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塾‧私淑


建築相關國家考試、建築師考試準備、心得及經驗分享。

請老師上課補充關於 "空間本質" 的訓練

文章陳明城 » 2012 5月 21 (週一) 1:45 am



贊助商連結

Hi 陳老師:

焦黃酥香的土司味道漫步在細雨綿綿的早晨中,慵懶身軀自然的隨時間及香味緩緩揭開腦子

自然的 "它" 已揭開了序幕, 透過自己用心體會,將會發現妳和它 正上演著精彩的生活橋段。

隨手拿起當月數位時代雜誌,講的是微時代的觀察,說著正夯的微電影行銷

看完書中及網路找到幾部,毅然發現,導演們都強調內心對自然的體驗-如生活、五感、情感...等等,來感動觀眾

雖然只有短短幾分鐘,但經過來回剪接的後製作,才能展現這簡單動人的戲劇張力。

東方美人茶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yRciZfT ... ure=relmfu
綠茶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Owl00EP ... ure=relmfu
高山烏龍茶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k_Nh8TI ... ure=relmfu

午後陰綿雨中,卻躲在裹著焦糖色陽台的咖啡館裡,細細回味著拿鐵香味

並閱讀著 " 光與影 路康的建築設計思考",讀完後猶如咖啡的香醇一直再觸働味覺的本質美感

書中提到很多 老師及乃君在課堂分享的建築觀念,但書中幾則內容卻是讓我一直回味的

" 自然不做選擇......自然只顯現它的法則,

而萬事萬物,就是這樣由人類的選擇與環境互動

共同設計出來。

藝術牽涉到選擇

人所作的所有事物,都是以藝術為之

在自創造的每事每物中,

自然都紀錄了該事物如何被創造。

山岩裡蘊藏山岩的紀錄。

人類身上也留著被創造過成的印記。"


