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 頁 (共 56 頁)
104敷地過關

發表於 :
2016 3月 12 (週六) 12:28 pm
由 陳明城
符合我的認知
敷地_只要處理三件事,即可過關!
設計_從讀題起_觀念、生活、活動、整合...才克竟功。(當然今年有些初生之犢處在見山是山階段也幸運過關了!
O弘去年上了半年課,過了敷地。
今年回來繼續練功朝設計過關努力!
加油~
~~~~~~~~~~~~~
陳老師您好
我是學生陳O弘,星期四架構課後您有幫我看圖,104的設計與敷地,學生去年3月跟課到6月後就沒再上課,大概是對自己沒信心,只看著FB跟老師的信件潛水,並自己找書閱讀。雖然沒再上課,但閱讀或看案例時,都會不斷的縈繞著老師上課重複提到的觀念,變成閱讀時思考的觸媒,有些事也漸漸才能理解,並不斷地再回想再理解。
但是練圖仍然少了,直到11月,才跟著老師捎來的那個最後的題目認真地去完整畫完一張大圖,再加上自己針對繪圖速度的不足特訓,描了很多張雄凱老師和您在FB貼的學長們的圖,才將速度漸漸提升。應考時看到敷地題目與隔天的設計題目,都嚇一大跳,驚覺陳老師真的太神了。敷地因為基地規模類似,就照著練習題目所做的配置調整套入,在時間內拚完,雖然透視沒有時間上色,但也算表達清楚了。而設計操作時覺得時間很充足,這大概是自己解題思考深度不足才會有的錯覺,但也算是自己第一次在8小時內能完成圖面,考完當下還滿開心的,而有沒有真正的解對似乎也不太清楚,回想起來畢竟當時題目都沒讀懂啊!
考試結束後看著老師的設計解題貼文,發現跟自己的理解出入甚巨,但仍抱著一絲絲會不會及格的妄想,直到成績公布才發現差得很遠啊!讀題能力不足、思考的深度不足、表達的邏輯完整性不足...,因此也就沒有設計回應與內容,在當時只是自己一廂情願地畫完自己的設計而已,這才又對老師說的"讀題"、"解題"、"回應需求"有更深刻的理解。
感謝陳老師,敷地驚險及格了,設計必須很多面向的努力才行,學生繼續加油。隨信附上敷地60分級格圖面。
周二晚架構班開課招生中....

發表於 :
2016 3月 14 (週一) 5:04 pm
由 陳明城
架構課第一堂
有學員反映:
原來【建築計畫】這麼簡單、容易。
是的!江湖一點訣,說破不值三兩銀。
為幫助向隅的朋友,台北應要求加開週二晚架構班。
一樣19.00~
集滿20人以上開課!
報名請洽_02-33221112,鄧主任_0955283318
妳(你)可以把妳(你)擬的【學習計畫】與我討論_順便驗證你對【計畫】領略多少?!!

發表於 :
2016 3月 22 (週二) 11:06 am
由 陳明城
透過學員的課堂上分享
課前的作業解析
課後的敘事明理
繪評圖+論劍的操作
若非(除了)自我感覺良好者(這是大忌)
妳(你)應該找得出自己的頻譜約略落在哪裡?
知道那些亟待補強學習、補足者!
你該列出接下來這8個月的【學習計畫】!
若妳(你)各項都在均質上,
別擔心,課程的安排會逐步把你推上高手之列!
(但妳(你)得認真跟課、練功,學會思考。_記得:即便你在少林寺掛名,若睡三年,一樣不可能成為少林高手!)
若妳(你)哪部分明顯在均標以下,請妳(你)務必找方法補足那部份缺漏!
妳(你)可以把妳(你)擬的【學習計畫】與我討論_順便驗證你對【計畫】領略多少?!!
加油~
「圖面匠氣十足」可能是一直以來我敷地失敗的原因吧。

發表於 :
2016 4月 04 (週一) 9:06 am
由 陳明城
陳老師好:
無異間在Google發現了以前練習的圖面(題目忘記了),比較最近上課的體悟後,大致上可以想像為何至今
仍然敷地卡住?問題點整理如下:
1. 缺乏意義的造型過多,導致每個量體都是重點,無法聚焦,沒有特色。
2. 以往畫圖習慣過於慎密,老是怕會漏掉甚麼,太重視細節反而無法讓架構單純化!
