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評圖] 99專技_慘敗的小學加一_請有過的前輩相救


建築相關國家考試、建築師考試準備、心得及經驗分享。

dinshin的操作

文章陳明城 » 2011 2月 24 (週四) 11:21 am



贊助商連結

dinshin 寫:先感謝台南成大小杜,克翊兩位建築師的引領指導....志峰兄的熱心組織,還有其它曾幫助過我,指導我的前輩....版上明城老師的提點....基義老師的圖資.....都幫助我很大......有了前2年的教訓...才知我的思維必需放大來看整個題目.....還好試題老師應該有某些部分認同我的構思...才讓我以66分低空飛過....

1.看完題目時....我先去連聯想到周遭環境有無與題目類似的.....當下想到台南忠義國小...成功國小...安平老街西門國小......當下我的腦海中已浮現N個思緒,靈感,設計構想滔滔不絕湧現出來,自信心也有了...過來就展開了
2.右下2個寺廟....我想到將基地融合.......寺廟是當地居民信仰中心...也是"文化"表徵...當下給了文化軸線與學校呼應.....並利用學校梯間做了地標...交代與寺廟外觀造型呼應.....學校入口玄關軸線端點可以看到寺廟


這個題目確實對『台南府城』的朋友較有利,但相信一樣有台南的朋友沒能考過,公平嗎?公平的。
總沒道理今冬就一定要給個北部一級城市的考題吧!

其實今年這考題東京都也有類似案例:

【日本/東京】3331,愛的鼓勵美術館
(Continued)< 上一頁.1.2...


創作者的聲音,生命的熱情


從這麼有創意的名稱,就可得知這裡蘊藏的創作精神。「3331」是從一座廢棄的練成中學校改建而成的。館內主要不是以館藏的美術作品展覽為主,而是開放給各種形式的創意表現在此展演。館內保持了原來學校教室的格局,一邊逛展也一邊回味自己的學生青春時代。誰說保存在記憶中的自己,一定就是歷史,而不能是一種藝術呢?懂得學會拉開距離欣賞自己的過去,就是藝術。

主要的展覽空間集中在一樓,地下樓、二樓到三樓也有部分展覽空間,或者是設計公司進駐的辦公室兼展售空間。二樓還保有當年的體育館,格局標準。樓頂則是屋頂籃球場,同時規劃出近來東京樓房流行的迷你「屋頂菜園」。一樓中庭還重現了教室座位的空間,作為咖啡館和交流廣場。

http://travel.tw.msn.com/Selection/Colu ... 230&page=2
http://www.3331.jp/floor/
http://www.3331.jp/floor/290.html
http://www.3331.jp/floor/401.html

加入建築人討論區粉絲團
最後由 陳明城 於 2011 2月 24 (週四) 11:45 a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心服口服

文章Thomas » 2011 2月 24 (週四) 11:27 am

拜讀大師們的分享
從環境帶進這麼多活動,設計果真精采
再看,就看出自己被動的回應,只剩一灘死水,動不起來
心服口服
(現在都很小心,別讓業主們知道,幫他們服務的人設計只有40分水準…噓!)
Thomas
 
文章: 24
註冊時間: 2010 4月 01 (週四) 12:38 am
來自: 台北

文章archiman » 2011 2月 24 (週四) 1:43 pm

今年設計僥倖過關
大致手法上保留上半部既有建築以呼應都市紋理
並以廊道(此為我的+1)串連圖面右邊小巷並迂迴貫穿新舊建物之間
主要是營造巷弄延續的意象
小弟今年第二年剩下一科設計
感謝板上各位大師無私分享
著實讓小弟受益良多
archiman
 
文章: 3
註冊時間: 2011 2月 22 (週二) 1:53 pm

文章陳明城 » 2011 2月 24 (週四) 1:51 pm

archiman 寫:今年設計僥倖過關
大致手法上保留上半部既有建築以呼應都市紋理
並以廊道(此為我的+1)串連圖面右邊小巷並迂迴貫穿新舊建物之間
主要是營造巷弄延續的意象

小弟今年第二年剩下一科設計
感謝板上各位大師無私分享
著實讓小弟受益良多


果然L-archi大想到的保留舊建,考場裡也有朋友操作了!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空間需求和尺度是否不是改題重點

文章chin » 2011 2月 24 (週四) 1:53 pm

備註:並非針對個人作品,只是想了解真相
看了陳老師貼的同學作品
“在這擁擠的downtown加一會極適合置入虛空間,本案下方基地保留沿街立面以圍封活動空間”
“加一經營咖啡、小店。但精采的應在其與社區通透互動等效果及紅磚、綠樹等處理與小城契合。”
想請問考試題目要求的空間需求和尺度是否不是改題重點?
配置看起來內容很豐富,加了很多空間元素,但是…我不懂
教室、廚房、咖啡廳…..尺度都怪怪的?
大小跟樓梯間差不多大的教室、廚房、咖啡廳是要怎麼使用?
老師常說要注重虛空間的規劃
但是若依照題目要求的需求根本沒辦法再那麼小的基地設計那麼多東西
那我們是否要把題目需求打折縮小呢?
chin
 
