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設計準備方向


建築相關國家考試、建築師考試準備、心得及經驗分享。

文章danielwang » 2011 2月 25 (週五) 11:31 pm



贊助商連結

jjjjjames 寫:danielwang大:
格外有緣,我在去年也剩兩年留一科設計,所幸今年老天爺眷顧我,順利過關。
跟你分享兩個心得:
1.每週練習大圖外,儘可能去到每個空間(不見得要建築名作)記下你當下的感受,
還有那個地方人們有什麼樣的行為。可幫助你理出每個地方的場景,
便可以很快判斷這地方適合置入什麼東西。
例如:今年題目的「二、三級都市」是什麼情境?可以抓得到嗎?
考題的場景有千萬種,如果養成這習慣,對於設計這一科在第一小時的判斷會提高準確率。
我跟好幾位朋友聊過,發現他們在第一小時的計畫就走錯了,設計再帥也回天乏術。
2.如有評圖會儘量去參加:
練練膽量,跟別人比較而知自己不足,先讓自己有不怕挫敗的功夫,反而心態會更完整。
我去年就這樣參加了陳老師的兩場,被蜂炮炸一下受益匪淺,比蠻頭苦幹快很多唷。

加油



謝謝jjjjjames大的分享,受益良多,果然第一小時的計畫,決定了 一切,我要好好思考一下 :)

加入建築人討論區粉絲團
danielwang
 
文章: 27
註冊時間: 2010 12月 22 (週三) 12:02 am

文章danielwang » 2011 2月 25 (週五) 11:33 pm

lizgbrian 寫:
jjjjjames 寫:danielwang大:
格外有緣,我在去年也剩兩年留一科設計,所幸今年老天爺眷顧我,順利過關。
跟你分享兩個心得:
例如:今年題目的「二、三級都市」是什麼情境?可以抓得到嗎?
考題的場景有千萬種,如果養成這習慣,對於設計這一科在第一小時的判斷會提高準確率。
我跟好幾位朋友聊過,發現他們在第一小時的計畫就走錯了,設計再帥也回天乏術。

加油


看到jjjjjames大的分享,小弟真的太有感覺了....
什麼是「二、三級都市」的情境, 我真的他x的沒fu啊~~~~
考試結果可想而已, 但我的設計很多人都說"帥",
可真的沒屁用啊, 今年要好好放空, 重新學習了,
真的是"長的帥沒用~" @@





lizgbrian大,一起重新出發吧
danielwang
 
文章: 27
註冊時間: 2010 12月 22 (週三) 12:02 am

文章jjjjjames » 2011 2月 26 (週六) 12:05 am

lizgbrian 寫:
jjjjjames 寫:danielwang大:
格外有緣,我在去年也剩兩年留一科設計,所幸今年老天爺眷顧我,順利過關。
跟你分享兩個心得:
例如:今年題目的「二、三級都市」是什麼情境?可以抓得到嗎?
考題的場景有千萬種,如果養成這習慣,對於設計這一科在第一小時的判斷會提高準確率。
我跟好幾位朋友聊過,發現他們在第一小時的計畫就走錯了,設計再帥也回天乏術。

加油


看到jjjjjames大的分享,小弟真的太有感覺了....
什麼是「二、三級都市」的情境, 我真的他x的沒fu啊~~~~
考試結果可想而已, 但我的設計很多人都說"帥",
可真的沒屁用啊, 今年要好好放空, 重新學習了,
真的是"長的帥沒用~" @@


其實我自己就住在高雄縣仁武鄉,可謂標準的「二、三級都市」(大概是今年幸運之處吧ㄏㄏ)
對家鄉的情境儼然內化在我心裡,在這兒放個LV旗鑑店必死無疑、但放個矮座薑母鴨店=王道。
但換個地方,答案可能全然不同......

