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連結
study49 寫:另外,近年來在考試上看到我們好像以敷地與設計作把關的標準,越來越明顯。但我覺得這真的蠻浪費一些時間。
以治理的眼光來看,"考試"應該是一種達成一定目標的工具,請參考:招募暨甄選流程:甄選(Selection)係指經由科學化的流程與工具來蒐集人員的資訊,並利用這些資訊來挑選出最符合職缺條件與組織想要的人選。
整合與引用部分內容對照相關的問題如下:
1.在一些企業裡面,員工甄選的題目和工作使用的工具不見得相同。(這樣畫圖工具不是不對,但事務所有人是這樣在交圖?)
2.對人力資源管理其中所謂合格,不但要能展現期望的工作績效,還要能適應未來的環境待得下去!(相對的這些問題與一二十年前相比,是否困難度與複雜度提高不少)
3.例如有許多研究發現,一般求職者對於人格測驗、性向測驗的反應較為負面;而管理職的求職者則對專業知識的紙筆測驗較為抗拒。因此,組織應該在事先就盡告知義務,讓求職者清楚我們要進行這些評量和進行這些評量的原因。(畫圖題就那進場大概一個小時就決定,而建築師的工作應該是多面向與許多思考)
為什麼同一個產業市場裡面的公司會有不同的股價?這是市場對該公司不同的價值評估。或許當我們了解評量目的,改變的將是工具本身在效度與信度的科學性。更放到世界的眼光來看,我們對建築師這個行業需要怎樣的評價?
加入建築人討論區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