3. 空間的指向性不明,雖然努力在量體、路徑及鋪面的處理上盡量順應週邊環境,但許多交會處的關係卻都是硬湊的。
4. 喜歡以「實務性」觀點解釋設計,例如:法規、氣候、交通等微環境問題進行設計概念的回應,缺乏獨到的見解。
5. 自以為黑白風格是一種特色.....,但後來發現色彩其實很好用,可以很寫意地表達很多設計觀念。
第一次上老師的課是在實力的解題大會,那時候常常看到老師分享一些考試通過的學員手稿,頓時有點驚訝!
跟我的完全不同,而且處理的方式看起來又相當的「輕鬆」,然而最重要的是「架構簡單清楚」,很容易讀通這些圖說想表達的意念,但最後很可惜沒有持續追蹤老師的課。我第一年上考場時僅僅也只是修正手繪的方式以及單純化設計架構,少了「案例分析」及「敘事明理」的觀念。「圖面匠氣十足」可能是一直以來我敷地失敗的原因吧。
BY: OOO
「敘事明理」是明白事理,且能完整的表述自己的所得,讓別人也能理解你的了解!

發表於 :
2016 4月 09 (週六) 10:41 am
由 陳明城
學員對「敘事明理」與圖面表達之整合有疑問?
希能將「敘事明理」整合進圖面,以讓圖說更言簡意賅,能言說得更豐富。
我的意見是:
太求全了!
「敘事明理」是明白事理,且能完整的表述自己的所得,讓別人也能理解你的了解!
不過這應視為是學習、操作的過程,不必在目前強求為成果!我想你的圖說已越來越能傳述你的「計畫」+「設計」。這個能力會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呈現出來的!
加油!
但請別急~
光輝的十月會在前面等著你們的!
~~~~~~~~~~~~~~~~~
謝謝老師的資訊,我有些疑問
這些敘事性的文字需要獨立於圖面外寫出來嗎? 我一直想把這些東西轉化成圖面或Diagrams,但仍力有未逮,對我來說,這些資訊放在一兩張圖上時,圖會糊掉(資訊太多),所以截至目前,總覺得自己交出去的分析好像在隔靴搔癢,一直停留在大圖上,無法深入到更細微之處,所以昨晚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同學的圖面上,描述被三個量體圍封的中庭中可能發生的活動,他(她)把中庭Zoom In,好像在畫細部圖一樣,我想視野能先由大到小,層層深入,是我現階段在解析案例需要努力的方向。
其實,一些特殊手法或想法在畫圖的過程中已有所發覺,不過沒記錄下來,或因無法說出個所以然,或無法以適當的圖示表達,諸如入口處的虛牆實牆的變化、長穿廊中留有落地門可以直通中庭及泳池,甚或經由開放的廚房餐廳與起居室的結合(我認為這配置在西方飲食習慣中理所當然,也就未加著墨)等等...
這個案子在解析過程中,我有股衝動,想畫出想像中行走在長穿廊時往前看和透過玻璃往中庭看的情境,或是中庭有活動時(端著紅酒坐在相對兩邊的木棧板上聊天或BBQ)的畫面,可是我還畫不出來!
另外,這也是昨晚上課談到的問題,敘事明理,究竟是該以旁觀者的角度,理性分析設計的手法,或是應以一個使用者的角度,感性經驗和想像這個作品?
謝謝!
OO
~~~~~~~~~~
*特別精選幾張其他學員的解析佳作,幫助大家更進入狀況!
