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科大推廣部─建築設計‧敷地計畫課程


建築相關國家考試、建築師考試準備、心得及經驗分享。

須參試高考者

文章陳明城 » 2011 6月 07 (週二) 10:20 am



贊助商連結

那晚有學生提到:
課程七月才開始,但月初即須參加高考。

已報名,欲參試高考且須看圖、改圖者,請以mail與我聯繫,另排課程!

像qq32936大等急需觀念引領者,亦歡迎聯繫。

加入建築人討論區粉絲團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Re: 台北科大推廣部─建築設計‧敷地計畫課程

文章goingliang » 2011 6月 09 (週四) 12:52 pm

已經滿額了 ...排候補@@ :!:
昏倒
goingliang
 
文章: 5
註冊時間: 2008 4月 16 (週三) 11:00 pm
來自: 公館

北科的課_互動的課

文章陳明城 » 2011 6月 16 (週四) 1:18 am

Dear all
我們將有五個月的時間一起研習設計_敷地
這課程著重雙向互動_也只有在雙向互動中才能快速的進入設_敷_完整全面的領域整合中
所以除會陸續寄上預習書單外


1.簡略自我介紹學習歷程_如學校科系_工作等

2.請檢討列出_你最待強化部份_什麼是你最擔心的

3.請寄至少兩張以上以前的練習_掃瞄或數位拍照均可


這些課前要求_請於6月15日午夜前完成
謝謝



順利


明城

推薦書單:

●圖釋思考,顏麗蓉等,六合出版社。
●城市空間與建築設計(再版) ─作者田銀生等 出版社 建築情報

已接獲多位學生簡介及之前作品,讓我得以了解他們的狀況與須求。
並陸續寄出些圖面讓他們解析比較。

學__問!

扣__問!

越__問!

越有所得!實教學相長也! :oops: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文章mon001 » 2011 6月 20 (週一) 1:45 pm

請問明年也是大約六月報名嗎?
謝謝~ :?:
mon001
 
文章: 1
註冊時間: 2010 8月 29 (週日) 1:51 am

不,明年會調整!

文章陳明城 » 2011 6月 20 (週一) 9:41 pm

mon001 寫:請問明年也是大約六月報名嗎?
謝謝~ :?:


不,明年會調整!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召集令

文章陳明城 » 2011 7月 04 (週一) 3:50 pm

召集令:

本週開課!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是人生價值觀的一課

文章陳明城 » 2011 7月 15 (週五) 4:21 pm

陳老師,您好


今天的課
學到的
是人生價值觀的一課


1.先入為主
溝渠 還不是 需要改善的空間...我已經先入為主 想用那樣的態度去面對他 想像它
及便是瑠公圳....原來被搞成那麼糟 都可以變成今天這樣

還錯誤的執著糾結了好久
還好有問@@
不然還再 不懂...

2.貪婪.小氣

我要把我的view貼到 樹前.... 那是我家的
心胸真是狹隘



3.放輕鬆是人生的態度...不是口號

真的是個性決定人生的遭遇
決定你的圖畫出來是怎樣的...也反映在我想出的 都市問題 解決對策


原來還一直在想 萬一北側空地要蓋房子 不是完了
把人家預設成 跟自己一樣貪婪的人
小人之心ㄚ....

一直到回到家 才又想到...
即便他要蓋
這都是可以透過都審來解決的




領悟力 還是慢半拍...




慚愧...
還要學好多東西....
感恩....



oo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規律的進牛棚上投手丘

文章陳明城 » 2011 7月 16 (週六) 2:06 pm

每週三晚的理論課─猶如進牛棚熱身。

週五晚的敷地課猶如由打擊教練指導打擊練習。

週六全天的設計課猶如由投手教練督軍的2A.3A比賽。

圖檔

圖檔

八月起每月第二週末,日以繼夜的「華山論劍」,將由教練團指導實戰。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不希望成為剪蛹的人

文章陳明城 » 2011 9月 09 (週五) 10:32 am

Dear all

不論在北科的班或私塾班上

都發現有距離拉大的問題

為彼此幫助_同時也收教學相長之效

特調整週六的課程如下

10.00~11.00由助教上基礎札基的課程
11.00~11.30同學操作
11.30~12.00由助教檢視再草評一次
12.00~14.30同學操作

14.00老師抵達看同學後階段操作後_14.30~14.45並由助教報告建議課程重點
14.45老師開始講解_評圖上課

已尋得幾位助教願協助指導

特開放私塾及敷地課程同學參與週六繪圖設計課程

但請先向我申請報備

未盡事宜_檢討後週知

謝謝



順利

明城

__這是9月2日發給學生的一封mail

陳老師,

其實距離會拉大是必然會產生的問題
有些同學上課認真聽講, 勤做筆記, 發表意見, 下課追問, 練習題畫得較完整
有些同學坐得老遠, 筆記或案例也懶得自己動手, 用相機或錄影機直接錄下, 問問題也回答得很勉強或沒想清楚就隨便答, 練習題也是上課前半小時畫的

考建築師態度十分重要,
對於積極勤奮, 欠缺臨門一兩腳的同學, 多花些時間是不會在乎的
對於敷衍馬虎, 只想學絕招抄捷徑的同學, 我只能說他們還沒想清楚為何要考建築師
我想這個班的目的是要幫助態度正確但基本功夫待磨練, 或只差一些提點的同學
對於一些基本態度就有問題的同學, 就算勉強考上, 以這種態度面對業界, 也非國家社會之福

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媒人也不保證包生兒子
指導快速設計需要到這樣的地步
是學校建築教育的徹底失敗?
還是這種方式可能會害了這些同學喪失主動思考改變的建築生存本能?

