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鐵特設計心得]

今年鐵路特考最難考的一科就是建築設計了。(跟去年相比之下...)
而我對這次設計題目的要求看法是:
1.整體規劃
基地面積僅14mX36m印字樣很小,一不小心以為是自己抓比例,錯估又塗改了一次,所幸只耗費配版時間
空間定量自己抓,我則是參考華山藝文特區作法(舊舍撿起來用)。
2.舊建築利用手法
交角處理細部大樣,老館舍再利用為何,對於利用之空間連繫關係與方式,題目列名活動據點,慢速生活,站前廣場經常成為活動場所,是故對居民使用情形作為設計概念,。
3.設計意象透視圖表達
注意事項列名"多發揮創意想像...盡量描繪願景...整體風貌議題...休閒自在場所形象",應多以透視圖或剖面圖表現。
4.經營使用管理
空間計畫說明"台鐵營運需配合事項",這一項我真的沒什麼概念。
5.細部大樣1/30
其他什麼都是自訂,基本需求依舊是:平立剖透,唯獨增加一項剖面詳圖須表達"頂部,身部,基部"。也是沒什麼概念。
針對以上需求我配了5個基本說明小圖(配左),平面配置使用1/200(置中),量抓了圖紙1/3配置,其中包含車站,週遭官舍3座,較遠官舍1座,穿越車站尚有倉庫及貨物庫2座,個人認為太遠並沒有拿來做設計規畫。
平面圖下方配置全區意象剖立面圖,剩餘右列配了2透視圖(活動廣場,販賣部跟藝文展演意象),2大樣圖(新舊女兒牆防水構造,新舊基礎施工形式)
光以上這些全部草稿完成就花了4hr,本人秉持著"草稿絕對要定案,定案後不隨意更改",所以認為設計很重要,不能把認為不重要或簡單可以畫玩的圖留白,再怎麼樣簡陋都要畫個大概,因此平面,剖面,設計說明這些是有畫完的,而透視圖真的很難表達,畫完自己一點也不覺得好看,覺得線條很亂,比例尺度也怪怪的,大樣圖1/30對於2cm一格是多大我也沒有仔細研究,大約略抓之前在事務所畫剖面圖出圖的經驗,比例尺度應該是沒問題,但是我只拿了背構造的防水大樣來塘塞,感覺不妙。
經營管理也不知道寫什麼,先前在圖書館K書很悶的時候拿了一本文資會出版的書:舊建築空間再利用參考手冊,這本書幫了我不少忙,所以拿了一些法規流程來寫,大概是非都土與都土須變更符合,建築防災設置須符合之後進場移交。說也奇妙,湊巧看了一本書正好就派上用場,不過整體來說,我認為還是潦草加上無章><"
最後就是敷地的計畫了,舖面換一換,有廣場就畫個圓,有人行走就畫舖木棧道,地太大的部分塞了一個活動廣場供表演用,車站面前十字路口排出一個圓弧車道可凹入卸人,交角作一個候車亭,候車亭之後就可以進入OOO體驗站了。以吃為主的體驗站,基地面積小的可憐,畫個餐廳加租借自行車就滿了,面對這麼多老舊舍,全部拿來作展演,販賣部,農產品展售,往新建的2F上去是簡報室跟用餐區,再上去是屋頂平台作成空中花園,面向鐵道及戶外表演廣場看。較遠舊舍聯繫中間穿插1表演廣場,平時作為雨水回收滲透廣場使用。基本上越向外的越賣東西,越向內的作行為停留:飲食,表演。
結論,6hr沒辦法作充足的設計規畫,很多想法卻又無法整合完成出來,僅能就確定無誤的事件穩定表達出來,最後該標示圖面的時間剩下10min,剖面圖上方留白的部分想要塞點小圖卻也沒有任何時間...
以上。抱歉沒掃描題目,待我重現1F配置後一併掃描。
而我對這次設計題目的要求看法是:
1.整體規劃
基地面積僅14mX36m印字樣很小,一不小心以為是自己抓比例,錯估又塗改了一次,所幸只耗費配版時間
空間定量自己抓,我則是參考華山藝文特區作法(舊舍撿起來用)。
2.舊建築利用手法
交角處理細部大樣,老館舍再利用為何,對於利用之空間連繫關係與方式,題目列名活動據點,慢速生活,站前廣場經常成為活動場所,是故對居民使用情形作為設計概念,。
3.設計意象透視圖表達
注意事項列名"多發揮創意想像...盡量描繪願景...整體風貌議題...休閒自在場所形象",應多以透視圖或剖面圖表現。
4.經營使用管理
空間計畫說明"台鐵營運需配合事項",這一項我真的沒什麼概念。
5.細部大樣1/30
其他什麼都是自訂,基本需求依舊是:平立剖透,唯獨增加一項剖面詳圖須表達"頂部,身部,基部"。也是沒什麼概念。
針對以上需求我配了5個基本說明小圖(配左),平面配置使用1/200(置中),量抓了圖紙1/3配置,其中包含車站,週遭官舍3座,較遠官舍1座,穿越車站尚有倉庫及貨物庫2座,個人認為太遠並沒有拿來做設計規畫。
平面圖下方配置全區意象剖立面圖,剩餘右列配了2透視圖(活動廣場,販賣部跟藝文展演意象),2大樣圖(新舊女兒牆防水構造,新舊基礎施工形式)
光以上這些全部草稿完成就花了4hr,本人秉持著"草稿絕對要定案,定案後不隨意更改",所以認為設計很重要,不能把認為不重要或簡單可以畫玩的圖留白,再怎麼樣簡陋都要畫個大概,因此平面,剖面,設計說明這些是有畫完的,而透視圖真的很難表達,畫完自己一點也不覺得好看,覺得線條很亂,比例尺度也怪怪的,大樣圖1/30對於2cm一格是多大我也沒有仔細研究,大約略抓之前在事務所畫剖面圖出圖的經驗,比例尺度應該是沒問題,但是我只拿了背構造的防水大樣來塘塞,感覺不妙。
經營管理也不知道寫什麼,先前在圖書館K書很悶的時候拿了一本文資會出版的書:舊建築空間再利用參考手冊,這本書幫了我不少忙,所以拿了一些法規流程來寫,大概是非都土與都土須變更符合,建築防災設置須符合之後進場移交。說也奇妙,湊巧看了一本書正好就派上用場,不過整體來說,我認為還是潦草加上無章><"
最後就是敷地的計畫了,舖面換一換,有廣場就畫個圓,有人行走就畫舖木棧道,地太大的部分塞了一個活動廣場供表演用,車站面前十字路口排出一個圓弧車道可凹入卸人,交角作一個候車亭,候車亭之後就可以進入OOO體驗站了。以吃為主的體驗站,基地面積小的可憐,畫個餐廳加租借自行車就滿了,面對這麼多老舊舍,全部拿來作展演,販賣部,農產品展售,往新建的2F上去是簡報室跟用餐區,再上去是屋頂平台作成空中花園,面向鐵道及戶外表演廣場看。較遠舊舍聯繫中間穿插1表演廣場,平時作為雨水回收滲透廣場使用。基本上越向外的越賣東西,越向內的作行為停留:飲食,表演。
結論,6hr沒辦法作充足的設計規畫,很多想法卻又無法整合完成出來,僅能就確定無誤的事件穩定表達出來,最後該標示圖面的時間剩下10min,剖面圖上方留白的部分想要塞點小圖卻也沒有任何時間...
以上。抱歉沒掃描題目,待我重現1F配置後一併掃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