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評圖] 99專技_慘敗的小學加一_請有過的前輩相救


建築相關國家考試、建築師考試準備、心得及經驗分享。

沒有慧根,也要"會跟"!

文章陳明城 » 2011 3月 02 (週三) 9:35 am



贊助商連結

Peter Tsao 寫:今天上來台北聽演講,現在正用高鐵免費的網路上網,
今天聽到很棒的一句話,是金嗓伴唱機的老闆蔡老闆分享的概念,跟大家分享一下:
沒有慧根,也要"會跟"!
成功的機會是從模仿和複製開始.讓後強化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創造產品在市場的差異性與能見度.

我想,在建築設計的考試面向上,是有參考價值的,與大家分享!


沒有慧根,也要"會跟"!


加入建築人討論區粉絲團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Ricardo Legorreta

文章Thomas » 2011 3月 02 (週三) 7:01 pm

一直想起幾年前讀過的故事
剛畢業的雷可瑞塔(Ricardo Legorreta),趁著葛羅培斯(Walter Gropius)訪問墨西哥,潛入他的旅館房間,當面問葛羅培斯自己未來的建築生涯:
葛羅培斯:你以後會在墨西哥工作、並且持續在墨西哥生活嗎?
雷可瑞塔:是
葛羅培斯:那麼,待在墨西哥時,盡可能多多去旅行吧~
Thomas
 
文章: 24
註冊時間: 2010 4月 01 (週四) 12:38 am
來自: 台北

文章5102 » 2011 3月 03 (週四) 5:52 am

看來大師確實缺乏論述邏輯上嚴謹性的訓練,
才會見樹不見林地拾人牙慧,急欲以神話來取代神話?

形,不過皮囊而已。
5102
 
文章: 7
註冊時間: 2009 12月 18 (週五) 3:47 pm

敬受教哉

文章陳明城 » 2011 3月 03 (週四) 8:40 am

是,5102大訓誨的是!

這讓我更相信規矩的設計
其實不等同於十年前才會過的設計。 ──這意涵應是規矩的設計也會過,但它不等同於十年前才會過的設計。因設計者注入特質的精神於設計中。(所以才接端賴設計者注入怎樣的精神於設計中。〉

貿然修改為:
這讓我更相信會過的設計
其實不等同於十年前規矩的設計。端賴設計者注入怎樣的精神於設計中。

這裡所謂會過的設計指的是:多元的設計,包括型質皆優,甚或型勝質或質勝型,或僅以概念、計畫取勝等等。〈意涵確與5102大所謂規矩的設計,涵蓋指涉的範圍不同,且不精準。)

強調的是只要設計者注入怎樣的精神於設計中。不必拘泥於十年前規規矩矩的設計,不敢在參加設計、敷地考試時放手施為,致自我設限、自廢武功,僅敢作規規矩矩的設計,反而遺忘了該有特質的精神於設計中。

確與原意,已走驚啊(請台語發音 :oops: 〉。

敬受教哉。 :oops: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文章陳明城 » 2011 3月 03 (週四) 9:42 am

comeonbabe98 寫:再來就是配置問題, 我作了兩個停車場分別給國小和教堂, 然後將所有建築物以頂蓋的方式連成一大棟,
(這樣做的原因是為了圍塑內部的開放空間給社區, 這就是要感謝陳老師的教導 <0>)
連成一大棟也比較好處理整體造型,營造社區入口意相,順便做出較順暢的國小入口和戶外避難空間,
最後用屋頂花園將二樓的國小和教堂連在一起,和其他多數案子不同的是, 因為我並不是去碎化配置,
而是把碎化的配置連成一整體,......而且也沒啥特別玩型的部分,
全都是規規矩矩方方正正的配置,
http://photo.xuite.net/comeonbabe/4698871/1.jpg


將所有建築物以頂蓋的方式連成一大棟,是近幾年台灣中小學校園空間整合及提供大片中介空間的操作手法,所以我也常在課堂引介給學生,comeonbabe98大的案子雖規矩沒啥特別玩型的部分,但出入及圍塑的開放空間卻與社區有不錯的互動關係,我比較shock的是兩處地面停車(幸好都畫成由內停車,而非直接由巷道、道路路邊停車。)

這廣場上的停車方式很「台」,也見證評閱卷老師的台式思維。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輕鬆一點

文章jjjjjames » 2011 3月 03 (週四) 11:28 am

5102 寫:看來大師確實缺乏論述邏輯上嚴謹性的訓練,
才會見樹不見林地拾人牙慧,急欲以神話來取代神話?

