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年還有結構未過的人.考後發表一下感想吧


建築相關國家考試、建築師考試準備、心得及經驗分享。

文章Peter Tsao » 2008 11月 03 (週一) 3:34 am



贊助商連結

考試,很多時候是堅持使然
持續性的努力,和一定密度以上的努力
時間加上緊密的努力會增加上榜的機率
但還是有運氣的成分,我得坦白,如果再參加一次考試,對我而言仍是煎熬,
一點也展現不出之前考上的實力,因為實力不是絕對的,有時候是一種相對的處境
全力以赴,然後在最進入狀況時的時候,表現在考卷上.
所以我要誠實坦白說,現在的我,參加考試也不見的有勝算,跟各位燃燒一陣子的朋友相比,我的溫度已經降低許多.真要分享,在態度上或是術科上面因為工作使然經常動手,並更接近實務與規劃,還可以稍微分享
不過大家或許注意到,這幾年來分享活動,我們大多尋找或經由新科上榜的建築師或公務高考上榜者的分享為主.我個人相信,她們的意見對各位準備考試的人有相當程度的建設性.
分享,只是就自己知道的部份做分享,期待大家都能苦盡甘來
談不上貢獻,只是分享.話說回來,我在謝大哥身上也學到不少東西阿!
.

加入建築人討論區粉絲團
Peter Tsao
 
文章: 980
註冊時間: 2007 11月 13 (週二) 7:01 pm
來自: 彰化市中央路橋旁

最後一個月了

文章風之笑笑 » 2008 11月 04 (週二) 11:23 am

已經來到11月份
離考試時間也剩下一個月左右
重新復習筆記和拿國考及碩考的考古題出來練習
發現結構10幾年來有幾年考的難度不亞於這幾年
一個不小心就有挫折感了
不知道有沒有人曾經把10年來的考古題狠狠算過一遍的
我有3個難關卡在那邊.不知道版上大大有沒人可以提供相關經驗的
1.矩陣:目前僅準備近5年來考的桁架.但以前曾連續出過構架及梁耶...矩陣要全會真是難
2.動力:這個去年考過的東西.以前在學校沒敎.補習班也不敎.自己想看懂花了好幾天還是一個問號
3.影響線:這個有人特別去準備嗎.補習班也沒敎.考試倒是沒看到過.不過土木國考確實是個熱門考題

作了考古題才發現自己其實還缺很多............煩悶中.
風之笑笑
 
文章: 82
註冊時間: 2008 1月 02 (週三) 5:31 pm
來自: 台北

Re: 最後一個月了

文章Pedro Hsieh » 2008 11月 04 (週二) 8:08 pm

風之笑笑 寫:3.影響線:這個有人特別去準備嗎.補習班也沒敎.考試倒是沒看到過.不過土木國考確實是個熱門考題

真是有心,做這些統計,只能對您豎起大拇指說讚! :D
但是既然是土木技師的熱門考題,那麼考影響現是要建築師兼任土木/結構技師囉?←這是我的看法。 8)
另外還可以一個觀察點,影響線分析的適用對象與範圍是什麼,答案可能就出來了。
(超想點名站長來回答這個疑問的 :wink: )
Pedro Hsieh
 
文章: 1203
註冊時間: 2007 11月 10 (週六) 10:23 pm
來自: 台灣中部草地

Re: 最後一個月了

文章站長 » 2008 11月 04 (週二) 11:38 pm

Pedro Hsieh 寫:真是有心,做這些統計,只能對您豎起大拇指說讚! :D
但是既然是土木技師的熱門考題,那麼考影響現是要建築師兼任土木/結構技師囉?←這是我的看法。 8)
另外還可以一個觀察點,影響線分析的適用對象與範圍是什麼,答案可能就出來了。
(超想點名站長來回答這個疑問的 :wink: )


ㄜ,要我回答是可以,但是我還是不清楚你要問什麼?

影響線當然算是基礎考題,只要是計算量不要太大的考題,都是適合在土木國考中出現。
至於建築國考是否有沒有包含在裡面,我就不清楚了。
頭像
站長
Site Admin
 
文章: 359
註冊時間: 2007 10月 01 (週一) 12:17 am

Re: 最後一個月了

文章風之笑笑 » 2008 11月 05 (週三) 12:54 am

影響線我最早是在結構分析的參考書中看到.不過以前在學校和補習班從沒敎過.直接翻去過就算了
後來在陳清泉的建築結構設計原理(是在台大土木研究所開課教導如何做簡單的建築結構設計)中看到.
分析多跨連續樑若承受活載重.結果並不是每跨都承受活載重或是滿跨時彎距最大.......
而是跳跨承受時會造成最大的彎距.從此才知道影響線的重要.
這個拿來出選擇題一定騙倒一堆人....一般都認為載重(外力)越大越滿越多時彎距應該也比較大....原來不是耶
不過我看了相關結構書一天後也是頭昏昏....目前暫時放一旁.搞不太懂.
結構越難的部份要自己看懂學會真是太不容易了
風之笑笑
 
文章: 82
註冊時間: 2008 1月 02 (週三) 5:31 pm
來自: 台北

Re: 最後一個月了

文章Pedro Hsieh » 2008 11月 05 (週三) 6:31 am

風之笑笑 寫:分析多跨連續樑若承受活載重.結果並不是每跨都承受活載重或是滿跨時彎距最大.......
而是跳跨承受時會造成最大的彎距.從此才知道影響線的重要.

