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_設計_敷地_還努力於考試者…的藥引


建築相關國家考試、建築師考試準備、心得及經驗分享。

文章archboss » 2011 2月 22 (週二) 1:26 pm



贊助商連結

陳明成老師:你的引藥真的見效了,當初沒有你的引藥還真的找不出方向,但這次真的見效了。
感謝陳明成老師提供如此良好的引藥。

加入建築人討論區粉絲團
archboss
 
文章: 6
註冊時間: 2007 12月 18 (週二) 12:39 am

恭喜!

文章陳明城 » 2011 2月 22 (週二) 6:58 pm

archboss 寫:陳明成老師:你的引藥真的見效了,當初沒有你的引藥還真的找不出方向,但這次真的見效了。
感謝陳明成老師提供如此良好的引藥。


恭喜!
但我很土,所以是「城」老師。 :oops: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Re: 恭喜!

文章archboss » 2011 2月 23 (週三) 9:51 am

陳明城 寫:
archboss 寫:陳明成老師:你的引藥真的見效了,當初沒有你的引藥還真的找不出方向,但這次真的見效了。
感謝陳明成老師提供如此良好的引藥。


恭喜!
但我很土,所以是「城」老師。 :oops:

陳明城老師,真的對不起~~一時高興,打太快了,我會改進的。謝謝老師的教導
archboss
 
文章: 6
註冊時間: 2007 12月 18 (週二) 12:39 am

哈,開玩笑滴,別當真!

文章陳明城 » 2011 2月 23 (週三) 10:10 am

哈,開玩笑滴,別當真!

但這藥引當真有效,這是當真的!

下個月底(26)號─﹝因事工調整,日期更改為四月二日(星期六)吧,會陪我家娘娘率教會青少年團契再赴菁桐一日遊,有興趣的朋友可與我聯絡踏青共遊〈當然是搭小火車,不建議開車、騎機車)。

再貼幾張上次行程照片: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這些圖片是與部份學生考試後菁桐踏青散心拍攝圖片。
最後由 陳明城 於 2011 3月 02 (週三) 11:40 a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昨晚分享‧‧

文章陳明城 » 2011 2月 26 (週六) 1:36 pm

一位新科建築師提到:

考前請假三個月,按圖索驥走透透看了七十幾個作品,對這次設計過關幫助很大。

問:怎麼去?

答:搭大眾運輸工具、轉車、步行。

想來辛苦也甘甜。 :?


兩位設計過關者(一位已上榜)提到桃子腳小學‧‧
圖檔



但引用、套用仍須小心! :evil:

一位學生考前臨摩板橋站前「新板萬坪都會公園」。

圖檔
圖檔


這次敷地考試冒然套用。
致:
1.建物一排、公園一列,一刀兩斷缺圍封空間。
2.大水池在5%斜坡上,低側池岸至少須2m高。
3.‧‧

成績慘不忍睹!

但上週敷地改圖我則援引了「巴黎‧拉維特公園」。取其動感調整軸線。
圖檔

起心動念啊!慎始! :roll: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旅。建築的走法

文章陳明城 » 2011 3月 15 (週二) 10:45 pm

老師 :

靜靜的閱讀 得到心靈的滋潤
行動的實行 檢證了思考

近日閱讀<旅.建築的走法>
對於旅行這件事 有了新的看法
以前因為工作或是公司的旅遊 所去過的地方
感覺自己糟蹋了思考及學習的機會
書中(曾我部)提到旅行分成[觀光]與[巡禮] 以前都是這樣的心態
而他所謂的[旅行]卻是"為了去弄清楚不明白的事物而進行"的這個行為. 讓我思考了旅行這件事更深的含意

這篇(以行動完成閱讀)他們就是去做了這個行為 去擴展了他們的視野去完成閱讀的缺

○○
[在成為建築師之前,要先有完整的人格]


旅。建築的走法
「不管怎麼樣,就先去旅行看看啊!」

  這講法雖然有點俗氣,不過旅行就是「橫越」空間這件事啊,而「橫越」的空間體驗,是任誰都只能描繪出屬於自己的經驗,那是從出生開始就屬於自己的成長軌跡,也可以說是每個人體內的相機性質不同,而各自產生的與旅行的對話 。

  九位知名日本建築師原廣司、石山修武、山本里顯、小(山鳥)一浩、曾我部昌史、西澤大良、妹島和世、西澤立衛、松原弘典等人的建築旅行,由同樣身為建築師的槻橋修等人,透過採訪紀錄的方式,分別以「第一次的海外旅行、旅行的類型、紀錄方法、在旅行地遇到的意外、今後想要前往的地方與推薦的場所」等五個主題,談論自己的旅行經驗。

  這些風景在每個建築師的訪談中,和當時的插畫、素描、照片裡,都到處滲出自己的個性所傳達的各自的建築觀,就算是交錯前往了相同的地點,仍形成了不同的風景。而這些建築師作為旅行者時,往往把談話帶往建築論述方向的思想擴散,也讓我們透過這些風景理解他們正在進行的創作活動,可以說這書告訴我們旅行本身就是建築家都終將抵達的「叫做建築的這個旅程」的軌跡。藉由對話的
方式進入參與形塑這些建築師的過程,經歷一場又一場的小旅行,追隨通往建築的這些勇者的旅行步伐學習建築!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90009#intro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文章Peter Tsao » 2011 3月 20 (週日) 9:00 pm