形,不過皮囊而已。


Dear 5102大:
只是知識上的分享,別太嚴肅嘛!
知識社會,每個人都有機會自由地去吸收各門各派學問,可信可疑。
若大大有更好的教材,非常期待您提供給版上讓我們一同分享。
頭像
jjjjjames
 
文章: 159
註冊時間: 2010 6月 07 (週一) 1:09 pm

這是一個讓人一輩子、0歲 到 甲霸一 都好喜歡的地方

文章J2011 » 2011 3月 04 (週五) 12:55 am

雖然Thomas謙稱慘X的,但我覺得他的觀察和表達沒有"敗"。
並非不及格的設計案就"總是不夠精彩",說不定...分數是從65往下扣的,盡快找到地雷就好。

我覺得Thomas把題目"縮限"(或"定調")在 長青童話甘仔店 ,企圖賦予這塊基地/街區有這樣的精神: 成為讓一個人一輩子、或一家族三、四代,從牙牙學語、到人瑞,都可以以大聲而自豪的說出: 我家(家族)在這兒!

"銀髮自營商鋪"擺於廟宇之左、中間置有廣場,我覺得這點真的是"揪甘心"。因為年長者、耆老...和虔誠地和神明說完話後(比方說: 溫叨ㄟ媳婦好幫夫喔!!!阿但什麼時候才能抱金孫阿),這裡是"聖"的空間體驗。
接著,他們三三兩兩在廣場上抬槓(也許日正當中、邊下棋...眼見楚河將失守,就很有元氣地爭了起來,但舺霸撩凹,就又天下太平地喫茶了),婆婆們做點小女紅(比方說: 快要失傳的刺繡活兒)...,這裡是"屬人"的、"俗世的"地盤。

如此一來,我的解讀是: 這塊基地下方的個性,在大部分的時候(特殊年節之外)是偏緩慢的。年長者行動慢,是要快也心有餘力不足。我小小的建議是: 在鋪面的表現、或過道的空間尺度上,可以展現出一種"慢的滋味",並且和基地上段"孩童的、學習的、嬉遊的天真的..."空間調性 產生對比。機能而言是顧及使用者的安全、舒適,降低、甚至完全避免掉 危及使用者安全的因子。這樣的空間,在假日節慶、張燈結綵的時候,也能寬裕地迎納在地、或外地的使用者。

個人淺見^^~
J2011
 
文章: 9
註冊時間: 2011 2月 27 (週日) 11:09 pm

Re: 弄懂了,才知道老師當初為何不放我一馬...

文章陳明城 » 2011 3月 04 (週五) 1:03 am

jjjjjames 寫:Thomas兄您好,幾個意見供您參考:
1.左上街角看不出您對應的環境脈絡,活動潛力在哪裡比較看不出來。
如果只是制式化地覺得街角應該有個廣場,說服力就比較薄弱。
而且把街角當作主入口也有交通的問題。
小學生真的喜歡在望出去是都市廣場的地方上課嗎?老師在這種環境下上課會不會效果打折?
2.巷口經過銀髮商舖與特殊教室間到小廟這條軸線太薄弱,應該是可以用心經營之處。
小廟前比較缺乏經營:一個有聚落能力之處,應該給他一個埕?還是只有一個廊?
小廟算是這裡的老同學了,只得到一個建築物下方的廊感覺好像太委屈了。
3.最下方的街角空間比較看不出定義。感覺像是為了留而留的地方,
且用梯跟廁所卡在這裡比較致命。
(口快之處且多包涵!)

