 pm
來自: 北台灣

獲青睞

文章陳明城 » 2013 1月 21 (週一) 4:43 pm

AMG_Archi 寫:誠心感激陳老師的嘉勉!是的,"屬天之事,未敢妄言",只是冒昧將當日的解法寫出請求指教!!小弟十餘年未曾碰觸考試,可說是嗅覺不足,僅知每年的設計題目都有"便於閱卷老師快速作初步評判的key point, or trap",去年社區圖書館(遊中學)因為圖面配置錯誤,我居然白目到"完全漠視左方的公園"而一點都沒把公園的範圍畫進去,最後即便畫完,僅得了48分.今年的題目感覺上可以發揮的地方甚多,就不知道其"key or trap"在哪裡了??而且其要交代的東西太多,光一個上針筆的detail perspective 就花了1個半至2小時.擔心的是,即便配置做了很詳盡的交代,但新增建物平面圖卻簡單到不行,也毫無時間可以上色(怪自己考前幾乎沒有好好畫完一張圖以致臨場操作速度過慢). 從前聽聞有人設計只完成平面,配置圖與一張立面,只上針卻沒上色就過關了.更有人說,考設計在考配置與觀念,配置與機能對了,即便圖沒畫完也能輕騎過關. 另一派說法是每缺一個"題目中有言明配分比例的圖面"便按其配比扣分.
今年相較往年,只有建築計畫的30%與圖面的餘 70% ,不知其70 % 或否為一個"綜觀性的"圖面評判方法?....還有不到一個月就放榜了...不知是自己太沒信心或是...明明工作繁忙,瑣事煩身,想起設計一事,往往輾轉難眠...?


僅知每年的設計題目都有"便於閱卷老師快速作初步評判的key point, or trap",....
_其實命題老師沒那麼奸詐,每每讀題,都感嘆命題者明示、暗示、反覆提醒考生:在溝通甚麼?可以如何操作?
但大部分考生,一來看不懂,二來堅持自己想給的。然後就認為命題者設有「陷阱」。真冤!

即便配置做了很詳盡的交代,但新增建物平面圖卻簡單到不行,...
_敷地考科配置做了很詳盡的交代,應該就對了。(因這屬上半場)
設計,卻得對建物平、剖等去做檢驗。(因這屬下半場)_尤其是今年新建物要求機能不多、樓地板面積不大,所以更易看出功力!

從前聽聞有人設計只完成平面,配置圖與一張立面,只上針卻沒上色就過關了.
_20年前,我有學生畫了配置,以65分考上。(4小時50分過關的年代)
如今考計畫、考8小時。應有相對難度了!


另一派說法是每缺一個"題目中有言明配分比例的圖面"便按其配比扣分.
_因考選部要求閱卷者,須依題目中有言明配分比例的圖面給分。這意義不大,可過的圖_給高比分;不過的圖給低比分。
但相對會造成閱卷上批改困擾。難怪命題者只寫上建築計畫的30%與圖面的餘 70%。
反正寫不寫細,本就是一個"綜觀性的"圖面評判方法。

AMG_Archi大不妨想想你看上女友時是:
一眼看上或
輸入電腦評分後決定?

別忘了你選了不起幾個女孩,
委員卻面對2~3000份圖面。



獲青睞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上一頁

回到 建築考試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