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建築師高考新制座談會>


建築相關國家考試、建築師考試準備、心得及經驗分享。

文章ck0789 » 2012 11月 16 (週五) 3:04 pm



贊助商連結

與會建築人或許可提建築師士等分級制度,或更有力之建議(建議以書面為之)
並非只為反對
此改革制度並非出於某公會之意志
而是產官學三方都有達成之某些共識,一味反對無濟於事...
面臨環境與法令的變遷,不該只是抱怨與反對....
快提早因應才是正確思維,莫讓時間白白流逝,想清楚再投入,建築跟其他專業工作一樣都有其甘跟苦的一面。

加入建築人討論區粉絲團
ck0789
 
文章: 283
註冊時間: 2009 4月 26 (週日) 8:35 pm
來自: taichung

文章QuickHand » 2012 11月 17 (週六) 5:43 pm



個人認為是最爛、最黑暗的改變 !!
.....,有種吠火車的無力感。
QuickHand
 
文章: 12
註冊時間: 2012 3月 22 (週四) 4:57 pm

Re: 公民社會的多元與度量

文章固齒器 » 2012 11月 19 (週一) 3:05 am

alexliu 寫:眾多潛隱許久的老建築師們(走在路上完全不會以為這類人會是建築師!!)
常出入公會與舉辦的相關活動場所...原來是要參加活動補積點(300PT/6YEARS).....
...過去的房地產榮景時代與預期"缺建築師潮"確實造就數個建築師"團塊世代"
"良莠不齊"是建築師界應當共同確切去深省的一件事...


補積點?所以呢?喔!難道有人可以不用累積積分六年換照嗎?透過累積積分換照本來就是再教育的一環。不是嗎?
其次,我倒是很想知道,怎樣的外表或裝扮能夠走在路上讓人家以為是建築師?
考試歸考試,執業歸執業。老建築師自有一套生存方式與累積的智慧。良莠不齊只是一種統計上描述的說法。再差,人家當年也通過建築師考試,再好,也是人上有人天外有天。
建築師潮造就[團塊世代],所以呢?所以到底是放寬考試門檻製造更大的團塊世代?還是提高考試門檻,避免團塊世代呢?
發言者的意思是??
最後由 固齒器 於 2012 11月 28 (週三) 4:18 a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固齒器
 
文章: 207
註冊時間: 2007 11月 13 (週二) 7:08 pm
來自: 台北

Re: 公民社會的多元與度量

文章jfli » 2012 11月 19 (週一) 7:50 am

補積點?所以呢?喔!難道有人可以不用累積積分六年換照嗎?透過累積積分換照本來就是在教育的一環。
其次,我倒是很想知道,怎樣的外表或裝扮能夠走在路上讓人家以為是建築師?
考試歸考試,執業歸執業。老建築師自有一套生存方式與累積的智慧。良莠不齊只是一種統計上描述的說法。再差,人家當年也通過建築師考試,再好,也是人上有人天外有天。
建築師潮造就團塊世代,所以呢?所以到底是放寬考試門檻製造更大的團塊世代?還是提高考試門檻,比免團塊世代呢?
開始深思…..[/quote]

我也很想知道 到底怎樣的裝扮 能夠走在路上讓人家以為是建築師?
jfli
 
文章: 27
註冊時間: 2007 11月 27 (週二) 8:19 am

文章Pedro Hsieh » 2012 11月 19 (週一) 9:20 am

對西班牙年輕建築師的忠告:¿Seguro que quieres ser arquitecto? Piensatelo 20 veces antes.

西班牙建築師資格取得簡介:Denominación única del título: Arquitecto
Pedro Hsieh
 
文章: 1203
註冊時間: 2007 11月 10 (週六) 10:23 pm
來自: 台灣中部草地

文章study49 » 2012 11月 29 (週四) 4:36 pm

看了最近的改革一些文章
有點感想

改革是希望我們的產業能夠在提升,民眾居住生活環境再好
所以改革是針對既有制度或舊有方式做改變,如果把建築師考試當作核心(新人篩選)?
還要送去給舊人(既有建築師或既得利益者)實習......這會不會讓新人說 阿姆你太晚生我,一晚還晚20年,也希望能為我們新人著想需要養家活口、自習(補習費)、自助旅行、看進口雜誌等專業相關問題

國外有國外的方式不能完全移植到台灣(每個國家的民俗與小路是不同)

也許既有考生應該不是改革的對象,但卻讓人感到會不會建築界會產生斷層
以後沒人要讀建築,這麼難考......學期都快比醫生多 醫生最近還縮短學期一年
也沒有安藤 台灣版..(考不上)
這樣建築師事務所是不是也要引進外勞(本國人嫌錢少事多累)

50Y 台灣建築師 PK 國際建築師
如果眼光放遠,到個人50以後 也就是建築師生崖成熟期 那些國外建築師都幾歲 還跑到世界各地接案
而我們台灣建築師有多少人是跑到國外接案(還是養老兼賺簽證費) (或跨不出去,畫地自限在島國上爭地盤)
國外的建築師進來台灣接業務,會讓我們建築師眼紅,怎麼都是建築師政府給的設計費差這麼多
(我想還要再給台灣建築師簽證費+我自己設計費)
如果到建築師50歲真的實務經驗有多少,還是多花幾年在台灣考要當建築師的考試(或事業外收入 消防、室裝....)甚至是一些法規上的鑽研