您的作品使我想起一個建築的矛盾與複雜。
我想起以前在學校遇到胡炯輝老師時,他說把問題處理的太絕對,設計就沒有趣了。
建築設計應該保有一些灰色地帶,灰色地帶才是交流的觸媒。

這題目讓我們來探討一個符合時代、且位於都市複雜涵構中的學校環境應為何?
以下是我提出的幾個基本問題:
1.國小VS都市的關係:想開放,又不能太開放
2.國小VS廟埕的關係:想熱鬧,又不能太熱鬧
3.國小VS鄰里的關係:想讓人親近,又想要有自己的領域
4.上課VS廟會:想看得到你,又不想讓你吵到

以考試的觀點來說,把上述問題切得一刀兩斷都很危險。
我一度覺得好難,但想想這是個判別考生有無能力處理問題的標準。
建築問題有諸多的複雜性與矛盾點,如果考生有能力面對這些問題、並給予好的解答,應該就過關了。

或許有些人覺得我有點不知所云,如果有機會希望可以找幾個有感觸的案例供大家分享。


是的,Thomas只要再鬆一點就會很好的。不「經」應該是評閱卷老師特意要給Thomas的功課吧!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Re: 弄懂了,才知道老師當初為何不放我一馬...

文章jjjjjames » 2011 3月 04 (週五) 1:14 pm

陳明城 寫:
jjjjjames 寫:Thomas兄您好,幾個意見供您參考:
1.左上街角看不出您對應的環境脈絡,活動潛力在哪裡比較看不出來。
如果只是制式化地覺得街角應該有個廣場,說服力就比較薄弱。
而且把街角當作主入口也有交通的問題。
小學生真的喜歡在望出去是都市廣場的地方上課嗎?老師在這種環境下上課會不會效果打折?
2.巷口經過銀髮商舖與特殊教室間到小廟這條軸線太薄弱,應該是可以用心經營之處。
小廟前比較缺乏經營:一個有聚落能力之處,應該給他一個埕?還是只有一個廊?
小廟算是這裡的老同學了,只得到一個建築物下方的廊感覺好像太委屈了。
3.最下方的街角空間比較看不出定義。感覺像是為了留而留的地方,
且用梯跟廁所卡在這裡比較致命。
(口快之處且多包涵!)

您的作品使我想起一個建築的矛盾與複雜。
我想起以前在學校遇到胡炯輝老師時,他說把問題處理的太絕對,設計就沒有趣了。
建築設計應該保有一些灰色地帶,灰色地帶才是交流的觸媒。

這題目讓我們來探討一個符合時代、且位於都市複雜涵構中的學校環境應為何?
以下是我提出的幾個基本問題:
1.國小VS都市的關係:想開放,又不能太開放
2.國小VS廟埕的關係:想熱鬧,又不能太熱鬧
3.國小VS鄰里的關係:想讓人親近,又想要有自己的領域
4.上課VS廟會:想看得到你,又不想讓你吵到

以考試的觀點來說,把上述問題切得一刀兩斷都很危險。
我一度覺得好難,但想想這是個判別考生有無能力處理問題的標準。
建築問題有諸多的複雜性與矛盾點,如果考生有能力面對這些問題、並給予好的解答,應該就過關了。

或許有些人覺得我有點不知所云,如果有機會希望可以找幾個有感觸的案例供大家分享。


是的,Thomas只要再鬆一點就會很好的。不「經」應該是評閱卷老師特意要給Thomas的功課吧!