真正的意思是:
必須有能力去判斷題目場景需要什麼。
如果我們可以多多在所到之處在心裡建立某種程度的記憶感受,腦中就建立很多資料庫
必可提高判斷考試場景的準確度,定義對了,方向也就對了。
頭像
jjjjjames
 
文章: 159
註冊時間: 2010 6月 07 (週一) 1:09 pm

文章lizgbrian » 2011 3月 19 (週六) 1:32 am

jjjjjames 寫:
真正的意思是:
必須有能力去判斷題目場景需要什麼。
如果我們可以多多在所到之處在心裡建立某種程度的記憶感受,腦中就建立很多資料庫
必可提高判斷考試場景的準確度,定義對了,方向也就對了。


嘿,學長,真是有緣,原來我們已經在網路上見過面了.
我就是3/18晚上課後向您請教的台科學弟,感謝您晚上的分享,受益良多.
lizgbrian
 
文章: 44
註冊時間: 2009 12月 15 (週二) 2:27 am

恭喜jjjjjames大了

文章danielwang » 2011 3月 20 (週日) 4:40 pm

恭喜jjjjjames大了,恭喜恭喜
danielwang
 
文章: 27
註冊時間: 2010 12月 22 (週三) 12:02 am

文章Peter Tsao » 2011 3月 20 (週日) 8:53 pm

談談我自己的看法,其實有幾分依據,但我並不負責任的看法。
我個人認為50分-59分之間,是控制人數下的犧牲品。我的邏輯是,國家考試有延續國家政策的使命與責任。例如今年設計放榜150多人,我並不相信今年的所有考卷中,才只有150多人在建築設計能力上是值得通過建築師的,我相信國家機器在統計了國內需求和避免惡性競爭的情形下,決定了建築師放榜人數,而且每年決定。因此在一場考試中,即使人才充沛,也絕對有遺珠之憾。
會有這樣的看法還有一個原因是,我看過太多人在拿到及格數字之前的幾次都是50多分。這些人的能力在前幾次的考試中其實已經足夠。相對上,我比較少看見一位新科建築師告訴我上榜的前一兩年建築設計的分數是20分或30分。
未達50分,我認為是沒有解到重要考點。
可能是審題錯誤、解題錯誤、回應考點的手法錯誤。
雖然建築設計沒有標準答案,但我認為存在著共通要回應的考點,以地下停車場的地面入口為例,地下停車場的入口絕對是考點之一。
在解一個地下停車場的車道入口位置時,避開人潮與交通衝擊是比較正確而通常及格的答案。但如果入口逼近人潮,卻搭配著有其他手法如圍籬緩衝視線或留設緩衝空間供上下車來完成一個和常理推斷下不同的解決方法。我認為還是一個及格的解法。
我認為,49分是解題沒有解到考點。發生原因有很多種可能,審題錯誤、解題錯誤、手法回應錯誤。如果你認為你的圖表現法大致可以,(事實上我認為現在的老師越來越不重視表現法。)我想你不需要補習,但你需要演練題目,練習解題,並增加被檢視、被批評、被評圖的機會,才能確認你的解題邏輯經得起考驗,當然比較保險的作法,是畫大圖,在解題的訓練中,同時確認你的繪圖符號、圖樣是不是容易被理解被讀得正確。(我也看過很多學生自己發明奇怪的符號,經過解釋才知道那些符號的意義是代表人、車、樹。)
其次,已過的科目需要涉獵。建築設計是一門整合的綜合題,而不是一個畫圖題?或位置擺放題?或隔間位置決定題,法規、構造、環控、設備、結構都是需要你複習而灌溉建築設計的重要科目,不過結構計算你應該可以鬆一口氣了。因為我不太相信傾角變位法或結構矩陣會考在建築設計上,除非你決定配出一個不合理的柱位系統,極度強烈地需要結構工具證明你的結構合理。
以上。
Peter Tsao
 
