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 放築塾--建築師考試新搖籃 課表


建築相關國家考試、建築師考試準備、心得及經驗分享。

110年 放築塾--建築師考試新搖籃 課表

文章陳明城 » 2020 12月 18 (週五) 11:18 am



贊助商連結

放築塾--建築師考試新搖籃

【110放築塾設計與敷地訓練課程】
請填寫報名表單取得課程資訊https://forms.gle/pAySYouFmSahV8qF7
課務諮詢:(02)3322-1112 #20
109年專技建築師考試落幕了!
暫歇了整年度的忙碌。
然而過年前的放榜又如一塊壓在考生心頭夢饜般的石塊。
屆時必然又是幾家歡樂幾家愁。
109年的設敷考試:
敷地正如預期,揮別了109年的〈小基地與簡單任務〉,迎來史上最大的超級大白鯊!
比起104年的國際學舍單一任務,今年不只基地大且任務繁雜,比之99科學園區的公園內規畫小學、幼兒園、社區活動中心,則基地紋理複雜了!機能上還有分時段使用的社區空間(含20部地面停車、80部以上地下停車,還給了容易被忽略但其實在大基地規劃上極重要的1%北南高差。
相信考生在場內翻閱題目已叫苦連連。
設計則切合5年50億的大學學生宿舍改善政策,歷來學生宿舍考題似乎只出現在研究所入學考題。且此次考題要求標示柱距尺寸、只出現在研究所入學考題。且此次考題要求標示柱距尺寸、出現在研究所入學考題。且此次考題要求標示柱距尺寸、畫大樣等實務圖面。對剛畢業就準備建築師考試的菜鳥考生不利;但因給的基地頗大(45mX72m)且在西南角放置了主要節點、南方給小7+醫務室。所以須從敷地配置著手,因此事務所老鳥也不見得佔到便宜。
因此專技建築師術科--設計、敷地考題難抓摸,已成常態,要用一招半式闖江湖,必將抓襟見肘。而這也符合國家考試的標準。底蘊深厚、功力獨到者贏取勝利。
設敷考試越來越難死背硬套,譬如
99年專技設計考小學--鎮中心與廟埕互動。
99年專技敷地考小學--在科園區整合幼兒園、社區活動中心在大公園裡。
104年專技設計考小學裡的老人活動中心--需分時共用操場、綠地。
105年高考設計考小學與老人活動中心--需共時共用。
108年專技設計考小學裡長青日照--分用、小有互動。
109年專技敷地考小學--重在都會區整合小學、幼兒園、長青、分時段使用社區設施、運動場綠地。
綜上可知,
一樣考小學、老人,但題旨稍變,其思考、結果全然不同。
一樣考小學、幼兒園、社區活動中心,環境紋理給的不同,科園區裡與都會區裡整合的核心空間就不同。
因此為何有人建築師考試考了20年以上,入塾一年過設、敷。上榜。
無它--跟著課程,弄懂而已。
妳(你)可渾渾噩噩每年進考場猜題目到底要甚麼?或一再套圖。
然後一再滑鐵盧。
當然
妳(你)也可以入塾花9個月時間弄懂(強化設計能力)、上榜。
然後真正有時間進行下一階段的人生旅程。

#建築師考試
#建築計畫
#建築設計
#建築設計與計畫
#敷地
#敷地計畫與都市設計
#建築法規
#建築結構
#建築公務高考三級

加入建築人討論區粉絲團
附加檔案
131383237_10215286703120772_5534183769062183372_o.jpg
課表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經一番寒徹骨 得梅花撲鼻香

