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連結
張 寫:"制度越來越像美國的IDP,甚至有往CIDP的趨勢(只差沒加上口試)
畢業後要在各個規定的領域項目累積約莫5000-6000小時,然後再通過考試,最後口試,才得與取得執照。而累積的的時數不只可從建築師事務所取得,也能從相關領域例如結構技師或建設公司等,只是有限定只能取得特定的時數(約莫近3000hr),也就是如果你想在美國取得專業建築師執照,你最後還是要有個專業建築師協助指導你到取得應有時數。"
完全認同eirose在Archifeild上的說法,將建築師養成回歸專業教育與專業工作而非考試,應該是改變的趨勢。但是,無論如何改變我都希望將來台灣建築師人數應該倍增,讓建築師在社會發揮更正面的社會形象,才能對抗土木技師來剝奪設計權。
請教一下張老師
如何對考生資格作切割?
美國還是有建築師考試吧
那現在的議題不就只是「時數」問題??
換句話說
學校不改
考試不改
改了考生的應試資格.......
這樣真的就能改進台灣建築師的社會形象???
加入建築人討論區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