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連結
J2011 寫:2010年,對我來說,真正的句點 算是在特考<建築計畫與設計>A1圖紙折闔的過程中,3~(摺好)、2(再摺)~1(好厚喔用力摺)~地倒數...比地球時間早很多很多天,它就來了。
但2011年,甚麼時候才展開呢? 是經過收到99年建築師、99特考成績單,它才有真切的、貼近地平現的著陸的感覺。
我猜想螢幕前的朋友們,也正有同感ing^^--因為學習目標與課題 ,阿,就這樣"浮現了"; 而東摸西摸打著登龍尋找的問題,也逐漸"顯影了"!!!!
比方說:
1.設計剛好飛過,那是哪邊被扣分了??? 從63分扣嗎? 那3分,是我有能力或能耐在這些年學到的嗎? 也許57分的朋友能更快地、被迫地,以光速學習、並擁抱到這再也不會分手了的3分。有沒有可能,將來某天,被他經手過的案子和業主,比一次到位的水到渠成者 來得更幸福???
2.設計差一點點,ˋ是不是計畫不敢下筆、是不是因為力求完美的、乾淨的呈現??? 或者,是在"柏拉圖的天空"裡飛翔太久了、忘記麥田裡有捕手!!! 忘了踏實。
回扣這張設計案的右下角,最最最讓我拍案的,是他"守望"這兩個字。
守、望。
然後,Thomas他真的在平面、力面上,有將"守+望"的這件事(或這兩件N件事)表達出來。雖然透是那張的量體組合,仍是水平感佔多數,但也許是觀看角度的關係--如果民眾從右方走來、然後主體比例在高一點點,他們會覺得: 隔壁就是 阿SIR、就是打火兄弟,一整個粉有安全感!!!!
這個題目的三行敘述(也就是考委提供的"上位計畫"、或是任何一個業主打電話來的"閒聊內容"),就機能來說,即是:
消防救護大隊 (第一行)、
併設 小型警察派出所(第二行)、
同時要求 民眾使用集會場(第三行)。
一讀完這三行,我就知道接下來的6小時很難快樂了。結論是42.5分。
我記得98建築師,讀到那張"善意的試題"時,我一整個被喚醒、感覺試場的每個人都開始發光、被賦予翅膀,被該份相當有溫度的題旨引領進基地,一次又一次(阿也是要一次又一次,才能減少"誤讀"的機會阿@@)。
然後,我忘了時間(真的是沒在練圖、有恃無恐的超級新手阿)。打鐘前,我與A1圖紙的最後一面,是一張以時間軸為主幹的進化圖,但真的就只停留在基地分析...但這整個過程,我確實有活生生的存在感。結論是54分。
99年建築師的<1>,我在讀題的同時,腦中浮現了關於空間可能的四則運算,飛來飛去的。深感"這業主的思想 還真是活靈活現"、也很謝謝"這份上位計畫"不只把我的眼睛打開了。也打開了 接下來要那480分鐘的心靈狀態...結論是60(謝天+汗顏)。(備註: 我的思考過程=草稿=定案,都畫在那張A1上,所以,很難還原"案發現場"...雖然我很想、也很用力地去想。)
反省這三次 我與設計題目卷的第一次接觸,有點像是收到"匿名情書"的感覺。文情並茂不濫情的,我聽、我想、我學著接受;而簡約到有點單調的、單純的...,我整個人的"心、智"也就跟著"單向度"化。沒"共感"的投(出題者)、與接(考生對題目的回應),那閱卷者何能在茫茫卷海中的"再投"(如咄咄逼人狂砸愛麗絲的飛舞撲克牌)、與"再接"的評分過程中,感受到"不無聊"呢???
黃明威建築師團隊,對"派出所(文德派出所)",提出"它是一個都市中的停頓點(urban pause)" 、http://forgemind.blogspot.com/2009/06/blog-post_12.html 、Thomas在消防救護(+警+民)設計案裡將題目定調在"守護"這個概念上。這些題旨消化後、再離析後的精隨,不正是"電視冠軍"在節目尾聲,問達人說: 甜點/拉鍊/疊疊樂...對您而言 是甚麼呢???
是甚麼呢? 今天再看這張99年7月的題目,除了告訴自己 "要把 站在另一個高度/很有遠見的、或先臥伏在山谷/很誠懇謙和地 讀題、解題的態度" 當習慣,而不是看(老娘OR林盃盃的)心情><'''...。
於是,關於"消防+警+民"的這個命題,不也能換句話說為"警察+1"OR"消防+1"、"其他基地-集會堂" 之類的空間四則運算課題嗎??
除了題目中的"五、空間需求"量,我還是覺得怪怪的(而且再次犯了不太想深入指出怪在哪邊的毛病XD),它是可以好好地被塑造成"地域性的防災機構(兼平日諮詢、定期教育推廣、長期預防的、或機動應變的...)"的。
也許哪天又地震了、同時火災頻傳、地下管線啥的爆炸....,此時打火兄弟全力出動、義警義消徹夜輪班待命、警察先生全面監察嚴防宵小趁火打劫...,消防隊員的套房、集會堂,可成為災民(次重傷、輕傷、妻離子散者...)平靜渡過的臂膀。若能建立在平日意識和常識的充足上,更好,不是嗎。
(備註: 重傷者當然是送急診,但恐怕急診病床不夠接收暴增的傷患,送到其他醫院距離過遠 耽誤急救時間。這時候有水、有獨立盥洗的空間,確實可轉用為其他人簡易清理包紮、換洗...或日後無家可歸者暫時性的照護/隔離/...等用途。)
^^要繼續修正、並實踐之...
J2011大
對這幾年的考試作了「敘事明理」(畢光健老師語)的整理,這是一番「煉心」的過程,披瀝蕪雜,留存可貴可用的珠實,難怪99小學能低空閃過!持續這樣的態度必可大成!
加入建築人討論區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