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選部建築師考試改進推動小組分試考試制度第一次分組會議紀錄2010-6-9


建築相關國家考試、建築師考試準備、心得及經驗分享。

考選部建築師考試改進推動小組分試考試制度第一次分組會議紀錄2010-6-9

文章 » 2010 6月 22 (週二) 8:10 am



贊助商連結

考選部建築師考試改進推動小組分試考試制度第一次分組會議紀錄2010-6-9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加入建築人討論區粉絲團
 
文章: 691
註冊時間: 2007 12月 20 (週四) 9:51 am

改革?

文章z107 » 2010 6月 22 (週二) 9:45 am

這種方式的制度改革根本沒改到其本質內涵,建築師證照因該只是執業的許可證,卻變成篩選誰可以作建築師?因該讓市場機制來淘汰才對,其中提到兩年工作經驗是只有事務所才能嗎?還是其他相關行業也可以(建設公司、工程公司、景觀公司、代銷),還是這根本就是為了資方所設計方式,以後所有畢業生必須有兩年相關經驗才能考試,讓資方可以好好壓榨應屆畢業生,因為你想考建築師就必須實習,不需要給應有薪水?你不作一堆人畢業生要作,更何況業界建築師真的會用心教導還是廉價的壓榨(責任制)? 請各位考試委員好好想想吧,建築經驗必須經過長時間的累積,而建築師證照的本質不就是執業的許可證。
z107
 
文章: 8
註冊時間: 2008 9月 17 (週三) 10:56 am

After college how do I start a career in architecture?

文章 » 2010 6月 22 (週二) 10:04 am

After college how do I start a career in architecture?
http://architecture.about.com/cs/career ... intern.htm

Question: After college how do I start a career in architecture?
Answer: Ideally, attempt to find a career-related position while in school; this will make gaining your first full-time position easier. You may work for an architect, desiger, or builder doing a variety of tasks.
Otherwise, network your way into a firm with the help of your interviewing skills and portfolio.
Most architects work for several years as interns before they become licensed.
 
文章: 691
註冊時間: 2007 12月 20 (週四) 9:51 am

文章L-archi » 2010 6月 22 (週二) 11:03 am

開業建築師無法用市場機制淘汰,低價競爭惡性循環,劣幣逐良幣仍是市場的主流。
理論上,考試與實務養成制度搭配,能培養好的專業人員,是無庸置疑。
只是要推動實務養成制度,又要能確保實務養成的品質為比較困難的地方,台灣的建築師事務所、營造業,品質參差不齊,如何達到良好的訓練,又是一個大課題。再來是建築教育也是,每個學校的教學品質也不同。
幾位小弟敬重的老師,也在小組行列,希望台灣建築師在教育、考試、執業等階段,藉由制度的改變,注入新的活力。
謝謝基義老師,將訊息轉給大家週知,辛苦了! :D
L-archi
 
文章: 3134
註冊時間: 2007 11月 10 (週六) 10:59 am
來自: 台灣

文章Peter Tsao » 2010 6月 22 (週二) 12:32 pm

問:學校畢業後,我怎樣開始自己的建築實務職業呢?
答:比較理想地是,就學期間試圖找一個有關實務的工作(個人見解:應該指的是工讀);這會使你更早獲得你的第一份全職工作。
你可能為建築師、設計師或建築工程者工作,執行多樣化的任務
除此以外,伴隨著你的面試技巧和作品集的幫助下,和一些公司建立關係。(我猜指的是投投履歷及自我推薦。)
大多數建築師在許可開業前,都擔任過很多年實習生設計師。
---------------------------------------------------------------------------------------------------------
練習一下,一方面複習一些單字,翻譯不好,請各位指導一下囉。:)

其實很多行業的確是有實習制度。只是實習的單位認證上各有不同。
Peter Tsao
 
文章: 980
註冊時間: 2007 11月 13 (週二) 7:01 pm
來自: 彰化市中央路橋旁

文章 » 2010 6月 22 (週二) 12:59 pm

謝謝Peter,您翻譯得棒極了。
我建議大家關心建築教育與專業的朋友們,多提建議,並多參與。
上列的網頁連結,是美國提供給大眾了解建築教育及建築師專業的網址,台灣也應該可以學習努力讓大衆暸解建築。
 
文章: 691
註冊時間: 2007 12月 20 (週四) 9:51 am

又是口試?

文章nahome » 2010 6月 23 (週三) 11:55 pm

小弟多年前在台北縣某校考建築系研究所,個人長相不佳,所以當天穿著襯衫、西裝褲、跟生平第一雙皮鞋參與考試,我旁邊有個女生,聽他的言談應該是該校的學生,穿著吊帶褲、拖鞋跟小弟一起參與該次口試。

小弟的學科跟術科平均七十多分,口試後我是備二,那女生備三,那女生還是有考上。

或許是我觀念老舊、長相難看,也或許現在老師的觀念先進口試的目的其實只是書面審查,她穿甚麼都不重要,所以...。
我對於口試,保持著一種相當驚醒的態度,不過目前各大學建築研究所多數有採用口試。

希望提出口試的長官有很好的配套方式解決公平性的問題。
nahome
 
文章: 80
註冊時間: 2009 3月 05 (週四) 1:02 pm

RE

文章nahome » 2010 6月 24 (週四) 7:09 am

1.考試科目:
分成兩試似乎是為了實務面納入建築教育之中,但前後兩試的內容是甚麼,以前高普考兩試,第一試就是現在的選擇題,難度其實比這兩年的建築師考試高出許多,第二試申論題相信大家都深刻體認。
過去,申論題讓大家都過不了關,因為有人教一分一行,要寫滿考卷才有機會上,所以會寫不是重點,是要會寫還要把他整理成表格、整理出層次,讓閱卷老師因為你有整理其他人沒有,所以你的答案或許都瞎扯,或許你根本不會,但是你過了。
那現在是甚麼樣的科目、要怎樣考試的模式採用分試。