真的是希望我們營建業也可以是出口產業(不是只有電子業),而不是人才外流產業(現在在對岸辦同學會只有幾個人+同事,以後會不會同學變幾桌) 薪資差粉大粉多也是責任制(勞委會有空也可檢查一下)

也許我舉的例子不多或是不週全或比喻較深入 請見諒
只是希望改革的力量能夠花在刀口上 (而不是捍衛在既得利益者的城堡建築上)
不然真的我們自己真的讓自己 龍困淺灘

PS 文中既得利益者不是指有考上建築師或是努力開業建築師者,而是因為這張執照方便行事者
study49
 
文章: 8
註冊時間: 2010 8月 04 (週三) 9:14 am

文章study49 » 2012 11月 29 (週四) 5:18 pm

改革
會不會因為舊人犯規 而逞罰新人
新人是不是應該也有一些基本福利或權益
不然都是規定多,怎麼會吸引更多人參與或增加熱情
這樣會不會讓有需要建築服務人,找一些旁門走道
反到失去改革意義
況且考上也不是就業保證,還需要粉多人幫助
study49
 
文章: 8
註冊時間: 2010 8月 04 (週三) 9:14 am

好像是場建築文化大革命.大躍進

文章chih0129 » 2012 11月 29 (週四) 6:13 pm

謝謝study49大的真知灼見
這次改革給人的感覺是為apec或中國要求而改
而不是台灣島內的需求.
建築是要先為在地服務.再談全球市場

所以委員答覆給人的感覺總是似是而非
有多少人要到大陸打天下呢..
建議為那些建築高手設個選手村或建築科學園村就好
為那幾趴的人提高到如此高的門檻
就好像要求公務員英文要比台語強一樣荒謬

新制的門檻連現代建築大師都沒幾個夠格蓋房子
沒了這些大師就沒現代建築吧..
他們的作品不也屹立了..不也成了聖地或典範
這種改革真會逼走熱血年輕人

日本的分級制度至少還給安藤..伊東這些人做出很多膾炙人口的小作品
他們也改革嗎..不都是亞太成員嗎
這次的改革對年輕人衝擊太大了
年輕的大好時光都花在下鄉集點數.上山修學分了
好像是場建築文化大革命.大躍進
chih0129
 
文章: 18
註冊時間: 2008 4月 27 (週日) 3:03 am

文章pliotb » 2012 11月 30 (週五) 5:41 pm

考試改革應不只是歸咎於單存幾項因素,而是長久以來的醞釀與參考各國的考試方式所制定出來的原則,不能接受當然是因為當下正面臨考試期卻又得經歷變革的反應。前人與所謂這一代的新人差異僅在於思想與時代的變遷,而無所謂前人的功業由這一代新人承擔的事實,也絕對不只是新人在熱血,而前人僅是既得利益,能在這建築業撐下來的前人絕對比所謂剛投入這行的熱血青年還要更熱血。
過去60至80年代的社會是落後於這個時代很多的腳步,不只是社會的封閉,也在於思想的保守。簡單說以前的業主其實對於「建築」的概念僅停留在他所認為的建築,而這樣的差異是過去的建築師要努力去填補的工作,尤其是在封閉的年代,要傳達所謂的設計概念,猶如鴨子聽雷,這不是熱血或腦沖血就能一語帶過。
如今設計產業已經慢慢走向精緻產業,這不只是建築的進步,而是這個社會的進步,不能期待一步到位,至少可以感覺進步中。
pliotb
 
文章: 63
註冊時間: 2007 12月 10 (週一) 9:33 pm

文章study49 » 2012 11月 30 (週五) 6:34 pm

也許我言重了,若有得罪請多包涵,
是的,可以感受到張老師發起時的熱情
也讓最近有一些新的熱血注入
不過我真的覺得討論這個考試時,也必須考慮莘莘學子,如果在認定要終身投入這個志業,正常情況需要花費多少心力,不然還真的擔心沒人要到事務所上班,我們這個行業人才流失狀況。

在把時間拉遠,國外的一些建築大師不談,如果在50歲左右有多少人,在他國接案,他們的表現與我們的表現,也希望這張執照是幫助就業上的助力(專業培養)而不是阻力。

另外,近年來在考試上看到我們好像以敷地與設計作把關的標準,越來越明顯。但我覺得這真的蠻浪費一些時間。

1.這樣畫圖工具不是不對,但事務所有人是這樣在交圖?

2.現在的一些居住問題反映在考題上,這是讓考生注意到時勢很好,但相對的這些問題與一二十年前相比,是否困難度與複雜度提高不少?即使考生考上及格,我想他應該在實務上還沒機會接到此類案件。有些問題我還覺得應該是跨局處或部會問題。不是單單建築師理想就可以解決,是否與我們實務有所落差。

3.就考生整張圖完成度與概念來評定該科及格與否,就是那一個畫圖題,而畫圖題就那進場大概一個小時就決定,而建築師的工作應該是多面向與許多思考。這個評定公平性與準確在實務上好像有待考量。(是不是可以以10題或多題的申論、簡答、小繪圖替代)
study49
 
文章: 8
註冊時間: 2010 8月 04 (週三) 9:14 am

上一頁下一頁

回到 建築考試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