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兄 寫:陳老師您好
由於上週到了南投走了一趟
感受到桃米生態村環境與社區意象
因此這次題目基地 便以埔里鎮為假設
周遭鄰里環境為傳統2-3樓鄉鎮空間
社區居民平時以農務為主 個性熱情與純樸
故此 小學+1設計的概念 才想要將「田野農務」結合「教學空間」 讓不同屬性的活動彼此交融
所以每間教室的前後都有活動廣場與農圃 讓學生與社區居民交流互動 達到開放式教學效果
也能讓孩童從作中學 亦可讓當今少子化的社會現象 得到多一份交誼可能
每一間教室,前方都有一個樹,成為各班精神象徵,伴隨孩童成長。
另外,基地下方有許多工作坊 乃為原有建築再利 維繫社區既有紋理
因此 原始大環境水平向的紋理環境 也反應再基地下方空間
對於廟的議題 選擇保留大樹廣場與土地公廟呼應 可供阿公阿嬤說故事 或是舉辦布袋戲
而基地下方的沿街鋪面 選擇與大廟廟程相同語彙 (抿石子+紅磚) 產生空間暗示性導引
其實 整體動線規劃是全區流通 可以從大廟直接漫遊道小學裡面 也許在神明出巡的時候 也能庇佑到校園空間
亦讓學生可以接觸到地方宗教文化
自述思考出處
但未思考你的思考
因此容易陷入所見到 經歷過的誘惑 容易自我合理化而不易看到盲點
但我想如此引導
恐仍不足以引你走出迷霧
用下列一段簡短的對話看能不能讓你清醒點
少年兄_我 99年小學+1設計_自認有想法且虛空間留設 地景操作自認精彩 如基地右側學校與道路間彷東京用賀散步道設置蜿蜒淺平水道 既綠化景觀 增加道路寬敞感 且可提供小學生戲水抓泥鰍之樂為何未獲青睞(忿忿不平的)
老頭兒_東京是個千萬人大都會 市心開車往外圍走 或許一兩小時可抵田野 讓孩童享田野灌渠抓泥鰍之樂 所以用賀散步道廣受孩子及家長喜愛而素負盛名
然則這二三級城市 市心騎機車(載小孩)或自行車往外圍走 約多久可抵田野 讓孩童享田野灌渠抓泥鰍之樂
少年兄_約十幾分鐘可達
老頭兒_
所給的市心基地狹小 有強烈的排擠性 所以你的發想 計畫是小鎮的須求 還是設計者的經驗植入
(少年兄沉吟少許時刻)
少年兄_我今晚終於可以好好睡個覺了(少年兄臉上線條輕鬆和緩了下來)
這是今年三月放榜後我一位學生在串聯設計_敷地未過朋友後攜來一個準備投書媒體 發函組織團體 上抗考選部的大計畫 準備大幹一場
卻在老頭兒自承未善盡教責 少年兄也發現自己學藝未精的一番對話後 彌平了一場紛爭
大師兄 有給你一點頭緒 足以指引你走出盆地埔里的迷霧嗎
其實 看到 經歷到甚麼 隨即引用 未經消化 沉澱 深思 冒然引用經常是非常危險的
昨晚我也才看到你隔壁鄰居的一個案子
她剛陪由美返台的家人走訪九族文化村 所以拿來操作98八八風災社區__你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