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賜教指正!99年小學+1設計


建築相關國家考試、建築師考試準備、心得及經驗分享。

請賜教指正!99年小學+1設計

文章大師兄 » 2011 4月 28 (週四) 11:49 pm



贊助商連結

面對這題目,我所思考+1的重點是利用「田野」的生活,
喚起目前已失落的城市情感,並利用「農務手作」的概念,
讓學生與社區居民共同勞作,建立社區情感,讓學校擁抱社區,讓社區走入校園。
因此,整體配置上維繫合院精神來操作題目,再次挑戰去年的挫敗!
作業共計時間10hr,煩請版上各位高手指點,也請陳老師解惑指正,感謝。
圖檔

加入建築人討論區粉絲團
大師兄
 
文章: 56
註冊時間: 2011 3月 02 (週三) 11:08 pm

被指名ㄡ

文章陳明城 » 2011 4月 29 (週五) 12:22 am

被指名ㄡ
好_我一定會給你意見

但請先再描述並想想基地位處那裡_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對於題目的描述

文章大師兄 » 2011 4月 29 (週五) 9:54 am

陳老師您好
由於上週到了南投走了一趟
感受到桃米生態村環境與社區意象
因此這次題目基地 便以埔里鎮為假設
周遭鄰里環境為傳統2-3樓鄉鎮空間
社區居民平時以農務為主 個性熱情與純樸
故此 小學+1設計的概念 才想要將「田野農務」結合「教學空間」 讓不同屬性的活動彼此交融
所以每間教室的前後都有活動廣場與農圃 讓學生與社區居民交流互動 達到開放式教學效果
也能讓孩童從作中學 亦可讓當今少子化的社會現象 得到多一份交誼可能
每一間教室,前方都有一個樹,成為各班精神象徵,伴隨孩童成長。
另外,基地下方有許多工作坊 乃為原有建築再利 維繫社區既有紋理
因此 原始大環境水平向的紋理環境 也反應再基地下方空間
對於廟的議題 選擇保留大樹廣場與土地公廟呼應 可供阿公阿嬤說故事 或是舉辦布袋戲
而基地下方的沿街鋪面 選擇與大廟廟程相同語彙 (抿石子+紅磚) 產生空間暗示性導引
其實 整體動線規劃是全區流通 可以從大廟直接漫遊道小學裡面 也許在神明出巡的時候 也能庇佑到校園空間
亦讓學生可以接觸到地方宗教文化
大師兄
 
文章: 56
註冊時間: 2011 3月 02 (週三) 11:08 pm

文章陳明城 » 2011 4月 29 (週五) 6:01 pm

大師兄 寫:陳老師您好
由於上週到了南投走了一趟
感受到桃米生態村環境與社區意象
因此這次題目基地 便以埔里鎮為假設
周遭鄰里環境為傳統2-3樓鄉鎮空間
社區居民平時以農務為主 個性熱情與純樸
故此 小學+1設計的概念 才想要將「田野農務」結合「教學空間」 讓不同屬性的活動彼此交融
所以每間教室的前後都有活動廣場與農圃 讓學生與社區居民交流互動 達到開放式教學效果
也能讓孩童從作中學 亦可讓當今少子化的社會現象 得到多一份交誼可能
每一間教室,前方都有一個樹,成為各班精神象徵,伴隨孩童成長。
另外,基地下方有許多工作坊 乃為原有建築再利 維繫社區既有紋理
因此 原始大環境水平向的紋理環境 也反應再基地下方空間
對於廟的議題 選擇保留大樹廣場與土地公廟呼應 可供阿公阿嬤說故事 或是舉辦布袋戲
而基地下方的沿街鋪面 選擇與大廟廟程相同語彙 (抿石子+紅磚) 產生空間暗示性導引
其實 整體動線規劃是全區流通 可以從大廟直接漫遊道小學裡面 也許在神明出巡的時候 也能庇佑到校園空間
亦讓學生可以接觸到地方宗教文化


自述思考出處
但未思考你的思考
因此容易陷入所見到 經歷過的誘惑 容易自我合理化而不易看到盲點
但我想如此引導
恐仍不足以引你走出迷霧
用下列一段簡短的對話看能不能讓你清醒點

少年兄_我 99年小學+1設計_自認有想法且虛空間留設 地景操作自認精彩 如基地右側學校與道路間彷東京用賀散步道設置蜿蜒淺平水道 既綠化景觀 增加道路寬敞感 且可提供小學生戲水抓泥鰍之樂為何未獲青睞(忿忿不平的)

老頭兒_東京是個千萬人大都會 市心開車往外圍走 或許一兩小時可抵田野 讓孩童享田野灌渠抓泥鰍之樂 所以用賀散步道廣受孩子及家長喜愛而素負盛名
然則這二三級城市 市心騎機車(載小孩)或自行車往外圍走 約多久可抵田野 讓孩童享田野灌渠抓泥鰍之樂

