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年-設計和敷地題目


建築相關國家考試、建築師考試準備、心得及經驗分享。

Re: 有沒有一些可參考的....2

文章archguo » 2009 12月 16 (週三) 5:01 pm



贊助商連結

陳明城 寫:圖檔

引自__久樘_逢甲金財神__ZANY 圖.文


老師,這個案子剛好是您工專同學中,某位同姓的建築師事務所規劃的喔!!!
而我日前也才知道您與他當初有這段淵源在.....學生剛好在這事務所工作啦!!!

加入建築人討論區粉絲團
頭像
archguo
 
文章: 58
註冊時間: 2007 11月 15 (週四) 11:30 am
來自: 嘉義-雲林

提供我的敷地草圖

文章felix.lpg » 2009 12月 16 (週三) 5:39 pm

felix.lpg
 
文章: 21
註冊時間: 2008 10月 04 (週六) 12:44 pm

Re: 提供我的敷地草圖

文章陳明城 » 2009 12月 16 (週三) 5:52 pm


已回私人函件_希望你收得到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花不想容,只是綻放

文章好工人 » 2009 12月 16 (週三) 11:31 pm

陳明城 寫:昨夜閱讀_在一位歐洲知名建築師〈姑隱其名__讓大家猜猜看...〉訪談中看到這一段話__

...而我們發現自己處在一堆累積出來的建築物中,甚至很難將其歸類於建築學。站在自發性的感知上來說,建築師只能經由現實現象的組合及修飾材料來操作。我們可以斷言,今天的建築目的是在可理解的範圍內決定建築環境,但對於某些建築尺度來說並非有效。所以建築只能非常明確地反映建築外在狀況,而這些外力不斷增強中且無法避免。
建築是種對現存環境異變及轉換的手段。我們唯一能做的是經由修改、添加、重複等手法來操作,藉此加重某些特定的痕跡,並將其從亂象中加以分辨。

__是不是可作為這次設計題目極合宜的_註腳_


我猜 - Renzo Piano
好工人
 
文章: 198
註冊時間: 2009 6月 01 (週一) 11:22 am

不對_再試試__

文章陳明城 » 2009 12月 17 (週四) 9:25 am

不對_再試試__ :oops: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這三張圖片__是我對這類題目的提醒

文章陳明城 » 2009 12月 17 (週四) 3:31 pm

這三張圖片__是我對這類題目的提醒
可還記得
圖檔
圖檔
圖檔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理念真的成了社交行為_

文章陳明城 » 2009 12月 21 (週一) 1:39 pm

我們都不可避免地存在於歷史,以及二十世紀八0年代中,因此就有著許多共同的參考之處。後現代主義的方法受到許多條框的限制,例如在住宅設計中,它就不能營造出適合人居住的環境;它總是在制訂各類標準,在每種設計中依樣畫葫蘆,這就導致建築物與周邊環境出現不協調
但我的獨特風格卻是:創造千千萬萬個不同的住宅設計計畫。我們在日本幕張建造的二百間住宅,就是在基本組成模組形式間插入一些特殊構件,以達到表現個性的目的,這是水泥牆、框架式的無聲建築與標誌,並改變了無聲空間感受的「動態式」結構組合。
我的這種設計方法來自對松尾芭蕉的著作《奧之細道》的研讀,因為他以詩意般的感觸,描繪出在各段時空逗留時的內心之旅。在福岡住宅專案中,個性由分段來實現。建築物從外觀看來,像是日本的住宅模式,但每間公寓卻都各不相同。這種住宅的個性表達,獲得大眾的讚賞。一開始業主對我說,你發瘋了,有誰會喜歡每一間都不相同的公寓啊……但一九九三年我訪問福岡時,居民們告訴我在那一大片住宅群中,我們設計的住宅是第一個被用來作為社區每月聚會的交誼場所。
我問他們,你們這個團體是如何組成的?他們說,我們到處逛逛,發現每間公寓都不一樣,就彼此相約來參觀自己的公寓,大家就這樣聚在一起了….理念真的成了社交行為

上文是一位美國目前檯面上建築師的訪談文章__再猜猜看究竟是那位建築師

由上文亦可看到對社區融合的努力__並不是那一學派所獨佔關心的,有心建築師_設計_考試的考生又怎能獨沽一味?
最後由 陳明城 於 2009 12月 22 (週二) 12:11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鄉土建築也有答案

文章陳明城 » 2009 12月 21 (週一) 4:21 pm

圖檔
圖檔
Hyderabad Sind 的空調設備
圖檔
編織而成的王宮

引自__被建築史遺忘的建築_ARCHITECTURE WITHOUT ARCHITECTS
Bernard 著 林憲德 譯
成大建築環境控制研究室 TEA 叢書
大佳出版社 1987年3月1日初版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文章好工人 » 2009 12月 21 (週一) 9:21 pm

投入考試後.漸漸對考試之外的資訊變得麻木了..
偷偷用GOOGLE大神找了一下..(作弊)
會不會是 " 史蒂芬.霍爾"

霍爾認為,建築重要的不是形式問題而是如何處理建築與場所的問題,如能透過與場所的融合以及匯集特定場景的各種意義,將理性與感性結合,則可超越機能的需求。他採取現象學的態度,用現象學的觀察方式掌握建築和場所的精神,把建築的親身感受和具體經驗當作設計創意的源泉,並據此將建築錨定(Anchoring),成為霍爾建築設計的理論基礎。
好工人
 
文章: 198
註冊時間: 2009 6月 01 (週一) 11:22 am

霍爾~~~~??????

文章湛盧 » 2009 12月 21 (週一) 9:56 pm

蓋城堡的那一位?
頭像
湛盧
 
文章: 703
註冊時間: 2009 11月 21 (週六) 8:30 pm
來自: 台北

上一頁下一頁

回到 建築考試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