文章: 1
註冊時間: 2011 2月 24 (週四) 1:28 pm

文章archiman » 2011 2月 24 (週四) 2:04 pm

謝謝陳老師的指教
哈哈
現在腦海還有你當初在大學時拿著草模敲我們的頭及模型被晾在大典館中庭的印象
所以回到這裡
看到在你這的指導格外親切
榜上有名還是要感謝您當初對於設計的引導發想
再次謝謝您
archiman
 
文章: 3
註冊時間: 2011 2月 22 (週二) 1:53 pm

選擇性失憶!

文章陳明城 » 2011 2月 24 (週四) 2:16 pm

archiman 寫:謝謝陳老師的指教
哈哈
現在腦海還有你當初在大學時拿著草模敲我們的頭及模型被晾在大典館中庭的印象所以回到這裡
看到在你這的指導格外親切
榜上有名還是要感謝您當初對於設計的引導發想
再次謝謝您


哈!真的?我曾經那麼惡劣? :oops:
選擇性失憶! :lol: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Re: 空間需求和尺度是否不是改題重點

文章陳明城 » 2011 2月 24 (週四) 2:24 pm

chin 寫:備註:並非針對個人作品,只是想了解真相
看了陳老師貼的同學作品
“在這擁擠的downtown加一會極適合置入虛空間,本案下方基地保留沿街立面以圍封活動空間”
“加一經營咖啡、小店。但精采的應在其與社區通透互動等效果及紅磚、綠樹等處理與小城契合。”
想請問考試題目要求的空間需求和尺度是否不是改題重點?
配置看起來內容很豐富,加了很多空間元素,但是…我不懂
教室、廚房、咖啡廳…..尺度都怪怪的?
大小跟樓梯間差不多大的教室、廚房、咖啡廳是要怎麼使用?
老師常說要注重虛空間的規劃
但是若依照題目要求的需求根本沒辦法再那麼小的基地設計那麼多東西
那我們是否要把題目需求打折縮小呢?


弄懂「計畫」你大概就不會有此問。

圖─被你噹到,是他樓梯畫太大〈你可細看和車位比例〉,不是咖啡簡餐太小。(若你自己開店就不一定嫌大),但瑕不掩瑜。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弄懂了,才知道老師當初為何不放我一馬...

文章jjjjjames » 2011 2月 24 (週四) 5:11 pm

Thomas兄您好,幾個意見供您參考:
1.左上街角看不出您對應的環境脈絡,活動潛力在哪裡比較看不出來。
如果只是制式化地覺得街角應該有個廣場,說服力就比較薄弱。
而且把街角當作主入口也有交通的問題。
小學生真的喜歡在望出去是都市廣場的地方上課嗎?老師在這種環境下上課會不會效果打折?
2.巷口經過銀髮商舖與特殊教室間到小廟這條軸線太薄弱,應該是可以用心經營之處。
小廟前比較缺乏經營:一個有聚落能力之處,應該給他一個埕?還是只有一個廊?
小廟算是這裡的老同學了,只得到一個建築物下方的廊感覺好像太委屈了。
3.最下方的街角空間比較看不出定義。感覺像是為了留而留的地方,
且用梯跟廁所卡在這裡比較致命。
(口快之處且多包涵!)

您的作品使我想起一個建築的矛盾與複雜。
我想起以前在學校遇到胡炯輝老師時,他說把問題處理的太絕對,設計就沒有趣了。
建築設計應該保有一些灰色地帶,灰色地帶才是交流的觸媒。

這題目讓我們來探討一個符合時代、且位於都市複雜涵構中的學校環境應為何?
以下是我提出的幾個基本問題:
1.國小VS都市的關係:想開放,又不能太開放
2.國小VS廟埕的關係:想熱鬧,又不能太熱鬧
3.國小VS鄰里的關係:想讓人親近,又想要有自己的領域
4.上課VS廟會:想看得到你,又不想讓你吵到

以考試的觀點來說,把上述問題切得一刀兩斷都很危險。
我一度覺得好難,但想想這是個判別考生有無能力處理問題的標準。
建築問題有諸多的複雜性與矛盾點,如果考生有能力面對這些問題、並給予好的解答,應該就過關了。

或許有些人覺得我有點不知所云,如果有機會希望可以找幾個有感觸的案例供大家分享。
最後由 jjjjjames 於 2011 2月 24 (週四) 5:39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頭像
jjjjjames
 
文章: 159
註冊時間: 2010 6月 07 (週一) 1:09 pm

文章陳明城 » 2011 2月 24 (週四) 5:34 pm

jjjjjames給Thomas的意見,我頗能意會。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上一頁下一頁

回到 建築考試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