2.工作經驗時間:
目前小弟愚見,這裡把工作經驗穿插在考試的間隔之中,所以可以避免以前補習班裡面常看到的專業學生,是一項美意。
但是,不知道第一試過了以後是否需要再考,因為也許我第二試沒過。如果第一試要重考,工作經驗也要重算嗎?
重算會不會很擾民,我一直在工作,我也一直在考試,公司加班多所以沒時間準備考試,結果很詭異的是加班多、分擔在這兩年內的工作經驗比較多,結果卻要重新計算。

工作時間只要兩年,這會不會太輕鬆了,以前三點水裡面一位建築師對我說:一個專案經理的養成至少要五年(這句話是用來告訴我我還太嫩了的意思),現在竟然一半都不用,是否意指有其他配套,超越障礙,這兩年可能不是過著普通的兩年,所以兩年很OK。
當然,我完全反對市場機制,就是因為市場機制目前台灣的建築師多數淪為業主的請照工具,多做一點點設計業主就問價格。
建築師作設計比的不是好,是比誰設計費低、誰的容積算的多、雨遮陽台面積算的大。

3.學經歷資格認定:
決議是寫下次討論,但文內建議是交給資格審查單位審查。
我是不懂怎樣審查,學生進到學校裡面,要不要過是老師決定;老師決定學生很混也過,那就是過,老師訂下標準一年要砍三分之一,那也是標準。
學生進哪間學校是聯考跟徵試的機運所然,跟學生自己無關。
上述兩者卻影響學生未來工作權益,這樣是否合理?

再者,我是不知道有多少學生可以預測他進哪家學校可以學比較多的東西,頂多知道哪裡有大砲、大刀吧。
大砲大刀教的會比較好嗎?還是他們的限制比較多,圖少者死的機會比較大?
nahome
 
文章: 80
註冊時間: 2009 3月 05 (週四) 1:02 pm

Re: 考選部建築師考試改進推動小組分試考試制度第一次分組會議紀錄2010-6-9

文章catalog » 2010 6月 25 (週五) 12:51 pm

一昧想跟歐美接軌, 請問台灣品德教育有人家好嗎? 台灣大專生考試照常在作弊, 較一般的專科生畢業作業是網路上下載的CAD圖, 還請別人當槍手幫忙photoshop上色,幫忙畫3D. 歐美澳洲 沒有人在作弊的不會答就不會答, 實習就是乖乖實習. 台灣呢?! 國情不一樣,環境不一樣? 請委員們多多思考.
catalog
 
文章: 16
註冊時間: 2010 4月 22 (週四) 1:07 am

如果...

文章nahome » 2010 6月 25 (週五) 11:47 pm

目前規定裡面也是有要求建築師考上後要三年工作經驗才可以開業。

所以,兩年的工作經驗要求是大幅降低建築師在職業前,實務面的要求,不是增加。

如果,我們把補習當成是學士後的進修,對於大學時代因為各式各樣的原因沒有顧及到的學業努力彌補,那麼補習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就像其他行業會去補英文、日文等的意思類似。

如果,補習是正面的幫助,是像小弟說的彌補課業,可能就少有專業的學生在補習班裡,而是大家在下班時間以後沒有加班,反而去上課、念書,真正的增廣知識、技能。
因此,工作經驗規定很長,其實不影響真正好的建築師產生,因為那正是他有足夠的時間準備當一個有能力把案子處理得很好的建築師,而不是一個法規要跑照、構造要開模、結構要扁樑建築師。

如果規定五年你要在事務所裡磨練,而你最後未能剛好第五年考上,其實很可能就是繼續跟著這老闆繼續工作下去而已,因為你不是賭博、你是在進修、也在增加荷包。
除非你一開始就已經打算要用假的工作經驗,然後又在教室裡、研究所裡、圖書館裡待到考上,當然五年就是非常漫長的等待與賭博。

如果政府真的要好好管理所謂的工作經驗,目前台灣早就已經有很多制度可以幫忙,雖然不能說一定沒缺點,但是已經能防堵大多數的假工作經驗產生。
像是:規定五年後的口試或是書面審查時,要繳交參予的案子名稱跟執行內容。
參予建照執照就可以把參與人員放在注意事項內或是多一個表格載明,參與施工圖及監造就在施工科的文件中附載。
另外,健保、勞退、保險、繳稅的稅金都可以被要求證明在此工作過。
避免一案多掛很多人名,也可以限定多少面積只可以有多少參與人員,只要考慮週到"面積換算"方式個人覺得不會是爭議。
就算是沒案的事務所,也可以寫公共工程競圖的參與等,只要他有入圍的話。
我個人不覺的把規定真的寫好到如此完整有人還會無聊的想去報假的(當然不是只有上述內容),因為報假的工作經驗還需要五年前就早早準備,五年前就要串通建築師,而且串通的還是有案的建築師或是有想繼續開業、競爭的建築師,哪個有案的建築師會為了這一點點錢去賣掉執照,多設計一案就多多少錢了。
員工會因為要多寫工作經驗而減薪的問題應該也只是假設,一個事務所要不要一個人跟他的"個人"有關,就算你進公司的薪資再低,表現良好老闆也都會自動加薪,你有能力老闆不加薪,我想也可以換一家,因為你有能力根本不用怕。

但是,目前是想要兩年不是五年,目前是想要減少實務面的技能不是增加。
nahome
 
文章: 80
註冊時間: 2009 3月 05 (週四) 1:02 pm

下一頁

回到 建築考試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