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年還有結構未過的人.考後發表一下感想吧


建築相關國家考試、建築師考試準備、心得及經驗分享。

文章double » 2008 9月 18 (週四) 11:46 am



贊助商連結

我猜C、D

加入建築人討論區粉絲團
double
 
文章: 4
註冊時間: 2008 3月 08 (週六) 10:47 am

"那差佳賊!" ............

文章q111q000 » 2008 9月 21 (週日) 11:14 am

風之笑笑 寫:6.最後再把事務所10年來接觸過的系統規劃.結構計算書圖.比如說結構外審.鑑定.材料檢驗與試驗.技師的結構計算書圖.地基調查報告的引用和結構外審相關配合數據等等、以及必要的工地檢驗相關資料補充(悲哀.在事務所10年實務經驗.用到的不過就是這一小小部份.很少老師會考這些.可見學界的老師多半沒建築師工作的實際經驗)

..............................
94年我只用我101招,傾角變位法計算第四題好像是斜屋架剪力彎矩圖,好像還算錯答案.... 哈哈!不也過關了!
看到上面的老兄, 為了準備這一科, 花的時間簡直跟我準備6科一樣, 今非昔比"那差佳賊!",真是給他..........加油了!
q111q000
 
文章: 99
註冊時間: 2008 3月 02 (週日) 12:56 pm

文章L-archi » 2008 9月 21 (週日) 1:11 pm

小弟的建議與判斷:
風之笑笑兄,現在是你自己跟自己的戰役,穩定你的軍心為上策,心情控制的好,上榜指日可待。
L-archi
 
文章: 3134
註冊時間: 2007 11月 10 (週六) 10:59 am
來自: 台灣

文章風之笑笑 » 2008 9月 22 (週一) 9:45 pm

llmj 寫:小弟的建議與判斷:
風之笑笑兄,現在是你自己跟自己的戰役,穩定你的軍心為上策,心情控制的好,上榜指日可待。

說聲謝謝囉
4年前我在準備考試的時候.從準建發現建築考試這版(那時大大也是版主吧)
就很高興有這平台能夠交流大家準備考試的相關經驗
當初很多人都針對相關各科討論.比如說設計線上評圖.法規準備經驗等等
比起當時討論的熱潮.現在冷清許多了
風之笑笑
 
文章: 82
註冊時間: 2008 1月 02 (週三) 5:31 pm
來自: 台北

很難過的第4年阿

文章ianking » 2008 9月 23 (週二) 5:48 pm

在叢林中,第6感告知我~~
上有弓箭手,前有伏兵,後有食人族,下是懸堐
身負重傷的我,看來希望渺茫,死亡正等著我
頭像
ianking
 
文章: 43
註冊時間: 2007 11月 30 (週五) 7:37 pm

文章HSM » 2008 9月 23 (週二) 7:05 pm

不會吧 根據魔戒的劇情
能搞出那麼大陣仗的
表示你應該是主角
應該不會死喔~
HSM
 
文章: 247
註冊時間: 2007 11月 10 (週六) 6:45 pm

文章cind » 2008 10月 30 (週四) 9:51 am

嗯 我的想法可以去抓一下 台電 中鋼 或是其他民營機構ㄉ選哲題考古題來研究看看
結構學的基礎在於 應力材力 有心準備的人 可以參考看看
選哲題方面應該會出得很容易計算 也許一題計算時間不需要一分鐘 從台電中鋼的考古題可以看出來
我想出題老師 應該也是會考量考試時間 讓大家都可以在時間內作答完成
以上小小意見 大家參考
cind
 
文章: 2
註冊時間: 2007 12月 02 (週日) 8:17 pm

Re: 猜猜看.可複選

文章cind » 2008 10月 30 (週四) 10:14 am

風之笑笑 寫:最近唸了一堆書後.想說實務情況是怎樣........大家猜看看囉
一座14F的梁柱住宅,梯間採用剪力牆設計(就是結構所謂的韌性立體構架+剪力牆啦).當受水平力作用時.以下何者敘述正確
A.結構設計時為採保守設計.單以韌性立體構架分析.剪力牆可增加而外抗震能力.這樣可確保更大的耐震能力
B.建築物水平位移是以頂點的水平位移控制
C.建築物水平位移是由樓層的層間變位與層高之比控制
D.構架分析時.最大的剪力發生在底部

以上答案可複選


我也猜CD
cind
 
文章: 2
註冊時間: 2007 12月 02 (週日) 8:17 pm

文章Pedro Hsieh » 2008 10月 30 (週四) 10:02 pm

風之笑笑 寫:4年前我在準備考試的時候.從準建發現建築考試這版(那時大大也是版主吧)
比起當時討論的熱潮.現在冷清許多了

沒錯,llmj一直在為眾考生默默奉獻。感覺冷清應該是討論主題分散開在各欄吧?其實這個網站當初設立的宗旨之一就是幫大家準備考試。

考試是一個恆心、體力和毅力的綜合成果,單單靠著網路能達到的目標其實有限,很多部分還是必須靠著現場的指導。舉例而言;我也是四年前認識llmj;座談會後靠著主動發現問題和持續練習,讓我第一次"認真"考設計就過關了,而最後持續有系統的運作讀書會到今年全壘打。

llmj和阿貴這樣的為大家貢獻,最重要的認知就是考試只是專業中的一環,終極目的還是找一群對環境有理想;志同道合的朋友。
Pedro Hsieh
 
文章: 1203
註冊時間: 2007 11月 10 (週六) 10:23 pm
來自: 台灣中部草地

文章L-archi » 2008 10月 31 (週五) 11:36 am

風之笑笑 寫:4年前我在準備考試的時候.從準建發現建築考試這版(那時大大也是版主吧)
就很高興有這平台能夠交流大家準備考試的相關經驗
當初很多人都針對相關各科討論.比如說設計線上評圖.法規準備經驗等等
比起當時討論的熱潮.現在冷清許多了


考試就是那幾個不變的真理,要自己親身經歷,專注努力,只要「開竅」,必定可以上榜。重要還是考上後,用那張牌再做什麼事情,會影響未來的生涯規劃。

我們幾個好朋友已經考上了,所以,基本目標已經達成,不是只以考試為目標,專注的點要改變,轉以職場進修與提升為主要方向。所以考試版需要更多熱情的一起加入,大家可以多拉在準備的伙伴一起來分享與討論。
L-archi
 
文章: 3134
註冊時間: 2007 11月 10 (週六) 10:59 am
來自: 台灣

上一頁下一頁

回到 建築考試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