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 "雖千萬人吾往矣" 的前輩的支持 !!!!!


建築相關國家考試、建築師考試準備、心得及經驗分享。

給 "雖千萬人吾往矣" 的前輩的支持 !!!!!

文章偷渡客 » 2010 10月 20 (週三) 1:06 pm



贊助商連結

在此感謝對建築人給與正面及熱情的 教授 老師們 致上掌聲!!!!!
在這樣混亂的世局裡,雖然也有不可思議的亂象存在
但是!!! 至少 我們可以看到還是有不少願意 "過度燃燒" 自己的前輩們 願意把自己當燈火用
張老師, 陳老師, 站長, A大..............................等族繁不及備載!!
當然一個事件,會有360度的看法與意見,
但是這群 "不知悔改" 的前輩們~~~~
至少願意站出來承受並試圖讓大家能有方向往前走~~~~
說現實一點,以他們的"真實身份" 跟本不用攬這樣的混水,去承受這樣的壓力~
大可跟其他沉默的建築師一般,讓後輩們自生自滅 反正考試院作什麼事也從不道歉的~
至少我個人認為 他們對後進的付出是 無可懷疑 而令人欽佩的
雖然是借此一事件而發聲 , 卻也是對已往無間的付出 致上謝意!!
晚輩 陳柏蒼 謹筆
ps. 以上言論謹代表我個人言行,若朋友們也認同,請留言表示,相信這是對願意無悔付出的人 很重要的支持

加入建築人討論區粉絲團
最後由 偷渡客 於 2010 10月 20 (週三) 2:43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偷渡客
 
文章: 64
註冊時間: 2010 8月 29 (週日) 11:32 am

文章 » 2010 10月 20 (週三) 1:32 pm

感謝柏蒼兄!

"不知悔改的前輩" 應該是對我最高的恭維,我欣然接受。
網路正在改變我們的社會,一個虛擬但是非常有效的世界正在形成,我半小時之後將在另外一個現實世界跟60-70歲的 "不知悔改的前輩"們在考選部開會。我非常珍惜有機會遊走於兩個世界,希望有機會能彌平兩個世界的代差與鴻溝。

陳老師, 站長, A大...與各位也是我學習對話的朋友。
最後由 於 2010 10月 20 (週三) 4:47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文章: 691
註冊時間: 2007 12月 20 (週四) 9:51 am

文章jjjjjames » 2010 10月 20 (週三) 1:47 pm

是的,是非對錯有待時間考驗,暫且不談。
但張老師面對這些議論壓力,晚輩表達敬意之外,也要像您這陣子貼上這麼多好建築的資料照片致謝。
晚輩覺得這並非張老師一人主導的結果,那些名單上訂下草案的人皆必須未來負責。
這個新制構想沒有被時空檢驗,尚無成敗定論。

但這幾天,詳讀相關資料與大家的討論,我覺得有兩個問題需要被檢討:
1.制訂決策者缺乏與受影響者(考生、學生)一個對話的平台,對於一個法案而言恐怕不夠正當完善。
2.制訂決策者都是各界的代表,這是政府一個盲點。產業、學界、官方派的都是「各界的代表」,
居上位在至高點,是否體會得到庶民的感受?

針對這個新制,非常期待官方能夠給云云建築人一個表達意見的平台,並且能聽進去。
因為一個缺乏與基層溝通的政策最後的結果多半無法達到理想,
以後台灣的建築師考試改革會不會變成〈蘋果橘子經濟學〉的其中一例?_看似合理的邏輯卻常有些意外。
我們國家是不是有足夠的成熟度與經濟條件,去達成新政策所企圖達成的目標?
會不會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情況再度發生?
這些都需要經過更周延的討論。

晚輩的淺識
頭像
jjjjjames
 
文章: 159
註冊時間: 2010 6月 07 (週一) 1:09 pm

Re: 給 "雖千萬人吾往矣" 的前輩的支持 !!!!!

文章站長 » 2010 10月 20 (週三) 9:00 pm

偷渡客 寫:至少 我們可以看到還是有不少願意 "過度燃燒" 自己的前輩們 願意把自己當燈火用
張老師, 陳老師, 站長, A大..............................等族繁不及備載!!


想不到我也身處其中,真的是有股「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味道。
(說不定您也有股「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的心酸)
在這個社會困境之中,我還是認為,誠心溝通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雖然我個人是覺得這個制度實在是有太多問號了,而且我在事件發展初期就發文質疑,
但是這並不減少我對張老師(溝通橋樑)的信賴,惟有自己主動付出信賴,別人才可能付出誠心。

就問題面而言,許多人認為現在的建築師品質出了問題,建築教學、建築實務也出了問題,因此政府與學界正以改革考試制度的名義,增加實務訓練。

就小弟看來,這是市場失靈問題,主要的原因之一在於「信息不對稱」,後續提供的品質對消費者來說屬於隱藏資訊。市場上,都是先簽約後設計,這與二手車市場的先付款才能得到品質資訊一樣。
這使得市場上出現「逆選擇」現象,皆導致了「劣幣逐良幣」。詳細內容詳後註一

事實上要解決這種問題「信息不對稱」,就是靠品牌、口碑(消除資訊不對稱),與消費者有多次消費的機會。
前者在許多推新建案的建商中可以印證品牌與口碑的效果。
後者卻是一般人無法在短期內達成的。
也因為市場屬於後者的數量居多,所以市場上仍以逆選擇為主。
各位新銳建築師,就是無法在初出社會就體會到這個關鍵問題。
不少人在參與多年市場運作後,掌握了運作規則,就變成了壓榨員工、隨便設計的從業形態。
進一步的使現在的建築師變成目前這樣。
也引發了這次考試制度改革的烈火。

