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 (共 1 頁)
何不讓部分大專課程具有證照效力?

發表於 :
2009 6月 16 (週二) 9:28 pm
由 Pedro Hsieh
國立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副教授 劉孟奇的文章,給大家參考:
何不讓部分大專課程具有證照效力?

發表於 :
2009 6月 16 (週二) 11:04 pm
由 shaoyen
TAFE的特點包括:(1)要進入這個系統的課程或學程必需經過專業機構認證,而認證的標準是這些課程能不能培養學生足夠的就業能力;(2)就業能力標準是由產業界與教育界代表共同制定,而且符合全國一致的技能訓練標準;(3)經過這樣的認證程序,學生在完成這些課程後所取得的證書,就具有如同證照一般的公信力及效力。
可想而知所謂的「專業機構」,在咱的領域就是公會吧。只怕這個帶頭反對這個制度的就是公會。

發表於 :
2009 6月 17 (週三) 11:21 pm
由 fasun
這種會不會演變成
討好教授以便順利過關或是學校怕收不到學生以致隨便過關的現象
現在碩士就是太多方式可以取得
造成現在碩士一點都沒有價值
搞到教育部要總量管制
難道現在還是要搞爛技師制度.....
太多國外制度回到台灣都會變質....
目前最公平的考試還是國家考試
畢竟這一點都不能走後門
他說是指能力認證 不是執業門檻型 的執照 我想在台灣不會具有太大意義 這不就是像巨匠電腦一樣了
若是在建築方面我想感覺多此一舉

發表於 :
2009 6月 17 (週三) 11:26 pm
由 shaoyen
fasun 寫:目前最公平的考試還是國家考試
畢竟這一點都不能走後門
後門應該總是有的,看是怎麼走吧。

發表於 :
2009 6月 18 (週四) 12:56 am
由 Peter Tsao
學校教育和職業技能本來就不是同一回事。
即使在學校出席率高,成績優異,不見的是就業市場的保證。
反倒在這樣的文章裡,我讀到一部份學校教育者的不安。
學校教的,證照考試不會考,學校教的,出去工作用不到。
不論是讓部分大專課程具有證照效力,或是鼓勵學生考照。似乎都是希望使學校教學可以與實務連結。不過,這個本身就有矛盾存在。
大學和技職院校的教育功能差異究竟在哪裡呢?
就我所知,以前台北工專建築科通過建築師考試的比率相當高,可以從建築師通訊錄的學歷欄為觀察得知,直到法令限制專科生考試資格之後,大學畢業才成為主流。
「能力認證用」與「執業門檻型」有別!

發表於 :
2009 6月 18 (週四) 10:14 am
由 陳明城
(註:為了避免誤解,必須強調的是,本文所指的證照為「能力認證用」的證照,而非「執業門檻型」的執照。)上引文是劉孟奇教授Jun16,2009文末特別強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