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塾‧私淑


建築相關國家考試、建築師考試準備、心得及經驗分享。

收穫良多到說不完的學生 OO 敬上

文章陳明城 » 2016 4月 29 (週五) 10:59 am



贊助商連結

陳老師您好:

抱歉!因為最近真的忙翻了~總感覺自己跟不上老師您每週的進度...總是在一週後才能回信與老師對話...還請老師諒解

那我想請教老師關於論劍費用的問題...單堂費用大概是多少?

論劍前會像以前一樣在網路上公佈評圖老師名單然後採收費制自由報名嗎?

以下為上週操作背包客旅店與自我差異分析比較(我都整理在一張A3中,想方便自我檢視到底差多少...)

紅字部分是我所欠缺的,我發現居然佔了50%的版面

也就是說如果要我評分自己之前的背包客旅店的分數

我想應該只有在50分以下...甚至更低

上週三前操作完寄給老師後,當老師回寄給我一張某高手的圖,我就知道我錯在哪了..............

當聽老師講解後與上課時不時被老師""洗臉""(真的很感謝老師用力洗我的臉,我才發現原來是我自己複雜化混淆了重點)

下課後我就立刻向放築塾的前輩學長們請益(畢竟我還是放築塾菜鳥)

發現原來""推導""的方式有很多方法,只是我用錯方法(我當天才知道心智圖怎麼用),導致方向偏差了...

其實我這次有六件事情讓我非常驚訝且興奮不己

1.心智圖---

原來可以導出所有的連結性,簡單來說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整合推導工具

2.基地環境元素的[界面]、[線性]、[看與被看]---

讓我驚訝的是我從未想過原來外圍條件也能用[圍封]來解讀出題者到底在暗示或強調什麼...

另外當老師說起[日式宿舍的看與被看]時...

我瞬時醒了...我想起我自己去看歷史建築時的氛圍,

往往都是[歷史建築被看]的角度,

尤其是現實環境中有時歷史建築還不一定開放參觀,

那在外圍看歷史建築的時間一定比在裡面參觀時間長,

當然[歷史建築被看]這件事顯得重要,地景氛圍[對味]這件事自然就更顯得重要了...我卻忽略了這件事...

3.使用者定義---

定義大家都會,只是看是怎樣的角度切入,

但老師點出了一件讓我覺得很有趣的切入方式----那就是興趣

然後讓興趣產生出[特質]與[主題],這方向確實很好用

因為人只要有興趣,自然而然就會逗留

4.日式宿舍的地景---

後來想想實際去看在都市區中日式宿舍的地景,幾乎以[方形]居多

我解析了那位高手的圖也發現他也是用[模矩]來配置地景

確實很有道理,因為日式建築原本就是從[模矩]的觀念出發來建構的

那位高手的[方形]地景處理方式也隱約呼應了[日式建築模矩]的這件事

5.那位高手的圖---

簡單、明瞭、不拖泥帶水、留白給予人想像的空間、手法簡單就圍封出極對味的氛圍、每個說明都具重點的連結性(慢慢導入讓人知道他在幹嘛),

他最讓我佩服的是他的[計畫],

在他身上學到了原來還能從[使用者定義]到[文學創作]取出[關鍵字]然後再從[基地特質]找出關係再置入[空間需求]....

他整個就是將環境特質的一線天與關鍵字上的字...

整合到一個很讓我驚訝的地步,居然還有這招??

我還真的壓根沒想過關鍵字能與環境特質如此簡單的扣合在一起

6.留白---

之前一直聽光浩、明哲等老師說我的圖不夠鬆,

之前光浩老師還叫我要留白,我當時還不懂意思

上週三聽到老師說,我才大大吃一驚:原來是這樣啊!!!

這不經讓我想起了建照圖,別把尺寸畫太細畫死,只要有交待法規需要檢討的部分能取照就夠了

讓發包圖有緩和的空間、讓營造廠有收尾的空間、讓變更設計改圖張數降低

也就是說一但把話說死,反而讓彼此沒有緩和的空間...

圖上留白的原理也是相同的

以上為我感受最深切的六點,當然還有一大堆的心得,紀錄在A3中,如有錯誤的觀念還請老師指正

很感謝老師上週三用力洗我的臉,還請老師下週三繼續洗~~

不用怕我心臟不夠強,因為我的心想學到更多



平安

收穫良多到說不完的學生 OO 敬上

*作者筆記+那位高手的圖_請見105年度放築塾-學員版。

加入建築人討論區粉絲團
附加檔案
背包客.3.jpg
作者的圖。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學員稱:是初體驗!

文章陳明城 » 2016 5月 01 (週日) 8:55 pm

因正十八工作室音樂排演

把教室移到正興咖啡館前

伴著街頭那卡西上課

學員稱:是初體驗!
附加檔案
32224.jpg
正興廣場
32225.jpg
街巷
13128965_1330629476953464_2131865089_o.jpg
街頭開講
20160501_173535_正興街.jpg
正興咖啡館外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仍在迷障裡的學員,趕緊幡然反悟吧!