小弟看來,似乎還是無法解決這個「資訊不對稱」的困境。
反觀許多市場並無「資訊不對稱」現象,雖然該項產品並沒有專門科系講授如何製作,
但是市場的正向選擇引導產品或勞務提供者的技術升級。
如此說來,建築教育與建築考試制度並非首惡,也沒罪惡到在改革清單中。

註一
假設有一個二手車市場,裡面的車雖然表面上看起來都一樣,但其品質有很大差別。賣主對自己車的品質瞭解得很清楚,而買主則沒法知道車的品質。
假設汽車的品質由好到壞分佈比較均勻,品質最好的車價格為50萬元,買方會願意出多少錢買一輛他不清楚品質的車呢?最正常的出價是25萬。那麼,賣方會怎麼做呢?很明顯,價格在25萬元以上的「好車」的主人將不再這個市場上出售他的車了。
這樣一來,進入惡性循環狀態,當買車的人發現有一半的車退出市場後,他們就會判斷剩下的都是中等品質以下的車了,於是,買方的出價就會降到15萬元,車主對此的反應是再次將品質高於15萬元的車退出市場。依此類推,市場上的「好車」數量將越來越少,最終導致這個二手車市場的瓦解。
在這裡,人們通常所做的是「逆向選擇」,它出現的原因就在於資訊不對稱。
頭像
站長
Site Admin
 
文章: 359
註冊時間: 2007 10月 01 (週一) 12:17 am

文章sunglin » 2010 10月 20 (週三) 10:45 pm

對於眾多前輩們為了考試制度的努力我也是心懷感激,但我願意勇敢地相信!
這種態度並不是建立在八成掌握了解以後,而是一種義無反顧的正面態度!

我是考了一半的考生,但是我不怕! 其實,就因為很多人都慌了,我更不怕!

另外
可否請站長提一下訊息不對稱的解決方法? 隨便來些意見衝擊一下,或許也能刺激其他人想到更好的方法。
sunglin
 
文章: 202
註冊時間: 2008 10月 29 (週三) 12:59 pm

文章站長 » 2010 10月 20 (週三) 11:28 pm

sunglin 寫:可否請站長提一下訊息不對稱的解決方法? 隨便來些意見衝擊一下,或許也能刺激其他人想到更好的方法。


一般來說,對勞務提供者來說,以時間發生的前後來分類,
勞務案決標之前就已經決定低品質策略,稱之為「訊息不對稱」
勞務案決標之後來決定低品質策略,稱之為「道德風險」

如是前者情況(訊息不對稱),強調品牌、口碑制度,都是讓回到消費者正向選擇方式。
如是後者情況(道德風險),強調品牌、口碑制度,無法使一般勞務提供者有強大的誘因,去花錢維持一個很好的聲譽,大多數的情況,只能說「還不差」、「差強人意」。
一般勞務提供者,即使簽約前說要如何如何,但是一旦簽約後,人性使然,不少人都會上演道德風險的內心戲。是前者加後者的狀況。

這種有先後決策的策略如何因應,學界也有不少討論,但似乎都會衍生新的問題。
至於傳統以委託專業者監造的方式,又會出現著名的代理人問題...等,那又是一個很長的故事了。
頭像
站長
Site Admin
 
文章: 359
註冊時間: 2007 10月 01 (週一) 12:17 am

Re: 給 "雖千萬人吾往矣" 的前輩的支持 !!!!!

文章偷渡客 » 2010 10月 21 (週四) 2:16 am

站長 寫:
偷渡客 寫:至少 我們可以看到還是有不少願意 "過度燃燒" 自己的前輩們 願意把自己當燈火用
張老師, 陳老師, 站長, A大..............................等族繁不及備載!!


想不到我也身處其中,真的是有股「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味道。
(說不定您也有股「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的心酸)

哈!!站長您多慮了!!!
皇途霸業談笑間 不勝人生一場醉 ,
若今生有幸,倒是想一會諸位前輩, 共飲薄酒三杯,豈不快哉!!!!!!!
偷渡客
 
文章: 64
註冊時間: 2010 8月 29 (週日) 11:32 am

文章dpd0525 » 2010 10月 21 (週四) 7:11 am

問題是在 過度的保護主義吧 就浪市場回歸市場吧 想想當年的裕隆汽車吧 ‧‧‧ 建築師執照  台灣烤成這樣問題 考試是無法解決問題的‧‧問題在美學吧  就浪專業各司其職吧 土木 結構技師 建築設計師 
dpd0525
 
文章: 121
註冊時間: 2009 6月 17 (週三) 2:46 pm

欣慰

文章陳明城 » 2010 10月 21 (週四) 1:22 pm

樓主及樓上版大至少有兩位是指導過的學生,很欣慰看到他們的發言。

肯定張老師樂意讓準建築師知道有關改變的方向,讓他們可以發聲,也讓改變可以更周全。

台灣的民主得來不易,猶記2.30拾年前,普羅大眾一向僅被告知辦法確定了,照著執行。

就算時至今日若不是張老師的努力,我們能快速知道這份草案、這個方向嗎?

民「王」、民「主」一、之差,讓我們更細心的呵護吧。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Re: 欣慰

文章偷渡客 » 2010 10月 21 (週四) 1:45 pm

陳明城 寫:樓主及樓上版大至少有兩位是指導過的學生,很欣慰看到他們的發言。


心虛 ~~~ 心虛 ~~~~
偷渡客
 
文章: 64
註冊時間: 2010 8月 29 (週日) 11:32 am

下一頁

回到 建築考試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