要注意喔!
其實,這些都不是新的案子。
我的意思是,這些案子不是很新穎,但解法和其作品的優美都是雋永的。
所以,對於準備考試的朋友們,我的問題是

你不知道這些案子的優美背後的解決環境問題的邏輯。
還是知道這些邏輯,卻不知道怎樣運用在自己的圖紙上。
還是?還是根本畫不出來?
這幾個問題比較直,但值的你放在心裡想想。
Peter Tsao
 
文章: 980
註冊時間: 2007 11月 13 (週二) 7:01 pm
來自: 彰化市中央路橋旁

文章Peter Tsao » 2011 3月 20 (週日) 9:18 pm

給臨摹新板萬坪都會公園的同學幾點建議:
1.步道符號錯誤,不同寬度、不同層級的步道寬度,你的鋪面表示應該要不同。
2.喬木植栽符號錯誤,右上方密林喬木的栽植會重疊,而不一在盒子裡擺彈珠一般地,一個捱著一個。此外,某些地方的植栽應該自然一點,若干棵聚在一起,所謂三三兩兩、三五成群、建議你讀一下侯錦雄寫的「景觀設計元素」田園城市出版。從圖面上看來,你沒有地景規劃的經驗。
3.九曲橋(九是形容詞)的符號不對,欄杆處、橋面與地面銜接的介面錯誤。
4.滑輪廣場的方格分割線延伸到下面的草皮,對地坪地貌的理解錯誤。
5.上色習慣錯誤,湖面的上色邊緣的重色區太均質。中間鋪有石版的草地上色時閃過石版錯誤,應該在這裡小心地閃避石版,並輕上色讓草皮面域一致。
6.大字的筆寬錯誤,所以你的「會」字想要變形,因為你發現下面的「日」會小到糊成一團。
7.尺度理解錯誤。街廓的轉角比例甚至尺寸經常是相同一致的,左下角質腳我可以理解下方是地界線所以直腳,又下方的圓弧和其他相比差太多。
給幾點建議,希望別介意。加油!
Peter Tsao
 
文章: 980
註冊時間: 2007 11月 13 (週二) 7:01 pm
來自: 彰化市中央路橋旁

文章lizgbrian » 2011 3月 20 (週日) 9:57 pm

Peter Tsao 寫:要注意喔!
你不知道這些案子的優美背後的解決環境問題的邏輯。
還是知道這些邏輯,卻不知道怎樣運用在自己的圖紙上。
還是?還是根本畫不出來?
這幾個問題比較直,但值的你放在心裡想想。

這位老師您好,您提的問題也是學生我一直在問自己的.常在收集一些案例,也許是從書上或是從路上拍回來的一些廣場,公園,或是景觀.當然圖片精美,賞心悅目,但是我更好奇的是形成這些"解答"背後的邏輯.
我一直想找到一套架構來解析案例,或是一些理論可以解釋整個場景形成的推論.
例如模式語言61(小廣場)當中有提到,"城鎮需要廣場.廣場是城鎮所擁有的最大公共空間,但當廣場太大時,人們會感到空空蕩蕩",這篇的內文當中有提到一些數據,包括行人密度以及心理層面能感到有聯繫的距離等,我想這是一種設定廣場大小的一種觀點.
模式語言應該算是老書了吧,裏頭提到的數據或重點,是不是在現代已經有些改變或淘汰,我也不能確定.
能否請老師推薦幾本書^^,讓學生對環境有更高的敏感度,更有邏輯的閱讀以及分析空間.
先謝謝老師.
lizgbrian
 
文章: 44
註冊時間: 2009 12月 15 (週二) 2:27 am

是曹老師

文章陳明城 » 2011 3月 20 (週日) 10:06 pm

lizgbrian 寫:
Peter Tsao 寫:要注意喔!
你不知道這些案子的優美背後的解決環境問題的邏輯。
還是知道這些邏輯,卻不知道怎樣運用在自己的圖紙上。
還是?還是根本畫不出來?
這幾個問題比較直,但值的你放在心裡想想。

這位老師您好,您提的問題也是學生我一直在問自己的.常在收集一些案例,也許是從書上或是從路上拍回來的一些廣場,公園,或是景觀.當然圖片精美,賞心悅目,但是我更好奇的是形成這些"解答"背後的邏輯.
我一直想找到一套架構來解析案例,或是一些理論可以解釋整個場景形成的推論.
例如模式語言61(小廣場)當中有提到,"城鎮需要廣場.廣場是城鎮所擁有的最大公共空間,但當廣場太大時,人們會感到空空蕩蕩",這篇的內文當中有提到一些數據,包括行人密度以及心理層面能感到有聯繫的距離等,我想這是一種設定廣場大小的一種觀點.
模式語言應該算是老書了吧,裏頭提到的數據或重點,是不是在現代已經有些改變或淘汰,我也不能確定.
能否請老師推薦幾本書^^,讓學生對環境有更高的敏感度,更有邏輯的閱讀以及分析空間.
先謝謝老師.



lizgbrian大

是曹老師。

曹老師真的相當優秀,除了建築師之外,他還是都市計畫技師呢!。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上一頁下一頁

回到 建築考試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