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國考擬改採量尺分數

文章發表於 : 2009 10月 05 (週一) 6:30 am
Pedro Hsieh
自由時報:國考擬改採量尺分數
〔記者楊久瑩/台北報導〕國家考試計畫比照國中基測改採量尺分數計分,究竟採用何種量尺?錄取率如何決定?何時啟動?每個決定都攸關年約六十萬人次參與的國考公平性及考生權益問題,考試院的動向備受關注!

專技考試可能先採用

考試院目前正全盤檢討國考的信效度,其中,最重要的改變即是將國考「量尺分數」法制化,納入典試法,做為未來專技人員或高普考調整錄取人數的參考依據,考選部表示,此一仿國中基測的量尺統計方法,將可能率先應用在專技考試,以改善錄取率忽高忽低的不公平現象,減少因為試題偏難造成的遺珠之憾。

九十八年護理師第一次專技國考,共九千五百多人到考,但達到六十分及格分數的人卻只有二百六十三人,錄取率僅二.七六%,遠較去年的十五.四三%、一千四百一十六人及格,錄取率天差地別,榜單一公布,應考人一片譁然,同樣是參加護理師專技考試,「今年和去年的命運怎麼差這麼多!」

考選部官員說明,由於專技考試必須平均分數滿六十分才算及格,但每年的命題及閱卷老師不同,試題難易度與閱卷標準也可能有誤差,儘管平時國家考試已透過電腦即時紀錄,掌握閱卷期間應考人各科分數極端落差,建議評閱試卷的老師重閱、評估調整,但仍難避免遺憾發生。

教育學者、考試委員蔡璧煌昨指出,量尺分數納入國考計分的概念是由他最早提起,包括考選部長楊朝祥、本屆多數考試委員都支持,將有助於掌握考生真正的程度,但由於沒有法源,因此第一要務是先修典試法。

心理學者、考試委員陳皎眉則談到,不論是Z分數、T分數或是百分位數,量尺分數其實就是個成績的標準化過程,透過考題難易等分數換算,可以清楚了解應考人的相對程度,操作方式可採用原始分數轉換,也不排除直接在閱卷時就採量尺計分,至於實施的範圍,測驗題或申論題都可能應用。

考選部表示,目前除著手修法,也同步委託學界研究,希望能設計出符合國家考試的量尺分數,做為將來國家考試微調應考人錄取人數的參考依據;但錄取標準要如何設定,何時啟動量尺分數的機制,則必須由典試委員會視當次考試狀況再決議。

文章發表於 : 2009 10月 05 (週一) 8:54 am
archicwf
考生真的越來越可憐了!

文章發表於 : 2009 10月 05 (週一) 9:21 pm
orpheus
可否先用"量尺"量一下閱卷老師的"程度"?
:roll:

文章發表於 : 2009 10月 05 (週一) 10:08 pm
L-archi
orpheus 寫:可否先用"量尺"量一下閱卷老師的"程度"?
:roll:

不同方向的思考,蠻有意思的。 :D

文章發表於 : 2009 10月 06 (週二) 8:52 am
kogiga
國考採量尺評分,個人覺得,比以前黑箱評分,是多了些許光亮的,只是離透明公開還是有距離。
及格者的分布比例如何決定(應試人能力、市場需求、考選政策...?),有待注意。
就出題刁鑽者或過苛的申論題評分,應該有些許的制衡吧?
只是命題者綁題目、閱卷者個人偏好造成評分不公等情形,似乎無法防範。
還在準備各項國考中的朋友,趕快用力考上,以免成了不成熟考試制度下的實驗品。

文章發表於 : 2009 10月 06 (週二) 9:03 am
府城人
考試制度經常改來改去
這些不食人間的決策者不論何黨執政
都把參加考試者當做實驗對象
不廣納各方意見只是關起門來寡頭決定
只能說需要參加考試往上自我提升者(包括我)
真得相當可憐

文章發表於 : 2009 10月 06 (週二) 9:16 am
dinshin
去年有超過16%嗎

文章發表於 : 2009 10月 07 (週三) 1:42 pm
sunglin
訂條典試法把前年出結構的那位拖出去槍斃好嗎? :lol:

文章發表於 : 2009 10月 07 (週三) 9:43 pm
kogiga
量尺,應該以常態分布回過來看考生對試題的反應吧!個人覺得前題是題目要設計良好,評分可以量化或標準化等等,目前,看來只有選擇題型出題或許因答案固定評分可量化外,其他,個人都是持保留態度。申論題型或大小設計,從來沒有評分標準可言。
說到典試法,最近一篇關典試法之複查成績及參考答案的報導,還在準備國考的網友,不妨了解一下,應考人的權益如何主張吧?
典試法修法 「四不」惡令未除

文章發表於 : 2009 10月 14 (週三) 6:27 am
Pedro Hsieh
自由時報:國考將設命題小組 提升試題品質
〔記者楊久瑩/台北報導〕為提升國家考試試題品質,考選部長楊朝祥決定透過題庫改革、建立電腦輔助命題平台,及成立跨單位命題小組的方式改善。

為避免再發生類似警察特考題目與警專期末考題一模一樣的問題再發生,楊朝祥表示,過去特定族群的考試,考選部依賴特定單位或老師出題,未來,各類考試將會成立命題小組,納入測驗與評量專家,提供命題更多的把關及建議。也會拉長命題時間至二到四週,讓出題老師有更充裕時間出題。

題庫建置部分,除定期審題、淘汰過時題目外,也將擇定幾個重要的考科,例如國文、英文,影響人民生活比較大的醫師及律師等職業類科,優先加強建立題庫,以免三年內題目不得重複的限制讓好題目不斷流失,來不及補題,造成題目愈來愈偏現象。

多位考試委員則認為,命題品質出問題,關鍵在於未能掌握試題的精準度、周密度,除因作業時間不夠、命題費一題一百八十元太低外,也建議考選部舉辦命題講習會及研討會,多與出題老師溝通。

政大公共行政系主任施能傑說,參與命題的老師都是特定領域專家,不一定具備國考出題的專業能力,考選部應要清楚訂好規格,讓出題老師知道考題的使用者是哪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