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3 頁)

關於 應考人須於連續四年之內將各科應試及

文章發表於 : 2008 12月 25 (週四) 12:19 pm
wright
目前考試有六科,每一科均要達60分,要在四年內完成。
也就是今年你考試,結果過了1科,你可以辦保留,也就是隔年報名時繳上一次的成績單正本;接下來你要再連續三年內補考完剩下的科目,只要一但辦保留之後,就一定要在剩下三次內考過其他科目,因此,第四年沒過就要重新應試。

這樣的認定 會造成很多建築人的遺憾

如果 改成 只要在四年內 六科及格 而沒有起算年的認定 這樣應該會比較合理

就不會因為第四年 遇到只差一科(剛好那科 又遇到高難度考題時) 造前面三年過的五科通通歸零的遺憾

因此 建議如果能改成當年度 往後推 在四年內 有六科及格即可

同樣是四年內六科及格 但算法不同 結果 差很多ㄋ :evil: :evil: :evil:

文章發表於 : 2008 12月 25 (週四) 1:08 pm
shaoyen
你說的就是所謂的「滾動式科別及格制」吧!

文章發表於 : 2008 12月 25 (週四) 2:21 pm
Peter Tsao
中國大陸就是採用這種方式。
九科滾動式測驗,而且他們的設計題目是有標準答案的考法,手邊有幾份大陸出版的模擬試題,改天貼出來分享。
這種制度讓準備的人比較具掌握性,不過,根據和對岸設計院朋友的說法,考前請假的風氣,好像也不少,不少他們當地的建築系學生,一邊念博士一邊考一註。(一註:一級註冊建築師)
這種考法個人覺得比較合理,例如第四年通過三科,結果洗排,沒理由及格的能力過一年就消失。是吧!

文章發表於 : 2008 12月 25 (週四) 10:08 pm
Pedro Hsieh
中國大陸的建築師考試制度是分省考,每次每一省好像都有十幾萬人報名考試的吧?台灣報考建築師三千多人已經蠻嚇人的了,但是及格率都未知,以現有的一級註冊建築師回推,看來及格人數是鳳毛麟角。(錄取率該不會是以p.p.m計算吧? 8) )

之前有在這個論壇打廣告"包中"中國一級建築師資格的老師,可以出來解惑嗎?

文章發表於 : 2008 12月 26 (週五) 12:47 am
Peter Tsao
晚上剛剛聽了一個演講,是成大建研所李準翰老師開的「景觀建築學」,邀請葉建宏老師談大陸的教育與證照。感覺還蠻不錯的。
我也想深入瞭解瞭解對岸的考法。

文章發表於 : 2008 12月 28 (週日) 3:59 pm
dinshin
對案建築師執照有2種...一種用考...一種用買的.....用買的包套..連大陸學籍都能弄到....再找槍手代考....或是背景夠直接拿照........分一二級......據說二級約台幣30萬弄到好(可驗真偽後付錢)..........
大陸地廣人多......靠關係...啥都有可能........
不過....等過些日子....可能台灣建築師証照便能夠去大陸直接換牌了
我預測不久將來...兩案證照將戶相承認....像中醫一樣......現在不是連大陸演員都能來台接戲拍戲工作了嗎
....所以先拿到台灣建築師再說,等待以後直接換照就可了........各位加油
不過屆時得面對大陸建築師來台搶case了.......真是.........

文章發表於 : 2008 12月 29 (週一) 11:52 am
sunglin
別擔心大陸人來搶案子。
西方建築師這麼厲害,有幾個人能搶台灣的案子呢?
台灣的高密度使用環境有複雜又特殊的實務狀況,外來建築師只能在規劃與設計上取勝,所以大陸建築師根本沒機會,因為設計能量跟人的素質有明顯的關係,而人的素質跟社會條件有明顯的關係,社會條件好壞---物價可以當作參考。上海北京應該都還沒超過台灣吧,而且這還是裡頭裝了一堆洋人才拉高的唷。
全球化能讓知識性工作更有效率的分工,若大陸建築師程度好,我們可是很願意把施工圖、各種計算表和效果圖外包給他們,然後我們自己把整套簡報與各種送審資料組合起來。

跟台灣的業主簡報能被大陸人代替嗎? lcoal小建商阿伯才不甩大陸人,大建商若那麼愛外來建築師會去找洋人。
跟公部門來往那些審來審去的東西能交給大陸建築師作嗎? 一個案子成敗有一部分取決於公部門人員,鎖以建築師與公部門的溝通很重要,那就不可能交給有文化差異的人了,連洋人都不能幫去開都審大會,更輪不到大陸人。

香港現在已經屬於中國了,但在香港的大陸建築師得跟世界各地來的人才一起競爭,而作的也不是香港本地的案子(有多少案子?)

關鍵不在於智商或者腦袋,而是在於你老娘是誰。身為台灣人在這種時後還可以稍微自豪一下。

文章發表於 : 2008 12月 29 (週一) 2:33 pm
Peter Tsao
我也認同樓上的看法:
如果是民間案,在地人的優勢是比較多的。人親土親。雖然不是太好的現象,不過很多鄉下人找建築師或設計師,還是找當地的老建築師或是熟人介紹。要服務好,要便宜。
如果是公家案,故宮難院應該嚇跑了一堆外國人吧!
建築師拜的是土地公,這是土地相關的行。

不過,規劃案對口單位(業主),多是公部門,而且是計畫性的勞務。
外國的規劃公司的確是有機會的。因此,還是要加油,自我充實。方是王道。

文章發表於 : 2008 12月 29 (週一) 8:36 pm
sunglin
好的公家案大型競圖,的確外來的建築師會來搶,那麼大陸建築師至少得先幹掉那些洋人吧。
所以有甚麼好怕的。
全球化下,他們仍是我們的後勤單位,幫忙救命畫圖的。

文章發表於 : 2008 12月 29 (週一) 9:02 pm
Pedro Hsieh
能夠找到直銷的,何必透過中間商?
消費者會捨棄直接成本,貼補轉介者的利潤?可以這樣做的話,經濟學課本都要重寫,經濟學博士可能也飯碗不保囉。再說全球化的目的是降低成本,不是增加採購障礙,而且全球化已經是廿世紀九零年代的觀念。 :r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