不是反對這種上課方式
對於積極進取的同學肯定有幫助會快點進入狀況(只是擔心會變成依樣畫葫蘆, 少了自我領悟的深刻)
對於剩下的同學是沒幫助的
這樣只會差距越來越大

要提醒同學學習是自己的工作
沒有捷徑沒有絕招
要吃特效藥是要小心副作用的

OO

__上文是9月5日協同任教的一位老師提醒我的

為師的心如同為父為母的心
自20年前任教職以來(不論在北科文化或補習教育)我不擔心進入狀況的領頭羊
他們祇須提點幾句自會有很好的發展與努力
但總得花數倍的時間精力去催促拉拔尚不進入狀況者

一直以來我每堂課上足4個小時(甚至中間未曾休息過)課後有時又有個別提問(台灣學生特好此)
後來_真的蠻後來才聽櫃檯小姐說__其實一堂課是排3小時

但近些年來體力大不如前(是個警訊)中段須休息上個小解
且的確也漸漸希望同學真能學習傾聽與溝通
__試想考試你聽不出命題者的聲音__傳達不出你的想法與表達
__試想執業你聽不出業主的聲音__傳達不出你的想法與表達

所以越來越不希望成為剪蛹的人

曾經有一種說法:有一個人無意中找到一個蝴蝶蛹。

幾天後,他留意到蛹出現了一個小孔,他就停下來觀察它。

過了幾個小時,他見到裡面的蝴蝶,用它細小的身體掙扎從小孔出來。

看來很久也沒有一些進度,小蝴蝶好像盡了最大努力,也沒有辦法出來。

這個人於是決定幫它一把,找來一雙剪刀將蛹的儘頭剪開。蝴蝶這樣就很容易出來。

但是這蝴蝶的形態有一點特別,它的身體肥腫,翅膀又細又弱。

這人繼續觀察…蝴蝶… 因為他相信翅膀會漸漸變大;而它的身體會越來越小。這沒有發生。

小蝴蝶餘生只是托著肥腫的大身體和細弱的翅膀,在地上爬著走。它永遠也不會飛行。

這個善良的人;不了解蝴蝶必需用它細小的身體掙扎從小孔出來,它必需經過這個過程,蝴蝶才可以將身體裡的體液壓進它的翅膀裡。

大自然…在此…有一個很奇妙的設計,
就是蝴蝶從蛹中…〝掙扎出來〞; 是為著〝預備〞它將來飛行需要的裝備。

生命裡面的〝掙扎〞是我們必需有的。

如果老天允許我們順利地過一生,我們也許就此不會變得堅強。也不會…成長。

所以當你碰到有逼迫或苦難,記得有人正為你禱告,最後你也會明白真理在你身上的計劃。

__引自朋友寄來的文章

求神賜給我智慧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我覺得這些好的案例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一致性

文章陳明城 » 2011 9月 15 (週四) 3:06 pm

老師您好,

昨晚因為趕車 就沒有留下來與您溝通我的問題...

在經由昨晚大家一起解析2個案例

我個人有發現一點東西 不知道是否正確

老師說的先從大方向和整體性來看

我將它設定為這個設計的"中心思想"

將來的設計都繞著這個主軸來進行設計規劃

也應該就是之前Boky老師所上到的空間劇本的一個綱要或是主軸

或是老師一直提的設計規劃準則

再以這中心思想 input到基地內各空間


而在解析完之後

我覺得這些好的案例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一致性

我以往做設計 雖然聽了老師所謂的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

但是都沒有用整體大方向的去規劃它

最後淪為只是塞空間 東拼西湊 一下用少林拳 一下又武當劍

再加上招數又貧乏又不適合

以為是用新觀念 最後其實還是只是處理各空間的機能...

而且還處理的不倫不類


經過昨晚的解析我好像有點懂了如何解析及解析吸收消化的方式...

接下來應該先著手將老師昨天所做的

案例分析心智圖給做出來 並將各個老師所分享的東西做整合

做出自己的中心思想

這樣再來做案例解析和描圖也才會知道自己看到了什麼 能夠學到什麼

所謂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怠

需要要求自己達到"知行合一"

期望自己能再提出更多東西與老師分享及向老師請教


p.s. 昨天我只收到森林小學那個案例,

煩請老師將亞大詩歌中心那個案例再寄一次 非常感謝~


祝 老師

順心 如意


OO 100.09.15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上一頁下一頁

回到 建築考試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