文章陳明城 » 2021 1月 26 (週二) 11:24 am

經一番寒徹骨 得梅花撲鼻香
104年上榜學長建築師心得
老師好
記得考完沒多久
老師就發Line問我:考得如何?
剛去找出紀錄
還好Line文字紀錄還在
考後沒有畫復原圖
因為我知道自己畫圖沒有很厲害
我的強項是組織歸納整理分析
所以就花了二小時整理建築計畫
把題目的問題看清楚
把我要回應的策略說清楚
剩下六小時就是完稿作業(自己設定這是高考完成圖面時間)
以下整理了當時在考場上的思考策略
自己是如何回應題目的要求
當時的回覆:
大小設計都畫得還滿順手的 覺得狀況比去年好 等成績單
今年題目感覺就是 99科研/99小學加一 的進階版
依然在意環境融合與社區關係
敷地
中部近都市郊區 所以我是假設南邊鳥瞰眺望城市 是個view
有一點順應環境 東北擋 西南迎
將車道停車處理在北側 動線經營由高往緩坡低處順勢規劃
建築配置東西向順應等高線 也降低耗能
景觀面朝南 棟與棟用空橋相連
主廣場結合二顆大樹 使用對象是國際青年 弄了來電50聯誼廣場互動交流
沿主要道路退縮步道開放空間 轉角廣場 等等
套用林區的五大元素 滿多東西可以交代 就畫完畫滿了
補充:
其實考完敷地當晚 老師有貼出你的參考題解
我自己的配置除了建築物很規矩的配置東西向(理由如前述)
外部環境的設定跟經營與回應題旨 跟老師的題解幾乎八成接近
很開心又很緊張 常常有同學說配置解差不多 為什麼就是沒過
不過我覺得 我已經盡力去回應題目的訴求了
有清楚的計畫支撐著圖面的整體合理性
設計
主要基地A在北側
南側轉角是次要基地B
覺得在基地A就把高齡者大部分活動空間給處理完畢
基地B則是定義為戶外活動的延伸空間
看了整體校園配置
我 把詩歌中心打橫蓋在北邊 採東西向配置 經營高齡學中心主要出入口
同時回應綠建築規劃 就用了飛天魔毯的綠屋頂
整體校園配置實虛實虛互相交替⋯經營一種整體校園配置的韻律感
一直思考題目說的 各自獨立運作不受干擾 兼顧管理等字眼
在這議題的回應上我是維持國小獨立運作 A基地完全開放
但國小圍牆打開 用喬木灌木草坪圍繞校園一圈
創造視覺可及行為不可及的開放校園空間
同時兼顧國小校園獨立運作的可能 出題者應該希望小朋友上課不要被干擾
也在鄰近A基地的校舍建築用了綠帶來緩衝可能的噪音等等
並且在計畫上說明 在師長帶領的前提下
我的A基地可以提供目前校園欠缺的半戶外活動與展示空間
B基地提供開放的社區農園可作為小朋友自然科學或鄉野教育的教材
如果我把AB打通串聯
小學生的活動 高齡者的活動 如果沒有彼此界定清楚
自己以為創造了互動 卻牴觸了獨立不受干擾的原則
這個干擾是指避免上課時間的相互干擾 放學之後校園自然會開放打開
我把社區農園放在B基地 串聯綠地
大朋友小朋友一起開墾 在這個位置又是極佳的南向廣場 日照很好
種菜很方便 又可以對社區開放 來上課就可以巡一下自己的菜園
最後加個小棚架 讓居民可以駐足休息 斜屋頂搭配集水甕雨水回收 灌溉社區農園
我覺得我可能解得沒有很理想 如果有更多考慮
或者圖面畫的更好 覺得自己畫圖soso
具備簡單的圖說溝通表達能力 把自己的想法大致呈現清楚
所以分數落在及格數字
其實很多的設計想法與回應處理的經驗
都是來自於老師上課的指導
既然自己的生活經驗有限 就靠上課來快速補足
後面都沒在上課的期間 就思考沉澱讓自己消化一下
反覆思考的 是整合這件事
既然題目給了很多的資訊
要如何歸納整理 然後合理的轉化在設計圖面上
我認為這就是站在建築師高度應該做的事
很訝異居然一次可以雙過大小設計
拆開成績單連自己都不敢相信
如果給還在這條路上努力的同學一些建議
我認為 建築師要有自己的想法
但這獨到的想法 必須回饋到題目(業主)的訴求中
否則只是流於主觀認知 一廂情願自以為是的在做自己的設計
這路途真的漫長遙遠 不要盲從 要會思辨
及格之路 近在咫尺
感謝老師指導 
黃信銘 105/01/27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回到 建築考試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