文章: 980
註冊時間: 2007 11月 13 (週二) 7:01 pm
來自: 彰化市中央路橋旁

文章danielwang » 2011 3月 21 (週一) 8:04 pm

Peter Tsao 寫:談談我自己的看法,其實有幾分依據,但我並不負責任的看法。
我個人認為50分-59分之間,是控制人數下的犧牲品。我的邏輯是,國家考試有延續國家政策的使命與責任。例如今年設計放榜150多人,我並不相信今年的所有考卷中,才只有150多人在建築設計能力上是值得通過建築師的,我相信國家機器在統計了國內需求和避免惡性競爭的情形下,決定了建築師放榜人數,而且每年決定。因此在一場考試中,即使人才充沛,也絕對有遺珠之憾。
會有這樣的看法還有一個原因是,我看過太多人在拿到及格數字之前的幾次都是50多分。這些人的能力在前幾次的考試中其實已經足夠。相對上,我比較少看見一位新科建築師告訴我上榜的前一兩年建築設計的分數是20分或30分。
未達50分,我認為是沒有解到重要考點。
可能是審題錯誤、解題錯誤、回應考點的手法錯誤。
雖然建築設計沒有標準答案,但我認為存在著共通要回應的考點,以地下停車場的地面入口為例,地下停車場的入口絕對是考點之一。
在解一個地下停車場的車道入口位置時,避開人潮與交通衝擊是比較正確而通常及格的答案。但如果入口逼近人潮,卻搭配著有其他手法如圍籬緩衝視線或留設緩衝空間供上下車來完成一個和常理推斷下不同的解決方法。我認為還是一個及格的解法。
我認為,49分是解題沒有解到考點。發生原因有很多種可能,審題錯誤、解題錯誤、手法回應錯誤。如果你認為你的圖表現法大致可以,(事實上我認為現在的老師越來越不重視表現法。)我想你不需要補習,但你需要演練題目,練習解題,並增加被檢視、被批評、被評圖的機會,才能確認你的解題邏輯經得起考驗,當然比較保險的作法,是畫大圖,在解題的訓練中,同時確認你的繪圖符號、圖樣是不是容易被理解被讀得正確。(我也看過很多學生自己發明奇怪的符號,經過解釋才知道那些符號的意義是代表人、車、樹。)
其次,已過的科目需要涉獵。建築設計是一門整合的綜合題,而不是一個畫圖題?或位置擺放題?或隔間位置決定題,法規、構造、環控、設備、結構都是需要你複習而灌溉建築設計的重要科目,不過結構計算你應該可以鬆一口氣了。因為我不太相信傾角變位法或結構矩陣會考在建築設計上,除非你決定配出一個不合理的柱位系統,極度強烈地需要結構工具證明你的結構合理。
以上。


感謝曹老師撥冗釋疑.事實上:個人審視.亦覺當不是表現法之問題.或許是我太不將此科嚴重看之了,甚而好像反而覺得其實自己表現法應當還算不錯,也許是在對於審題上或解題上的錯誤,抑或是手法上的回應錯誤.其實今年才算是有在練習設計這顆,但平心而論,確實在上一年其實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學科上,其實設計也才練習了四五張大圖而已,而今年敷地僥倖低空飛過,其實自己都忘了是怎麼解題,怎麼過的.雖僅剩一科設計,反而覺得壓力更大,因為很多人都是在這一科,慘遭滑鐵盧,在這一年裡,也僅能戒慎恐懼,希望早點找到正確的方向,謝謝曹老師的指教.
danielwang
 
文章: 27
註冊時間: 2010 12月 22 (週三) 12:02 am

「敘事明理」的功課

文章陳明城 » 2011 3月 21 (週一) 8:16 pm

要求學生須作「敘事明理」的功課,有助檢討自己,策勵來茲!

