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連結
感謝上蒼,給我這麼好的運氣,讓我成為了高中教師,又取得了建築師。
感謝一路上曾經幫助我的友人們,讓曾經想逃離建築的我,走出自己的一條路,走到現在的光景。
為什麼要考建築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由,而我的理由,只是因為我念完了建築系。還記得大學畢業時,親戚們總會問我:「是不是要考建築師ㄚ?」我的回答總是:「沒有吧,我沒想當建築師。」在我心裡,我只想當個小角色,建築師的夢,太遙遠了。或許是當時的自己太沒信心,也因自己只想安穩的過日子,只要混口飯吃,是不是建築師不重要。意外的考上研究所,是轉變的開始,當外界的期望越高,似乎再也不能停滯不動。我開始想著:到底該往那裡去。也就這麼,我決定往公職發展,也開始了我的考試之路。去年7月我考上了教職,也通過了普考,但我的心思早已在教育工作上了,考上建築師真得是意外中的意外。
建築師難考嗎?我覺得不難,原因再於只要在四次的考試機會中通過六科即可。但在準備的過程確實是辛苦的。我也曾經因為要到補習班聽老師上課﹙因為我不喜歡看錄影帶﹚,無法參加朋友的聚會,而遭朋友的不諒解。但只要清楚自己的目標,再難熬也得要撐過來。在準備的過程,決不可把六科三等分,一次準備兩科,得六科一起準備,但可著重於部分科目加強。
花多少的時間來念書?一年,心無旁騖的一年。我很幸運的,沒有家庭的經濟負擔,因此研究所畢後,10月回到台中,一直至隔年的7月,都是k書的生活﹙當然偶爾也有休閒活動﹚。因為有這段完整的念書時間,讓我打下了基礎,即使往後的念書時間不足,依舊能保有實力。一邊工作一邊念書,真得很辛苦;在我開始教育實習後,只能運用週未的時間念書,即使再累再短的時間,也要拿來念書,堅持的意念是很重要的。
到底要不要補習?因人而異吧,但補習確實可以縮短整理搜集資料的時間。我一開始並沒有補習,在沒有補習的情況下,我通過了法規,但這也是因為我剛好讀到了考題的內容。其實自己也知道有很多不足,所以我後來還是去補習了,法規課還是規規矩矩的上完。不管補習不補習,一定要自己作一份筆記,是自己靜下心來寫的,才能有清楚的記憶及完整的邏輯。
申論題要不要抄題?要!所謂的要,並不是把題目抄下來,而且要概述接下來答題的內容。根據前輩的指導,答題要有藍、黑及粗、細之分。就我的簡化,我一般以粗黑概述題目,以細藍回答內容,依題目之類型及答案內容,有時會四種筆都用上。就這次的考試結果而言,我覺得答題的版面配置真得很重要,不只是在繪圖題,申論題也一樣。
其實我並不優秀,我只說,我的運氣比別人好了一點,每次的考試都能有一點點的進步。我愛參加考試,因為這能讓我知道自己的能力到了那裡,雖然考試不一定公平,不一定就是實力,但參加考試卻也是督促自己要不斷地自我充實。考試也要有考運,不斷的考試,是不斷的累積經驗,這也是有幫助的,一次一次的考試,更能讓自己對考試保持平常心,這樣的心情會讓答題時,更有清晰的思緒。
我也曾經很沮喪,考試結果偶爾令人沮喪,還記得94年的地方特考,因為設計一科未達50分,即使平均分數高過了錄取分數許多,依舊是落榜的份。當時真得沮喪,尤其面對一直退步的設計成績;後來因為補習,又慢慢開始練習快速設計,但95年的建築師考試,更慘,設計只考了40分,當時真得是無助;設計一直是我的罩門,構思及畫圖的速度不果決不夠快,透視圖又不太會畫,每次也都來不及,圖面總是缺少了些什麼;後來因為教師甄試,要考二消點透視圖,才決定把它練好,也因此增加了不少功力。沮喪一定會有,但別讓這樣得情緒太久,也要把這樣的情緒轉化成前進的動力。
考試的敏感度,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特別敏感,通常考前我會猜想出題老師會出那方面的題目,然後特別加強那部分,雖然不是百分百命中,但多多少少有幫助。此外,對分數的敏感度,寫完答案時就要能預測自己能拿幾分,如果你預估的分數能與閱卷老師的分數相差不遠,那就能很清楚的知道,自己還差了多少,還需要多少的努力。我除了繪圖科目的成績無法預測外,大部分的成績都相差不遠;我想也因為這樣,才能一步步的進步。
你一定知道,自己的弱點在那裡,自己那個部分該補強,只有自己能改變自己,去做,就對了!
「相信自己,就看得見。」這是一位朋友送我的一句話。很受用。如果你認定自己就是建築師了,你一定可以達到那樣的目標。
加入建築人討論區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