文章陳明城 » 2016 5月 03 (週二) 10:52 am

『建築是重寫program的過程』

『建築也絕不僅是為某種機能之需而建』

原來半世紀前路康就講得清清楚楚,

半世紀後我卻還得費口舌一再解釋!

仍在迷障裡的學員,趕緊幡然反悟吧!
附加檔案
c160003.jpg
康的箴言。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Re: 私塾‧私淑

文章陳明城 » 2016 5月 05 (週四) 11:54 pm

北中南學習情緒高漲,每週都可收一拖拉庫佳作。




大樂~
附加檔案
unnamed.jpg23.jpg
另位學員課前操作。
岳嵩GOYA.png
課後追加操作。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建築構造與施工 _招生中~

文章陳明城 » 2016 5月 17 (週二) 11:36 pm

放築塾

建築構造與施工

戴俊義建築師
講師介紹:
(1) 102年專技建築師高考及格
(2) 現職營造公司專任工程人員
(3)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碩士班
(4)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進修學院建築系
(5) 私立萬能工業專校土木科營建組

黃信銘
講師介紹:
(1) 104年地方特考三等建築工程及格
(2) 95年國立成功大學建研所碩士班工程組榜首
(3) 現職新北市政府工務局
(4) 國立成功大學建研所碩士班工程組
(5) 私立淡江大學建築技術系
(6) 私立中國科技大學建築系

授課教材:
1.吳卓夫葉基棟,【營造法與施工】(上下冊,增訂二版),201305版
2.石正義,【營造與施工實務】(上下冊),201603版

授課單元與堂數:
堂數 授課單元 授課講師
1 命題趨勢、基本概要。 黃老師
3 基礎工程。
3 鋼筋混凝土工程。 戴老師
1 鋼骨工程。 戴老師
1 鋼骨鋼筋混凝土與隔震制震。 戴老師
1 帷幕牆及門窗工程。 戴老師
1 防水及雜項工程。 戴老師
1 裝修工程與大樣圖。 戴老師
1 木構造、磚石構造 黃老師
2 施工管理。 黃老師
1 模擬測驗及總結。 戴老師
合計16堂課,48小時。

六月開課_週一晚19.00~22.00

*結構課_20堂費用

一般學員價_12000元

~~~~~~

當期_架構_設敷_表現法_學員_9600元

當期_架構_設敷_學員_10000元

當期_架構_設或敷單科學員10500元

當期_表現法學員_11000元,

~~~~~~~~

舊學員(一年)_架構_設敷__10500元

舊學員(一季)_架構_設敷__11000元

*05/25前報名_贈石正義,【營造與施工實務】(上下冊),201603版。

洽_02-33221112_林主任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再次謝謝老師!不謝我良心不安!

文章陳明城 » 2016 5月 26 (週四) 11:57 am

在舊手機上發現一些未讀的訊息!

這是其中一則,

為他高興!

頭過身就過~

(相對簡單多了!_當然也有考生一直就卡敷地一科!_所以仍須謹慎!)

加油!

~~~~~~~~~~~~~~~

老師好!學生在數年前(98年)由於最後一年剩設計,所以有幸上過老師的課;當時上班忙,但也沒翹過課,矇懞懂懂抓不到老師的提醒,慘遭洗牌,心灰之下,休息了四年,在去年重回戰場,但也只得到54分,
今年偷偷看著(跟著)老師放築塾的腳步(重點),倒也回想起數年前特輔班老師的提點⋯拿了個設計70分,
沒有僥倖,跟老師說的一樣,老師提點的「邏輯」在職場、考場一樣受用,
尤其考後看老師解題,我就猜我今年有機會過了⋯
雖然老師不知道我是誰,但我必須還是要感謝老師的指導!剩下的三科(今年第一年)革命雖尚未成功,但對我信心而言,我知道「沒有不可能」了!
因為歷次成積如下
96年 20
97年 42
98年 47
99年 42

104年 54
105年 70
從20都有可變成70分了!其他事「沒有不可能」
再次謝謝老師!不謝我良心不安!

學生 O綸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計畫的推導真的..真的..真的..很重要(定生死),後面的表現真的只是手法 罷了(作包裝)。

文章陳明城 » 2016 5月 27 (週五) 2:37 pm

昨晚下課後覺得應改一個字!

【台】外古今

這是篇很棒的《敘事明理》!

希能有更多學員能心領神會!

~~~~~~~~~~~~~~~~~~~~~~~~~~~

TO 陳老師

自我檢討:

自從參與老師課程的學習至今...

最大的改變應該是對於環境探索的〝啟發〞

總是利用工作後、課程後的休閒及假日時間,多多走出去,看看環境是如何被生

活,並學習感受融入其中.......

開始逼自己關心以前不喜歡的、不注意的、沒甚麼的、不怎樣的....