少年兄_約十幾分鐘可達

老頭兒_所給的市心基地狹小 有強烈的排擠性 所以你的發想 計畫是小鎮的須求 還是設計者的經驗植入

(少年兄沉吟少許時刻)
少年兄_我今晚終於可以好好睡個覺了(少年兄臉上線條輕鬆和緩了下來)

這是今年三月放榜後我一位學生在串聯設計_敷地未過朋友後攜來一個準備投書媒體 發函組織團體 上抗考選部的大計畫 準備大幹一場

卻在老頭兒自承未善盡教責 少年兄也發現自己學藝未精的一番對話後 彌平了一場紛爭

大師兄 有給你一點頭緒 足以指引你走出盆地埔里的迷霧嗎

其實 看到 經歷到甚麼 隨即引用 未經消化 沉澱 深思 冒然引用經常是非常危險的

昨晚我也才看到你隔壁鄰居的一個案子
她剛陪由美返台的家人走訪九族文化村 所以拿來操作98八八風災社區__你認為呢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文章jjjjjames » 2011 4月 29 (週五) 7:22 pm

陳明城 寫:自述思考出處
但未思考你的思考
因此容易陷入所見到 經歷過的誘惑 容易自我合理化而不易看到盲點
但我想如此引導
恐仍不足以引你走出迷霧


老師這段真的說得太好了。
以前的我真的是這樣。
但走過一段,總算能把事情看清楚。

在此建議大師兄:有個動人的想法是好事,但應把想法「放軟」、「放寬」、更重要須「放對」。
想法放錯,很容易致命。
而此能力養成恐無他法,必須不斷練習,提高經驗值,植入的想法就會越來越精準了。
但右下的透視圖還蠻棒的,加油!
頭像
jjjjjames
 
文章: 159
註冊時間: 2010 6月 07 (週一) 1:09 pm

感謝指導

文章大師兄 » 2011 4月 29 (週五) 10:55 pm

自述思考出處
但未思考你的思考
因此容易陷入所見到 經歷過的誘惑 容易自我合理化而不易看到盲點
但我想如此引導
恐仍不足以引你走出迷霧

感謝陳老師與jjjjjames的建議
的確我不應該留於套招 陷入地方性的迷思
每種地方都有它的魅力 所以招招套招招錯
如果說二三級城市小學他們想要的是甚麼
我想就是一級城市小學擁有的資源與設備
當然 這議題一下 很可能又流於空泛
剛剛在看了一次題目 發現題目環境特性是很緊湊的
而且基地真的不大 .......
所以對於題目的回應 或是留出一個尺度足夠的開放空間
提供鄰里居民社交喘息 也許會比較好
而對於實驗性小學而言 或是真的不需要做出一個學校的型態
也許是利用基地現有房舍 選擇某幾間作改建即可 讓[家]與[教學]能更親密
不知我對於題目這樣的解讀 是否有稍微正確一點?
大師兄
 
文章: 56
註冊時間: 2011 3月 02 (週三) 11:08 pm

文章陳明城 » 2011 4月 29 (週五) 11:47 pm

剛剛再看了一次題目 發現題目環境特性是很緊湊的
而且基地真的不大 .......
所以對於題目的回應 或是留出一個尺度足夠的開放空間
提供鄰里居民社交喘息 也許會比較好
而對於實驗性小學而言 或是真的不需要做出一個學校的型態
也許是利用基地現有房舍 選擇某幾間作改建即可 讓[家]與[教學]能更親密
不知我對於題目這樣的解讀 是否有稍微正確一點?


有稍微正確好幾點! :lol: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文章大師兄 » 2011 4月 29 (週五) 11:52 pm

有稍微正確好幾點!
感謝老師的鼓勵,我會繼續努力收集點數~ :oops:
大師兄
 
文章: 56
註冊時間: 2011 3月 02 (週三) 11:08 pm

文章ChenJay » 2011 4月 30 (週六) 9:28 pm

給的基地不大,
題目範圍卻很大,
題目給多少的基地圖,
建議畫完整一個街廓,
才能夠思考各個向度的人事物來到你設計的基地,
而不是只針對基地本身做設計。
ChenJay
 
文章: 35
註冊時間: 2009 12月 15 (週二) 9:18 am
來自: 台中

文章大師兄 » 2011 5月 01 (週日) 12:32 am

ChenJay 寫:給的基地不大,
題目範圍卻很大,
題目給多少的基地圖,
建議畫完整一個街廓,
才能夠思考各個向度的人事物來到你設計的基地,
而不是只針對基地本身做設計。

陳兄所言甚是....
我的確沒有妥善將基地與環境的關係交待清楚
感謝您的建議 下次下筆會小心斟酌... :D
大師兄
 
文章: 56
註冊時間: 2011 3月 02 (週三) 11:08 pm

下一頁

回到 建築考試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