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陳明城 » 2012 5月 18 (週五) 10:48 pm
陳老師
謝謝寄來的檔案
及分享哲瑋多感細緻的設計心情
有一句哲瑋的話讓我覺得我需好好思索
他看了"設計是什麼"說"我很認同書中提到的一點,設計是要去觀察出問題並去思考處理的方法,而不是去看外表的美醜"
我該跟他好好學習
應該要放下對台灣土地過渡的焦慮
使自己無法放鬆的去體驗
---既使在這樣的混亂無序缺乏美感的環境
人民還是樂天的活出屬於自己的生活
之前有這樣的想法:
我們眼前的醜陋與混亂是錯的,
我們現在擁有的知識及所繼承的文明早已足夠讓我們活在一個美麗的人間天堂,
尤其是在溫暖雨水充足的台灣….
可是我們卻寧願躲在醜陋及混亂的背後,
如此可輕鬆的互相指責抱怨,
藉由廉價的否定世界來肯定自己,
來逃避美好的世界及自我之實現的個人及群體的責任……
怕什麼,勇敢的迎向美好的自己吧!
如果可以透過教育,
現在每一個台灣學生都夢想把未來自己擁有的家或房子變得漂亮,
不管是新建或舊屋拉皮修建,
於五十歲前實現,這樣在五十年內,
台灣就會成一個美麗的天堂島了….
而不是一個永恆無法實現的夢想
------------------------------------------------------
一時間仍無法輕鬆的去細細體會像哲瑋這樣對周遭細緻的體會
我會再努力調整自己心情的頻道的
頻道的說法是李乾朗老師在日前在敏隆講堂說的
他在提到林家花園假山時說
要看到假山的美,需要努力吸收知識並調整到對的頻道
才能收聽到古蹟在對你播放的美麗音樂....
至於為什麼會去上這堂課
是因三月時看到陳老師曾在建築人上推薦
覺得很有興趣,我便去報名上課了
以前念淡江時
中建及台建也是李老師上的但當時學校都是現代主義的氣氛
後現代學案例也都是談歐式的
實在對中建及台建沒有太大的興趣
所以也謝謝老師在網路上的推薦了
上李老師的課真的很享受
像昨天他上摘星山莊及筱雲山莊
開頭便說"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一個美好的故事,發生在一個美好的時代....."
(指1850-1897年)
真是吹過來一陣春風....
再次謝謝老師了
祝
愉快
O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