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藏 寫:edc大你好
小弟未看過今年ㄉ設計題目但對您配置圖中ㄉ地景或內部空間先不論 ,就以基地 ;環境與基地內ㄉ廟宇;老樹與配置ㄉ關係覺得是有問題ㄉ...如有冒犯之處請見諒

嗯,
我也覺得操作方向及配置有調整空間。
試貼一位學生的操作文字(為保持原汁原味,有點長,請耐心!至於圖_放榜前,須代保留。但日內會貼上我的試解操作。)
陳老師
終於考完了
終於被烤完了
天啊
真是……
回想考前重最後一堂課開始那一個禮拜
到考試完
真是彷如歷劫歸來
走了一趟生死關
真不敢相信
壓力就這麼暫時解脫了
至少放榜前
不會再”為了考試”k書畫圖了
……………………………………………………………………………
最後一堂課後(最後一堂課?真無法接受真的就結束了,
就這樣看著陳老師拉著行李的背影像劍客般瀟灑離去,還真是有點捨不得)
隔天星期天
我終於去拜訪老師同學一直在說桃子腳小學實地瞭解他的魅力及空間感,
天啊,早就該來看了,體會他的優點與問題…
不過如果太早來,
我會不會就”看不到”我家附近巷道及多良?真是矛盾!
也第一次參觀遠雄的藝術大道,還真是台灣少有的生活品質
讓給都市空間,不做什麼,時常是最好的選擇
遠雄還真是賭對了!
然後還是恐慌
我該要好好k環控
雖然老師上次要我放心
但建築設計的心虛感還是不斷襲來
念不下環控
記的陳老師最後一堂課放一堆圖片
說這不是檔案早就copy給你們了
怎麼一臉陌生
還提到小小書房去了嗎…
宏泉兄還提到要再看同學的畫的圖
好吧!
就抓抓這些浮草以渡過最後階段..
結果都頗有收穫
老師那檔案幾個月沒看了
現在一些觀念提升後
看的感覺大不同
真是過癮
各式各樣的好案子,以前都看不到老師要我們看的重點…..
現在卻清晰起來
唉!太晚看了吧!
有一天著迷臨摹於zaha hadid 的平面及透視圖
真是漂亮的形
正當我覺得自己的形還差的多
再仔細觀察臨摹同學的圖
正視那些我覺得莫名的歪斜空間
才發現
原來
歪斜是為了滲透與咬合與層次
學妹的”閱讀空氣”真的是很棒很舒服的地方
智喬的員工度假中心,真的與環境融為一體
而之前卻無心面對
想起自己那些鳥圖
還真是淺淺的
根本不是形的問題了
是滲透與咬合與層次太少的問題
脫開---是為了接觸環境有更大的表面積,與環境互相咬合
前後不同方向之交錯—也是為了有更多面向的與空間融合,與環境互咬得更緊
讓人的行為可多面向的被誘發出來,….
現在才想通還真是有點難過到想笑了,
都考試剩幾天了,已經沒時間練習發展了….
然後星期三
去看台大博雅館
體會與校園軸線及醉月湖的關係
上上下下裡裡外外考察一回
還有那幾間高低錯落的階梯教室
還進去與台大學生一起上課體會一下
剛好通識課上法國新電影
導演高達等
談 不連續時間 及片段光影的同時性手法
(咦!這不是很像陳老師講的圖底交疊)
有意思!
台大學生真是太爽了,資源又多又好,沒有建築系真是可惜!
最後一個未完成的功課便是去小小書坊了
下雨
捷運大樓通道導向市場老街
真的很有代表性
真的是很可愛很舒服輕鬆的書店
不像誠品
太乾淨太菁英了反而有壓力
為了要坐在那裡喝咖啡
我決定買一本書做紀念
然後看到漢寶德先生的新作 空間母語
我十月便已看到
很有興趣
但已不是我今年的方向
怕影響考試
想說等考完再買來看
現在既有此緣分
心裡又有點虛
就買來看看….
(還買了康的 靜謐與光明)
最後一章有談到他中研院民族所及澎湖青年中心
這種以現代自由機能的平面及量體為主體,
傳統閩南台灣材料及形式為視覺表現之手法
沒想到卻讓我預先思考了
歷史建物增建這個主題…….