" 建築實際上並不存在 。

存在的只是某件建築作品 。

但建築確實存在於心智中 。

~~~~牠只是等待它們自己展現出來。"



" 但建築計劃是個很無聊的字眼。

這一切,其實就是去理解某個空間領域的本質,

理解哪些地方適合用來做哪些事。"


"形只是一種本質和一種特性。~~~~ 形存在,但未展現,

而設計就是關於展現。"


相信本質早已存在於自然,若不用心去感動環境,就不會與它對話

所以試答了99年小學+1的本質是 學習空間+1

100年共生的兒童圖書館與鄰里公園 的本質 遊中學+鄰里社區

另可否請老師上課補充關於 "空間本質" 的訓練?



日安

哲瑋


"空間本質"



好主意

讓我們一起探索看看
:lol:

加入建築人討論區粉絲團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自己應是整理其內容,且深刻的內化才是。

文章陳明城 » 2012 5月 22 (週二) 8:49 am

陳老師,收信好

哲瑋宜蘭行的分享應該很精彩,可惜我遲到了。旅行時,所見所聞是當下最直覺的反應...是重要的
但旅行完後需要自我的沉澱與思考,更重要,這正是哲瑋已經在做的事,自己應該要效仿。

再看到老師寄的哲瑋的分享內容後,更深思除了在課堂上所學後,回到家的六天自己應是整理其內容,且深刻的內化才是。

信中除了哲瑋的分享物件外,更讓感到訝異的是信中,哲瑋與老師不斷的對談著

想想自己多久沒與老師對話了,好像是一個半月前的事了吧...

雖然說自己正卡在工作的適應,考試的準備與結婚籌劃,正焦頭爛額中,但這都不是理由。

哲瑋也有自己的事要忙,但人家可以找出時間靜下心"整理,我也一定可以

行動吧!脫離安逸圈...(認知自己的失敗一)想得太多,但感受(做)的太少...正是自己的毛病。

就像"誰搬走了我的乳酪"中兩個小矮人一樣怨天尤人,分析又討論,就是一點也不行動...


孝O敂上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就好像電影一樣有點..想像...有點寫實

文章陳明城 » 2012 5月 23 (週三) 6:21 am

有點緊張原來離目標還有一段距離
以前在考試重來沒想過設計敷地要這樣練習及準備
上了三堂老師的課真的開始緊張了起來
加上一直有不斷新的設計思考資料進來
感覺要好好找一條路屬於自己的路
好好釐清思緒....新舊資訊衝突
果然建築是需要心靈導師引導
就好像電影一樣有點..想像...有點寫實
感謝老師的思考引導

第一次案例分析不知是否方向正確
煩情老師指導



O昌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設計是一種關係"

文章陳明城 » 2012 5月 25 (週五) 3:41 am

天啊!

我真是好淺好淺好淺。這次才讀懂哲瑋哥宜蘭行的ppt表達的事物。

他看出了戶政、社福館和周遭如何對味。任何的一座樓梯、出恌的版、斜屋頂、開口等等,都是在和環境、社區、人,小到甚至連光影的關係。一直以來我都以為只要抓到大架構就ok了(site plane),現在慢慢了解"做進去"建築裡的涵意。以前都以為抓大放小就可以過關,但真正感動浪漫的事情是小元素所組成的大架構。


"設計是一種關係"
發現不止。我會想成任何事情都是一種關係,只是我有沒有能力去觀察出來罷了。
其實就是要去觀察,觀察各種的"關係",關係不會單獨的出現、都會是 有因果、相對、前後、比例、實虛、歷史脈絡、人等等;如圖底理論如果沒有背景的襯托、圖像是不會呈現自明性的。


打字佷容易,但要真觀察出來還真是須要練習:-(
求求老天爺快把我心眼打開吧!!


靜物
靜物不靜,不須要出動擬人法,也能擾動空氣,煥發意義。
形體是一種很奇妙的東西,型就是它的溝通工具、對外發聲的器具。
人也是一樣,目的不同就有不同的打扮。女生上補習班時穿著簡單舒適,甚至包緊緊的(補習班冷氣強)。但上夜店就會濃妝艷抹,低腰熱褲。

建築也是一樣。大到方位、座向、比例。小到連開口、柱子、紋路都是溝通的工具。都在跟別人說"我是一個怎樣的建築”它不須要擬人法,也能擾動空氣。不只空氣,擾動著歡笑、生活、聲音、氣味等等。


願能細細品嘗,好不痛快!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這幾個月學到什麼?

文章陳明城 » 2012 5月 29 (週二) 12:42 pm

這幾個月學到什麼?

回想去年在實力與今年私塾的差別。老實說我覺得去年自己在補習班的學習還滿認真的,因為我很會抄,所以從一開始直線都畫不好到後期精進班被選為有機會通過的圖面。但也因為這樣的過程誤以為設計是簡單的、有標準答案的、不在乎思考的。也因為會追求標準答案,就覺得設計不好玩、很無趣、不感動了。有時覺得像是在交“作業“,不是在做設計。甚至覺得別人圖畫的醜就是爛設計。活在自我象牙塔中自得其滿。