過往總想要以一個想法、畫大餅(手法)好似就可以涵蓋全部的內涵,並且吸引及

感動審圖老師,其實並未注意到不同環境有各自的地方表情;更該是...細節之處

的場所挖掘,那是貼心的、感動的.....是設計者用心表現的堅持。

議題發想及體會:

老師您提及”關係是可以天南地北(地理)、中外古今(時間)...”

我想應該還有日出日落(表情)的合併......

因為關心的是基地外整個環境(東、南、西、北的實體或虛體)如何被圍塑出的現

象(機能的、行為的、活動的、形體的....)並再次做基地內外關係連結的碰撞、衝

突、疊合、轉化.....以發展因地適宜的關係之主題整合。

難怪,計畫的推導真的..真的..真的..很重要(定生死),後面的表現真的只是手法

罷了(作包裝)。

再次感謝超..超..超..神老師的光芒普照

謝謝!!

逼自己努力生活的學員:O麟 上 1050527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手超優+文化底蘊

文章陳明城 » 2016 5月 27 (週五) 5:58 pm

神人!

手超優+文化底蘊

讚!

老師您好:

老師在課堂提到的『計畫道路』和『生活街道』的區別,

經思考恰與王建築師演講時所做台語文白異讀的舉例形成有趣的呼應。

口語白讀伴隨長久以來庶民生活的淬鍊,

有很強的環境適應性,

而且往往帶著地方特色與親切感,

這樣的性格令人聯想到生活街道巷弄。

文讀因其骨幹來自於歷朝官方語言文書系統,

常用於某種共通統一準據、專業領域項目,

特質較接近各種計畫上的道路。

經過時空流變,

這兩種讀法的傳統使用區分原則更為繁複,難以單一邏輯直覺判斷,

往往視相約成俗的習慣、使用情境等現實條件來決定。

譬如比起集中設置、號稱更乾淨、明亮、有效率的美食街,

許多人更喜歡置身緊密結合社區街坊那煙霧繚繞、氣味紛陳、人聲嘈雜的傳統夜市。

但在一個追求品質穩定的產業廠區,

直接明快的動線運輸系統可能就比迂迴混雜的路徑更受歡迎。

於是我們學習如何去辨別主要目標、次要條件,

進而去嘗試兼容、去毅然取捨,

在有限時空和資源條件下,不可能完美面面俱到,

就好像考試時不可能把每個會的手法和所有想要表達的圖說全擺上一張圖紙,

而要看題旨基地條件,

選用適當的材料。

附檔是上課筆記,謝謝老師。

O廷
附加檔案
IMG_7090.JPG
解析作業之3.
威廷老母雞上課筆記未命名.png
上課筆記!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很幸運有來到這裏。

文章陳明城 » 2016 5月 29 (週日) 12:08 am

老師 謝謝你~

課程真的很精彩!

就像是人生哲學一樣,體悟很多,

很幸運有來到這裏。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建築計畫解析上中下篇_可見放築塾代誌5.6.7期_2015年11.12月號及2016年1月號。香草山上有售。

文章陳明城 » 2016 5月 30 (週一) 3:29 pm

Hi~




今年高手頗眾!可喜~




但仍有部分學員下不了筆(或即便下筆,也常錯。)




大概有如下的問題:




1.基地分析、塗抹做不進去;大_不明環境氛圍;小_常視而不見!

2.任務需求有隔;不懂背包客旅店要甚麼?也不懂渡假旅店要甚麼?生活經驗貧乏!

3.我執太重:

a.學再多,仍躲回當年學校習得的老框架、老招式。不敢擴張自己的境界。

b.大師傾向,一味栽入自我世界!(這類學員設計都不錯,走出我執,立馬是高手!)

c.不識自己手腳功夫貧脊,未能痛下描圖札基蹲馬步...,因此進境緩慢。

d.手腳不弱,但一再催眠自己我就是看不出,看不懂....,不描圖、不《敘事明理》,只是僵在那裡,坐困愁城。

......




課程走了1/3

你應該幫自己找找定位

何妨對號入座




思考找出對策

可與同學討論

可寫mail與我討論




建築既是整合的學門




你的光輝將在9或10月,視你目前的投入而定




我檢視了一下希望與你們談談計畫




目標先懸在那裏_會許你們容易由木見林




下次課程(老母雞_中週三、南週五後一週的課程)_我們討論95年專技16頁的設計考題




教你們如何抽絲剝繭,把一個看似困難(其實極容易)的題目支解成沙西米,沾醬順口滑溜的吞入口。




建議你們還是印出題目,先操作後寄我。只操作計畫部分。(當然若你操作到設計_我也不反對!)









順利




明城




viewtopic.php?t=2069




建築計畫解析上中下篇_可見放築塾代誌5.6.7期_2015年11.12月號及2016年1月號。香草山上有售。

https://www.facebook.com/哲思の康_放築塾之香草山上建築書店-539240389585644/…
附加檔案
img003.jpg
建築計畫_需整合_環境、任務、設計者。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上一頁下一頁

回到 建築考試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