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對題目所提到的『三種和諧概念』都是如何回應的呢?
1.人與人的社會和諧
2.人與自然的環境和諧
3.歷史與未來的發展和諧
----------------------------------------------------------------------
我也來不及上色
考量5%的高程差(約8公尺落差)
故以下是我的配置方式
1.社區活動中心『一、人與人的社會和諧』『二、人與自然的環境和諧』
(配置基地中心位置)......臨25公尺馬路約4公尺的落差(挖填土方最少)
(連結東西向低密度社區)......凝結社區向心力
(再不破壞原地形坡度,採緩坡式自行車道上至活動中心觀景平台)...結合景觀、融入環境
(由觀景平台作為緩衝空間)(在延伸至15公尺緩衝綠帶)......15公尺緩衝綠帶(我會錯意了,以為是平的)
(行塑成完整公園河堤自行車道系統)....參考愛河之心的作法
2.小學及幼稚園『人與人的社會和諧』『歷史與未來的發展和諧』
(配置靠近研究園區25公尺馬路邊)....延伸研究園區的意向
(以活動中心垂直延伸)(左右對稱配置)
∣¯¯∣_∣¯¯∣ ←配置示意
(方便研究園區眷屬及鄰近社區居民)
(得以最舒適的環境上學).....教室坡地落差不到1公尺
(採用挖填平衡方式)......推置成校內小景觀土丘
.............................................................................................
大致上這樣吧
但表現法..........

改題老師應該看不懂
[quote="shawn28
北邊較高,還會淹水嗎?我是配置公園結合綠帶和河岸
南邊低勢,配生態滯洪池,應該對吧
[/quote]
南邊如果配置『生態滯洪池』這樣與研究園區的連結強度會不會比較微弱了
爾且又是位於主要道路邊
個人淺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