在私塾慢慢發現每位同學都有可取之處,我覺得是因為私塾的上課比較像是討論的方式。我喜歡同學們分享自己的想法,看到的過程事物。看到認真的同學就該效法他、聽到好的想法就好好問他怎麼想到的、看到好的圖就問他怎麼畫出來的。這讓我想起以前大學上設計課,設計也是和老漢同學討論出來的。

當然前輩們的分享也是一大動力。確實作品取決了你的態度,呈現出來的是"作業"還是一個“好設計“。

還缺什麼?

最近覺得如何了解題目到底在溝通什麼很重要,方向走錯就什麼都沒了。這一點還在思考如何練習,有時自己覺得是重點的地方命題者卻覺得不是。或許該去學學讀心術吧。haha...

議題的深入。我該放下一點玩樂的時間去延伸閱讀"建築"以外的東西。最近知道要做深層的思考,但發現書到用時方恨少。平常應該多探索自己不知到的領域,做做白日夢。

圖示的表達能力。常常覺得別人都不知到我在畫什麼,這是非常要命的。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比的是頭腦不只是手好

文章陳明城 » 2012 5月 31 (週四) 10:34 pm

老師晚安


愚生心得


請指導




學到什麼
在這兩個月的學習從乃君的分享會開始,一個思路清晰的設計,重複的說著她手路不好,但邏輯明確的讓我知道,比的是頭腦不只是手好。
圖要有的對話,及引人入勝的想像力/感覺/及自己喜歡的圖/我相信閱卷老師看的懂繪圖者(是否真的喜歡建築及準備好了的準建築師)

偉士的精采攝影旅行,走過看過的建築深刻在他腦海中,好像是讀過很多案例,及攝影的美感,在他的透視/比例/角度/都呈現(要看過好的東西才知道怎麼畫)

雄凱的中神通,金字塔讀題架構及知道自己在哪/城市鄉村/大人小孩/故事延續/過程發想/油然而生/心智層面的感知/每一個故事都在虛空間中發生

明哲的虛空間的塗抹場景的想像/對未來美好城市的想像/讀到比別人更多的基地/疏空密

陳老師的每一堂課的主軸/案例解析/丟泥巴/銷鉛筆/敘事明理/建築計畫/Sx(C+P)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動手動腦看到更多更多/還有很多很多沒看到的

還缺乏的
除了案例分析很不夠外,是面對真實世界的勇氣。
真的準備好當一個建築師嗎?
如果考上了,可以做些超脫的事情嗎?
就像最近大家討論的本質


想考建築師的本質是什麼
其實弄懂了
也就清晰


真的喜歡就不累

計畫的
Just do it
case study / 建築旅行 /雜食性的閱讀/ 打開腦跟眼




O懋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態度_拿出"建築師(人)應有的姿態”

文章陳明城 » 2012 6月 08 (週五) 9:49 am

陳老師,收信好。


這段時間我所學到的東西~


1.開始注意周遭身旁的"小"事物


老師曾在課堂上問信銘最近有什麼改變,信銘回答"開始會看一些非建築相關的東西如廣告、電影、書藉..
而我那時的答案也一樣,如果要完整一點的回答,便是_"開始注意周遭身旁的"小"事物,沒有什麼叫"理所當然"這件事。


開始觀察、體析是我學到的第一件事。
如健一老師(有意見的教室)說的_現在不是"缺知識"的年代,而是缺乏知識背後意義...


2.把問題"釐清"
(1)去了解問題,才能界定問題,也才能夠有辦法回應問題
(2)不恥下問,問了才會懂,聞道有先後...每個人每件事都是老師...勇於發問,並且學習如何"問一個好問題"
同時也要提醒自己不要不懂裝懂,半瓶水才會響噹噹的...
(3)改善"急於下筆"的毛病


如何"釐清"如題:_神一樣的視野來看待問題(雄凱老師)
_清楚的邏輯與架構,SOP(乃君老師)
_問題的延伸,問題的"想像",問題的"遠景"(明哲老師)
_........(等等等等,從很多人....很多事....很多時機....都可以得到收獲)


3.態度_拿出"建築師(人)應有的姿態


要有高度、氣度,要成為"王"
(1)空間規劃師
(2)台北建築(室內)設計師
(3)北台灣級建築師
(4)台灣級建築師
(5)兩岸三地建築師
(6)亞洲級建築師
(7)全球(世界)級建築師
你是怎樣的人,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ALEX老師、乃君老師身上學到)


4.S×(C+P)≧60_能成為建築師者,無"僥倖"的存在

神、企圖心、建築基本功缺一不可。
只有比別人用功者,明年春天來臨才有上榜的可能


5.見山是山、見山非山,見山是山_8小時原來是那裡的短暫


發想無邊際,如何"收斂"回見山是山,是自己努力的方向。


多案例解析,畫出來的圖要多拿出來與他人討論
在議題上_自己的"定見"是什麼


都是自己"可努力"的方向


6.戰友、夥伴_在私塾的每個人都想成為"建築師"