答案不是出來了嗎?影響線對土木人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技師們每天在和活載重奮戰,特別是水平構件的活載重,例如;橋梁、高架道路、.......等等。為了服務的需求,道路和橋梁能容許卡車、巴士或聯結車的噸位有限,所以利用影響線作分析。
回過頭來看建築,我們除了廠房天車、可轉換成靜載重的地震與風力載重,看來沒有多少載重是影響結構的活載重需要影響線分析,那麼在有限的考題裡面,國家考試是否要考呢?
以上請站長不吝指正。先謝謝啦!
Pedro Hsieh
 
文章: 1203
註冊時間: 2007 11月 10 (週六) 10:23 pm
來自: 台灣中部草地

Re: 最後一個月了

文章A-ming » 2008 11月 05 (週三) 9:29 pm

風之笑笑 寫:不知道有沒有人曾經把10年來的考古題狠狠算過一遍的
我有3個難關卡在那邊.不知道版上大大有沒人可以提供相關經驗的
.

個人或許可以提供一點心得淺見。如同傾角變位法,矩陣可以將其拆解成自己可以熟記的幾個固定步驟。peter taso大大曾說過,我們是要準備考試,不是作學問的。但是,有人似懂非懂,想說傾角變位法就直接背公式,不管題目怎出就是把公式寫下來就對了(個人大前年就是這種心態)。試問,如果連靜定或是靜不定都分不清楚,豈不本末倒置了?當閱卷老師要看你有沒有正確觀念時,第一步的結構分析大概就知道了(當然這在過去申論題時才看的出)。個人覺得,把基本結構觀念弄懂是很重要的,所以實x的林老師曾說,靜定都搞不懂就不要急著看靜不定。去年也是結構最後一年,痛下決心好好從基礎打起,才發現很多觀念其實都似懂非懂。其實補習班的講義或是過去的考古題,如果發現有做了幾次答案都不同或是解不出,大概都是有些觀念沒弄通。像是力學圖,如果有觀念,大部分形狀就畫的出來。去年的題目當然很叫人傻眼,但我想應該不會是常態。通過考試後再回想,其實會發現有些時候準備的愈久,會不自覺的鑽牛角尖了。像是矩陣,不太認為它會考出很複雜的題目。建議大大,稍稍靜下心檢視自己已有的實力,將之熟習,莫慌。考古題的練習,不要將之預設為可能再出現的考題,而是從中檢視建築結構考試中常見的重要觀念,比對自己所認知的部份,是否真的融會貫通。加油,成功指日可待!
A-ming
 
文章: 23
註冊時間: 2007 11月 14 (週三) 11:59 pm
來自: 嘉義

文章citty » 2008 11月 13 (週四) 1:05 pm

我也是前兩年,每一年拼的主力科目都有結構 ,
但是,考完試後的打擊卻一年比一年大 , 連非主力準備的科目都過了,
偏偏結構就是甩不掉它 , 今年真的繼續跟它拼了!!

大家一起加油!雖然前兩年真的很挫折 ,
但是 , 只要有人過 , 就有希望 ,
不要怪考題 , 要怪自己為什麼不是過關的名單之一 ......
citty
 
文章: 26
註冊時間: 2008 10月 18 (週六) 1:43 pm

是不是新修改法規的都會考

文章Architorture » 2008 11月 15 (週六) 10:50 pm

我的結構也是摃龜了好幾年, 今年力圖振作中
是不是新修改的法規都會考?
我昨天才發現耐風設計規範是去年新修改的法規,
怪不得結構和法規都考

特別查了法規資料庫, 才發現我前年為了考試買的技術規則已經落伍啦
每年考不過每年都要買新的很傷ㄟ

看了法規沿革,
今年有新改的應該是"建築物磚構造設計及施工規範"
可是這領域感覺很冷門, 現在還有人設計磚造的嗎?
Architorture
 
文章: 16
註冊時間: 2008 1月 11 (週五) 12:45 pm
來自: Taipei

Re: 是不是新修改法規的都會考

文章風之笑笑 » 2008 11月 16 (週日) 1:22 am

Architorture 寫:我的結構也是摃龜了好幾年, 今年力圖振作中
是不是新修改的法規都會考?
我昨天才發現耐風設計規範是去年新修改的法規,
怪不得結構和法規都考

特別查了法規資料庫, 才發現我前年為了考試買的技術規則已經落伍啦
每年考不過每年都要買新的很傷ㄟ

看了法規沿革,
今年有新改的應該是"建築物磚構造設計及施工規範"
可是這領域感覺很冷門, 現在還有人設計磚造的嗎?


有呢
成大最近做過一些研究.有關磚造的耐震能力評估
還有磚造古蹟耐震的修護調查結果
南部也還有加強磚造的街屋和透天建築
相關結果就是放入今年的磚構造設計規範中了
還是認真背吧.別鐵齒.新的規範很容易考.考出就是一翻二瞪眼.會就會不會就不會
去年的風力規範其實我考前也看過.只是最後要背的時候想說新規範注意那些重點就好
結果考了山區.....
唉.有沒搞錯.新規範96年1月1日實施.96年第一年考不考都市卻考個山區.命題者難到不知道山坡地有建築高度限制嗎.在這個高度限制下結構設計會由風力控制難道會大於地震力嗎.建築物在幾層以上才會由風力控制.或許蓋一棟法規不容許的山坡地高層建築.然後你再去依山區風力來設計........已經過了一年.現在想到還是有氣
風之笑笑
 
文章: 82
註冊時間: 2008 1月 02 (週三) 5:31 pm
來自: 台北

上一頁下一頁

回到 建築考試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