以下是一位學生的心得:


老師您好:

學生自上課以來聽了老師的課及學長、學員的發表及分享,受益良多,漸漸發現了自己在設計上的問題,不管是在於建築職場或建築師考試都有了一些不同的想法及思考,也抽時間閱讀了一些老師建議的書藉及演練案例的分析,發覺自己以前完全忽略甚至不以為意的事情如今都是很值得深思及發揮的課題,學生認為思考真的很重要,思考某件事情(或設計)為什麼這樣發生,思考某種行為背後的原因,思考著我為什麼這樣思考,漸漸有了一些的想法和化學變化,但現在仍然還在努力摸索和思考中,或許思考的東西尚屬膚淺或不成熟,但起碼學生現在有點懂得思考這個背後的意涵。

對於操作手法或計畫原則,學生我現在是這麼想的

不論是考試題目或是職場上業主給予的基地或課題,其思考的邏輯為:

(一)基地的特性是什麼:
   解讀基地的個性從以下幾個層面去分析及思考
(離)先退到很遠很遠的距離去解析:
   基地處於什麼樣的時空背景、地理位置(南部、北部或東部)、歷史的脈絡(以前發生過
什麼樣的事情)、都市的紋理(以前人們生活的習慣和行為形成現在的都市生活和建築
型式),人文、與氣候特性(潮濕、炎熱、多雨或風勢極大等等...)。
(近)再貼近一點來看
基地處於都會區(熱鬧繁榮人多車多、交通便利或擁擠、建築量體碩大、人與人的
   接觸是疏離的)、郊區(悠閒自然、低矮樓層、建築密度鬆散等、綠地很多的)、鄉鎮
區(人文氣息較為濃厚的、街道較為狹小的、建物低矮但密集的、人與人的接觸是親
和友善的)地區。
(入) 客觀的走進基地旁邊來看
鄰近週遭環境的關係(附近有什麼空間沒有什麼空間)
學校、公園、河川、住宅、開放空間、歷史建築、廟宇(教堂)、紀念性建築、碼頭漁港、
農田、果園等等…….或是嫌惡設施(墓地、火葬場、發電廠-日本大地震事件)。
  
(二)有什麼活動會發生:
根據基地特性的解讀後試著去發掘或想像這個基地除了滿足題目所要的機能外另外還
   需要提供什麼樣的行為或活動,比如有商業人潮的商店、有表演的戶外劇場、小孩的
   遊戲場、年輕人約會或休息的場所、長者散步或下棋的地方、學生放學後玩耍或是可
   以提供閱讀的地方、腳踏車道旁有可以休息乘涼的地方、上班族午休想找個吃便當又
可放鬆的場所(這是我個人現在的需求~哈)或是廟會的活動等等...。

(三)虛空間的性質
   決定到底是要圍塑成開放、半開放、或是封閉的空間、還是營造愉快充滿笑聲或安靜
的地方,是想要歡迎你來或拒絕你來的空間,亦或是需要一個值得紀念性或尊崇的地
方,或是有一個方向性指引的空間等等.....。

針對以上的基地、活動及虛空間性質歸納及決定後當解讀完對基地個性有些了解後,腦中好像就開始要有想像要賦予這個基地什麼樣的對應接著就是開始操作後續的設計,,但想像的空間及決定的方向目前學生自認為不足(缺乏空間體驗及想像空間)不知道學生這樣的邏輯及思考是否正確亦或仍為淺層的思考,操作過程中要不斷的檢視有沒有違背自己設定的主題及方向是否有偏離,學生目前的想法是這樣的(目前還沒操作驗證所以以上的論述均屬想法^^)