在私塾上課的第一天,我就很開心,因為這裡的人...每個人都是要去"考試的",每個人都想成為建築師...
每個人都是談到99小學+1或是88風災....會興高采烈的跟你談論著...


好像最近看的一部漫畫"宇宙兄弟"當中描述一樣....原來這裡每個人都想成為太空人,一談到天文台就開心得不得了的一群人.....


7.反省_50分能進步到65分


讓50分能進步到65分才能稱"反省",如果下次仍是50或要更低40分,那不叫反省。


別讓反省二字變得跟政客一樣廉價,每每發生事情總以此唐塞。


自己要加強的與缺乏的~


1.倒水,了解「我執」_你以為你所見的,不過是種"偶然";愈是握緊愈是徒然(from梁文道「我執」中的題解)
別在抓著自己的圖(水)不放了,試著放開吧。


2.虛心接納別人的意見
第一步,試著去聽另一半(女友)給的建議,並且真心接納它們,去傾聽、去善解人意。


聽某嘴、大富貴,想想真有道理,如果連自己身旁最親密的人給的建議都聽不下去,那更顯示自己的剛愎自用....


3.世上真的有無解的難道嗎?_今非昔比
擺接平原好風光與惡水北投溫泉水...一百多年環境與發展的條件大為反轉


了解"世仇"、放下"世仇"_山岳雖然偉大,卻無法擁抱彼此_但人類可以(from石頭上蓋學校)


別在自己的牛角尖打轉了,出了門...原來世界如此的,自己要學的東西還有太多太多了


4.如果一切都準備好,那就太遲了


交白卷就是0分,拿出東西才能與別人討論。從不完美尋求完美
每張好作品,都是由塗塗改改而來的。


想得太多,感受(做)太少,拿出行動,"身" "體"力行吧。


5.文章的閱讀,須詳讀;別人說話要仔細聽
每次的發言,每篇文章的發文,都是每個作者的心血結精....


6.脫離「拉拉國」
左腦掌握什麼,右腦思考什麼
自己要清楚 __ 什麼是真實的限制,什麼又是自己"給自己"的限制


7.沒有自信的線條_感謝ALEX老師的指點


在A4、A3的圖紙線條還能掌握,但一畫到大圖卻差上了許多,
自己練得太少,才會沒自信,所以要常練習才是。


8.每周空出時間,審視重要的資訊_固定時間,整理筆記,勤作敘事明理的工作


學生 O哲
敬上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康丁斯基 善用點線面組合去表達音樂的節奏感

文章陳明城 » 2012 6月 12 (週二) 4:57 pm

老師:
上周五的地景課,其中有個慕尼黑的人權廣場及加拿大公園讓我印象深刻。
課後一直回想廣場的配置平面圖,讓我不僅聯想到康丁斯基的
作品。
康丁斯基 善用點線面組合去表達音樂的節奏感,利用幾何圖形去表達音樂的輕快,
一些指標圖示或許可以增添一些我們對設計的想法。

Composition VIII
1923 (140 Kb); Oil on canvas, 140 x 201 cm (55 1/8 x 79 1/8 in);
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 New York


分享給老師

悅安


O均 敬上



<a href="http://fundesign1.pixnet.net/album/photo/197267952-kandinsky_comp-8-%281%29.jpg"><img src="http://pic.pimg.tw/fundesign1/1339490886-3973519716_n.jpg?v=1339490887"></a>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感受到建築設計應該有的內涵

文章陳明城 » 2012 6月 14 (週四) 11:05 pm

以前總是想說畫張美美的圖設計大概就沒有問題
想不到這個念頭一想就是六年
從基地塗抹
慨念發想
收斂成型
才感受到建築設計應該有的內涵
以及設計的強度

感謝老師的心靈導引

讓學生有更進一步思考



祝順心


O昌
最後由 陳明城 於 2012 6月 15 (週五) 3:26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基本設計中的_對比/韻律/平衡/比例/秩序/連接

文章陳明城 » 2012 6月 15 (週五) 3:26 pm

hi 陳老師

上星期五的地景課,看玩PPT覺得應該掌握7-8成

但收集完相關資料後,原來自己只看到其中一小角

分析完後,發現大部分運用到基本設計中的

對比/韻律/平衡/比例/秩序/連接,雖然簡單的招數

但經過細心安排及呼應環境,就可以揮灑出令人

悅目的願景。

安泰

O瑋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上一頁下一頁

回到 建築考試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