*今年學員的學習熱誠真叫人忍不住雀躍啊~
*圖片請見105放築塾-學員版。
上課讓好多疑惑都豁然開朗,謝謝老師。

發表於 :
2016 4月 18 (週一) 3:36 pm
由 陳明城
陳老師:
上課一個月的時間,感覺每件事都是互相影響,需要加強的還很多,勉強歸類幾項:
觀察 -->紀錄-->分析-->連結-->發想
五個動作,常常練習,尤其覺得分析是從被動(觀察與紀錄)轉換成主動(連結與發想)的關鍵,自己覺得過去都常常想一半,觀察或是發想,在分析的階段非常薄弱,我猜想這是為什麼常常在做基地分析跟對應環境時都做錯誤與失焦的判斷。
A. 讀題的深度與廣度:
經過幾次上課與前輩的分享,認為自己在各個層面的理解聯想都不夠多元與深入。訓練自己撰寫的能力。
透過一次一次的讀題並將想法寫下來,這樣才可以在繪評課時檢視自己的思路。
B. 生活經驗、案例分析不夠深刻:
無法確切精準的掌握空間的氣氛,或是想表達的氣氛無法被重新組成,又有時只是沉浸在自己想要塑造的氛圍絲毫不顧基地環境的因素。
對於一些元素的運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導致無法使用在設計上。
C. 學習對話與耐心:
不懂對話,下筆太快,常常在練習時就只是想畫出東西,大多直接開始畫配置,覺得是很差的習慣。自己並不是可以很快速做很多對話的人,更應該趁練習的時候多做一些思考,並將其整理成可以快速反應的基本資料。
再分幾個細項開始思考:
a. 關於交通:
動線一直是很困擾我的問題,不管車行或是人行,基本的快慢、安全、人群,沒有依據。
在畫動線分析時總是讓我覺得很虛無,對於自己圖上畫的箭頭不知所以然。
b. 關於活動:
自己在列舉活動時總是那幾個,很無聊,聽別人在想像活動時都覺得很生動,應該多了解自己平時不會從事的活動。
像是廟宇的相關活動、文創市集、體育場...
c. 關於構成:
一些比例、虛實、韻律、尺度、有機、幾何、形體,想先透過描圖、背圖來累積。
d. 關於lanscape:
要了解景觀的手法與企圖,如何利用樹、路徑、廣場、坡、水、平台、柱牆、階梯斜坡...景觀的元素帶出空間氣氛。
e. 關於視覺:
視覺的層次、焦點、通透與封閉、遠近、從哪裡看。
f. 關於不直接:
橋上的轉折、路徑的迂迴、牆面的利用,不直接的設計創造心情的轉變,空間的耐人尋味。
這三個月先朝這些思考改進。上課讓好多疑惑都豁然開朗,謝謝老師。
附檔是澳洲別墅上課前的分析,我的想像跟現實落差很大!
學生 OOO
2 個附件
放築塾-台中班-建築表現法-開課囉~

發表於 :
2016 4月 19 (週二) 4:23 pm
由 陳明城
放築塾-台中班-建築表現法-開課囉~
有需要的請洽~朱主任 0919-286-526
電話:02-2731-6395
E-mail:fun.archidio@gmail.com
台灣、中國目前在建築教育(或說考試)上的一個切面

發表於 :
2016 4月 21 (週四) 11:23 am
由 陳明城
這2張圖可看出
台灣
中國
目前在建築教育(或說考試)上的一個切面
*當然應特別指出,中國交換生才是大三的學生。
*2張設計圖都還有精進的空間。
加油~
老師您今年還會開高考加強班嗎?

發表於 :
2016 4月 25 (週一) 5:41 pm
由 陳明城
老師,今天您講解的超好的(每次都很好XD)~辛苦了您了~早點休息~明天再來整理敘事明理~
老師您今年還會開高考加強班嗎?
_你有需要?
報告老師,我有需要
_好!若能多找幾位,我就在週二晚上上課。
誠品深夜講堂邀約有2場短講

發表於 :
2016 4月 27 (週三) 11:23 pm
由 陳明城
台北架構班課程調動
因接受誠品深夜講堂邀約有2場短講
06/02的架構課_提前至05/26上課
06/16的架構課_延後至06/30上課
中間的06/09是端午節
至於06/23的架構課照常上課
謝謝配合~
放築塾代誌
13 小時前 ·
活動預告!歡迎參加~
放築塾代誌前進敦南誠品講堂
<建築夜未眠>系列講座
主題1:人間四月天vs.路康父子情_20世紀中國、世界建築大師的建築浪漫實踐之路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為誰去。
時間:6/2(四)晚間8:00-9:30
地點:誠品書店敦南店2F藝術書區
費用:免費
主題2:談第一代現代建築之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
天下五絕是金庸武俠小說《射鵰三部曲》,對中原武林五大絕頂高手的一個統稱,簡稱「五絕」。東、西、南、北、中等五個方位各有一絕,其評選在華山論劍中決定。
時間:6/16(四) 晚間8:00-9:30
地點:誠品書店敦南店2F藝術書區
費用:免費
主辦單位:放築塾代誌
主講人:陳明城建築師
簡介:陳明城建築師為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放築塾山長,創辦有《放築塾代誌》建築人文誌、寶豪思兒童美學講堂,現亦為東海大學兼任助理教授、陳明城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延伸閱讀、深化思考、擴張領域、探索觀點的新知識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