一些閱讀及案例分析心得:
(一)歷史之門:
整體配置圖面上給我的感覺就像是(你儂我儂,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1) 案名解讀:
基地上方有一座西門,以此為端點連接至社區中心,且因為台南屬於豐富歷史資源
   的地區,設計者可能是以本案基地之設計做為本地區歷史城市的縮影,意識型態而言
  好像是一個了解這個城市的歷史入口以此命名為歷史之門。
(2) 基地解讀:
這個基地位於台南是屬於人文氣息(鄉土且人情味極濃)及豐富歷史資源(有廟宇、古堡、古蹟等)的地方,都市的紋理就資料傳遞給我的感覺是建物低矮但密集的,由於基地位置緯度偏南夏天應該相當的炎熱,就設計而言應該特別注意隔熱及通風,所以會有斜屋頂的設計(利用空氣層隔熱及斜屋頂下開窗),因為房屋密集所以整個社區應該是人與人接觸是密切而且向心力強的社區。
(3)活動解讀:
基地因為巷道狹小除了人可通行的巷道,車子應該不易通行,以廟為中心即代表此廟是
為當地居民精神信仰極重要的場所,主軸明顯且串接二個不同性質的廣場,一為廟埕 
應是提供廟會活動、下棋、休憩的重要場所且旁邊有商店支持這個廣場,感覺是個居
  民常常會來這裡活動的的場所,另一為里民動中心圍塑的廣場,應是提供當有活動表
  演或展演時提供人群聚散的戶外空間,也可以當做平常居民早上或傍晚來這裡做一些
土風舞或晨操或打打太極拳或小朋友嬉戲的地方。
(4)空間解讀:
負空間為主軸及次軸,正空間為廟埕及里民活動中心廣場,主從地位相當明顯易分,
 比如主軸的寬度大次軸的寬度小,廟埕的空間大、活動廣場的腹地較小,另外亦以舖面
 的設計做為空間層次上的區分,實體圍塑的虛空間其氛圍及意圖強烈且合乎活動之使用
 建築的配置完全順應此地區的紋理及方位設計。

另外學生對於曾經有人提問過的一些所謂的如何做一個基地上的對應及想法好像找到了一些
答案,所謂的對應其實較白的說法是你有什麼想法及創意,無意間翻到了2010年建築師雜誌中在2009年台灣建築獎得獎建築師及評審委員的一番話:

『再有天才的人也是茹毛飲血的人,一步步演進而來,再偉大的設計,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指過去的智慧)』。意指設計天才也是從別人的智慧學習而來加上自己不斷不斷的生活經驗
 累積以及體悟而來。-金光裕建築師

『創意不是天馬行空,創意必須對應問題的所在』-廖偉立建築師

『創意的表現和思想有關,不僅是想法,而且是有深度有脈絡的觀點,建築作品與環境的關 
係反應出設計者的心力和才華,環境上的挑戰涉及到基地內外的條件,如何將基地本身的
優缺點適切轉換成設計表現』-陳格理老師

『創意幾乎成為建築與藝術的生命』-李祖原建築師

 學生認為這好像就是所謂的對應,當你有了對應的方法或想法那就是屬於你的創意,而創  
 意的激發則是來自於老師對學生耳提面命說的生活體驗及思考,當你的設計構想目標越明
確,吸引力就可能愈大。


以上是學生這幾堂課的心得感想,請老師不吝指正。

                        ○○ 100.03.21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上星期接一學生電話

文章陳明城 » 2011 3月 21 (週一) 8:37 pm

上星期接一學生電話(他識我,我不識他),說複查設計成績:第一閱─20、30;第二閱─15、50。所以成績57.5分。
他問:
1.差距15分,難道不必重新檢視嗎?
2.算我倒楣嗎?(差設計一科就名懸金榜!)

其實我想(純個人想法):
1.工讀生作加、除工作,當然不會再檢視重給分。(真的再檢視一番,也可能是第二閱給高了,那自然得減分囉!)
2.不倒楣,所謂的65分有可能一閱75、一閱55,差距20分,但確實都比你高。

建議:把分數提高吧!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敘事明理」

文章chi » 2011 3月 22 (週二) 9:25 pm

老師:
這真是一篇好的<敘事明理>的體驗
學生
還得 好好的學習與思考~~
chi
 
文章: 36
註冊時間: 2009 12月 15 (週二) 10:56 am
來自: 南台灣

上一頁下一頁

回到 建築考試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