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陳明城 » 2011 9月 09 (週五) 10:32 am
Dear all
不論在北科的班或私塾班上
都發現有距離拉大的問題
為彼此幫助_同時也收教學相長之效
特調整週六的課程如下
10.00~11.00由助教上基礎札基的課程
11.00~11.30同學操作
11.30~12.00由助教檢視再草評一次
12.00~14.30同學操作
14.00老師抵達看同學後階段操作後_14.30~14.45並由助教報告建議課程重點
14.45老師開始講解_評圖上課
已尋得幾位助教願協助指導
特開放私塾及敷地課程同學參與週六繪圖設計課程
但請先向我申請報備
未盡事宜_檢討後週知
謝謝
祝
順利
明城
__這是9月2日發給學生的一封mail
陳老師,
其實距離會拉大是必然會產生的問題
有些同學上課認真聽講, 勤做筆記, 發表意見, 下課追問, 練習題畫得較完整
有些同學坐得老遠, 筆記或案例也懶得自己動手, 用相機或錄影機直接錄下, 問問題也回答得很勉強或沒想清楚就隨便答, 練習題也是上課前半小時畫的
考建築師態度十分重要,
對於積極勤奮, 欠缺臨門一兩腳的同學, 多花些時間是不會在乎的
對於敷衍馬虎, 只想學絕招抄捷徑的同學, 我只能說他們還沒想清楚為何要考建築師
我想這個班的目的是要幫助態度正確但基本功夫待磨練, 或只差一些提點的同學
對於一些基本態度就有問題的同學, 就算勉強考上, 以這種態度面對業界, 也非國家社會之福
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媒人也不保證包生兒子
指導快速設計需要到這樣的地步
是學校建築教育的徹底失敗?
還是這種方式可能會害了這些同學喪失主動思考改變的建築生存本能?
不是反對這種上課方式
對於積極進取的同學肯定有幫助會快點進入狀況(只是擔心會變成依樣畫葫蘆, 少了自我領悟的深刻)
對於剩下的同學是沒幫助的
這樣只會差距越來越大
要提醒同學學習是自己的工作
沒有捷徑沒有絕招
要吃特效藥是要小心副作用的
OO
__上文是9月5日協同任教的一位老師提醒我的
為師的心如同為父為母的心
自20年前任教職以來(不論在北科文化或補習教育)我不擔心進入狀況的領頭羊
他們祇須提點幾句自會有很好的發展與努力
但總得花數倍的時間精力去催促拉拔尚不進入狀況者
一直以來我每堂課上足4個小時(甚至中間未曾休息過)課後有時又有個別提問(台灣學生特好此)
後來_真的蠻後來才聽櫃檯小姐說__其實一堂課是排3小時
但近些年來體力大不如前(是個警訊)中段須休息上個小解
且的確也漸漸希望同學真能學習傾聽與溝通
__試想考試你聽不出命題者的聲音__傳達不出你的想法與表達
__試想執業你聽不出業主的聲音__傳達不出你的想法與表達
所以越來越不希望成為剪蛹的人
曾經有一種說法:有一個人無意中找到一個蝴蝶蛹。
幾天後,他留意到蛹出現了一個小孔,他就停下來觀察它。
過了幾個小時,他見到裡面的蝴蝶,用它細小的身體掙扎從小孔出來。
看來很久也沒有一些進度,小蝴蝶好像盡了最大努力,也沒有辦法出來。
這個人於是決定幫它一把,找來一雙剪刀將蛹的儘頭剪開。蝴蝶這樣就很容易出來。
但是這蝴蝶的形態有一點特別,它的身體肥腫,翅膀又細又弱。
這人繼續觀察…蝴蝶… 因為他相信翅膀會漸漸變大;而它的身體會越來越小。這沒有發生。
小蝴蝶餘生只是托著肥腫的大身體和細弱的翅膀,在地上爬著走。它永遠也不會飛行。
這個善良的人;不了解蝴蝶必需用它細小的身體掙扎從小孔出來,它必需經過這個過程,蝴蝶才可以將身體裡的體液壓進它的翅膀裡。
大自然…在此…有一個很奇妙的設計,
就是蝴蝶從蛹中…〝掙扎出來〞; 是為著〝預備〞它將來飛行需要的裝備。
生命裡面的〝掙扎〞是我們必需有的。
如果老天允許我們順利地過一生,我們也許就此不會變得堅強。也不會…成長。
所以當你碰到有逼迫或苦難,記得有人正為你禱告,最後你也會明白真理在你身上的計劃。
__引自朋友寄來的文章
求神賜給我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