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城 寫:
阿里山原住民博物館考題,學生在環境對應上還是無法掌握基地內巨石群、大樹、遠山、雲海等題旨要求,並回應之!
除再演練十式「如來神掌」,並把一個半小時前在台北公園路麥當勞幫我外甥女上「古文觀止」宋‧王禹偁之黃崗竹樓記文中『遠吞山光,平挹江瀨,幽闃遼敻...』寫上白板,作為他們操作此題須經營的氛圍、情境。
果然30分鐘內得貳佳構。
續再課以「案例解析」心法,讓他們這幾個月可以作好input的功課!
最後這張「東瀛小老鷹」居然有辦法把這平面的概念構想看成:老母雞。指證歷歷,述說那裡是嘴彖、那裡是翅膀、那裡是腸肚、那裡是卵泡....,真是服了他。(繼台南班有學生以此平面概念構想可能來自「米羅」的畫後,又一奇想。)─讚!
其實這些操作,猶如一面面「照妖鏡」映照出原形,無所逃遁!
其實只要多寫,我也無所遁形!映照出「老妖」原形!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