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連結
環境很重要! 我知道, 很多人也知道...
一開始題目拿到之後除了仔細閱讀文字內容找尋重點及需求之外, 就是開始在基地圖上找到方向及設計的切入主軸, 這是我在操作題目上一貫的做法, 大多時刻也能很快從題目中找到重點切入, 例如文史展示與社區活動中心這題目, 我相信大部分人拿到題目沒多久就能找出幾個重點, 老樹, 日式建築圖書館, 捷運, 公園, 舊街屋...
同樣地, 拿到題目之後很快我就決定了基地左上要留設入口廣場回應捷運人潮, 右下要留設居民廣場回應老樹及舊日式建築圖書館, 右上方要呼應舊街屋, 所有基地很快就出現一條左上右下的軸線串聯兩個廣場, 因此要有中介元素來串聯, 主要建築物很自然地找到他們該有的位置...
BUT!!!
操作出來的結果的確是留了兩個串聯廣場, 也部份延續了舊街屋, 一開始的重點都放進去了...卻被秒殺...( 人在公司手邊沒圖 sorry)...
請問, 該如何避免這種表裡不一的狀況...如何能訓練自己眼到心到手也到...還是說這就是天份?

或者我根本是在自欺欺人? 其實是我自以為了解整個設計的重點?
另外,
有幸上了幾堂陳老師的課, 很感謝陳老師灌輸許多觀念, 其中有一點容許我做個解讀, 還盼各位指正:
"就考試而言, 虛空間決定大部分結果, 重點是在戶外空間處理以及內外空間的呼應, (例如建築物內部面對廣場的是什麼空間), 而不是建築物內部本身的空間關係, (例如會議室與大廳與廁所的關係), 建築內部的空間關係只是拿來決定最後分數是60 or 65 or 70"
以上是我個人的解讀, 若有偏差, 還請各位指正及陳老師原諒, 謝謝

加入建築人討論區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