到前一夜一直是努力及準備不夠的焦慮心情,翻筆記,看同學圖,
看getty center及Leddy_Maytum_Stacy山坡圖書館活動中心及其他案例到一點,…..,
不能再撐了,放了吧,睡覺,五點半就要起床,六點半出門
然後, 考試當天,豁出去了,以坦然面對的心情應考
如附圖
課題
(1.)此處雖有自然及歷史資源,但連結性低
1.整體與河岸步道2m, 高差需串連
2.廟埕與歷史建物一刀兩斷,需連結
(2.)老社區尚須其他小型空間
(3.)多中高齡,如果騎樓間97公尺能以風雨廊道串連,能提高基地的下雨天及晴天的實用率
設計構想
1. 多功能集會空間仍設於歷史建物內,
但增加西側及北側迴廊,以做為廟埕及河岸之中界休憩及行走空間
道路側退縮兩個柱間距作為半戶外入口
2. 增設建物 B1:停車場
1f:書報閱覽,簡餐及平台,社區工作室,廁所
2f:社區教室,社區文史展示室,休憩賞景平台(面河)
配置於基地東側,空出廣場
3. 廣場與兩米高差河岸步道,退縮開闢成河岸舞台及座位區,連接廣場與河流
4. 廟埕廣場以階梯與河岸步道串連,並以親水階梯連向復舊碼頭
5. 以老人撐柺杖不方便拿傘為理由,風雨迴廊貫穿97米基地,以連接1. 廟 2. 廟埕 3.歷史建物(多功能集會堂)4.河岸步道 5.河岸戲臺及座位觀景區 6.新增建物 7.兩側騎樓
6. 廣場及新建物的角度,配合歷史建物及路旁老樹所形成的廣場與主車道的局勢,取約北偏西30度,為整體走向,也藉此局勢引導人走入廣場內部
7. 新建物於斜向之後,又往東北弧向水岸,引導居民往水岸方向,在垂直水平社區系統中,加入圓弧之異質元素,產生新的活力(getty center 之啟發)
8. 新建物臨社區側亦以內凹之弧形立面(6.7.8.這三部分是這一年學到的成果)
9. 新設廊道迴廊及建物形式及材料以舊有歷史建物為依據
10. 特別強調需以”民眾參與”"凝聚社區感情"之方式來,推動此案,設計師只是初步提案
大致如此
說實在的,這次覺得考運不錯,河岸的基地就像新竹護城河或北投溫泉或淡水老街一般,
廟埕我想到淡水的福祐宮與淡水河之關係,河岸步道兩米高差就像新竹護城河,
基地平地部分就一直是今年陳老師訓練的主題,雖然不知還漏掉什麼,但解題過程還算順利
好像我在中冶實務及陳老師上課所學習內容的大驗收
只是我的速度仍不夠快,計畫就寫了兩個多小時,等全部鉛筆稿完成已三點,
上針至四點二十,剩四十分鐘上色簡直快瘋了,有一種在生死邊緣的感覺,拼命趕,拼命畫,
而且更離譜的是,我的標題黑色麥克筆居然沒帶來,因一早好像寫一下卻放在不帶之位置,….,
好吧,用淺咖啡也不錯,沒想到寫一個字是才發現是半缺水的…..而且鉛筆在筆畫內的也擦不掉,髒髒的…..,
天啊,這…,我無法寫最擅長的標題字,….,應該想哭的,心裡卻因完全無計可施而淡定,
就,半缺水就慢慢將它誠懇的寫完就算了,
唉!只能這樣了……
標題是”OOOOOOOOOO”副標題是”OOOOOOOOO”…….
……………………………………………………………………………
不知陳老師覺得這解題如何,有希望及格嗎?(真是緊張!)
陳老師一定看了很多同學的信了,我還多這麼多繁雜瑣碎的廢話耽誤你的時間,
真是不好意思,只是這一年寫給陳老師的信似乎都是這種模式,一開始打鍵盤就一堆東西跑出來,
這次就當作是感謝陳老師的教導所做的完整回覆.
大概就剩放榜時會再這樣寫吧.(但如果到時不及格大概就沒什麼心情寫這麼長了,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