這幾天一直想怎麼解釋胡炯輝老師的灰色地帶,其實跟陳老師一直強調的中介空間可說是很雷同的,又跟太極的道理不謀而合。
在此提供幾個自己曾研讀過的案例(其中有陳老師以前曾mail給我的好材料,謝謝您!)
案例一:雲林勞工育樂中心<NO422>
廖偉立建築師在介紹文中很強調,似乎是整個設計的精髓
Ex.半戶外、半室內、半開放、半地下.......因為這個「半@@」,讓問題變得不那麼非黑及白,產生交流的觸媒
圖檔

圖檔
以下是陳老師曾給小弟的案例,受用無窮。
在我自己的領會是,設計者用某些手法表達了自己的領域感,但又適當地讓不特定使用者有機會留入。
當然,精彩的不止這些,還有許多值得細細品味之處。
圖檔

圖檔
99的設計中,自省救我一命的一句話,在考卷第二頁中:「......必須考慮社區共用的方便性。由於不設校園圍牆,亦應注意建築物的安全管理問題。」
因此督促我去留意到小學空間上課所需的安定感,因此我留出一個ㄇ字向下的配置,並在關節留設通廊。
其實一讀Thomas大配置時,我第一直覺是空間的調性太偏向公共類建築。
雖然開放是時代趨勢,但仍須掌握開放的程度,如果多這層思考,應該就過囉 :D
頭像
jjjjjames
 
文章: 159
註冊時間: 2010 6月 07 (週一) 1:09 pm

Re: 這是一個讓人一輩子、0歲 到 甲霸一 都好喜歡的地方

文章陳明城 » 2011 3月 04 (週五) 2:12 pm

J2011 寫:雖然Thomas謙稱慘X的,但我覺得他的觀察和表達沒有"敗"。
並非不及格的設計案就"總是不夠精彩",說不定...分數是從65往下扣的,盡快找到地雷就好。

我覺得Thomas把題目"縮限"(或"定調")在 長青童話甘仔店 ,企圖賦予這塊基地/街區有這樣的精神: 成為讓一個人一輩子、或一家族三、四代,從牙牙學語、到人瑞,都可以以大聲而自豪的說出: 我家(家族)在這兒!

"銀髮自營商鋪"擺於廟宇之左、中間置有廣場,我覺得這點真的是"揪甘心"。因為年長者、耆老...和虔誠地和神明說完話後(比方說: 溫叨ㄟ媳婦好幫夫喔!!!阿但什麼時候才能抱金孫阿),這裡是"聖"的空間體驗。
接著,他們三三兩兩在廣場上抬槓(也許日正當中、邊下棋...眼見楚河將失守,就很有元氣地爭了起來,但舺霸撩凹,就又天下太平地喫茶了),婆婆們做點小女紅(比方說: 快要失傳的刺繡活兒)...,這裡是"屬人"的、"俗世的"地盤。

如此一來,我的解讀是: 這塊基地下方的個性,在大部分的時候(特殊年節之外)是偏緩慢的。年長者行動慢,是要快也心有餘力不足。我小小的建議是: 在鋪面的表現、或過道的空間尺度上,可以展現出一種"慢的滋味",並且和基地上段"孩童的、學習的、嬉遊的天真的..."空間調性 產生對比。機能而言是顧及使用者的安全、舒適,降低、甚至完全避免掉 危及使用者安全的因子。這樣的空間,在假日節慶、張燈結綵的時候,也能寬裕地迎納在地、或外地的使用者。

個人淺見^^~


J2011大:

聽你娓娓道來,彷彿時間的河停留在夏日午后,婉轉遊旖了起來。
難怪你能順利過關!

其實我所謂「論劍」,應是「談」設計,就能瞭了。不必真劍拔弩張的兵戎相見。

擬議中五月「宜蘭論劍」行程,待我廣發「英雄帖」看能否邀得「高人」指點。

惝能在「礁溪溫泉」、「蘇澳冷泉」,仿曾點『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讓夫子喟然歎曰.吾與點也.

湯圍論劍、坦誠以沫,好漢剖腹來相見,相忘於江湖!誠美事一樁也!

http://blog.roodo.com/travis_her/archives/151374.html
http://bbs.archi.sdnl.org/viewtopic.php?p=20164#20164
最後由 陳明城 於 2011 3月 15 (週二) 10:37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上一頁下一頁

回到 建築考試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