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連結
Dear Peter Tsao & llmj :


很感佩兩位無私的精神
或許在這塊土地上這樣的人越來越少了
只能說 有您們真好
很想無私如二位與人分享
但或許馬齒徒長 顧忌太多
或許怕一頭白髮嚇到人......
終究沒有付諸實現
在這裡也分享一下我的讀書方法
希望可幫到人
四年前第一次參加考試剛過不惑之年
雖然空有滿腔熱血 記憶力卻不聽使喚了
這時候卻發現自己的理解力完全可以補其不足
這樣說好像很抽象
白話一點 就是用自己影像記憶的本能
其實所有喜愛設計繪畫創作的人
都具備比一般人強的影像記憶能力
而影像比背誦的文字更容易留在腦袋裡
接著我以好玩的心情試著把考古題的解答化成圖像
這時候是用 冥想
就好像電影的場景一樣
結果我發現不管哪一科都可以這麼做
接著就像看圖說故事一樣把您腦袋裡的圖像敘述出來
然後就會得到比補習班的制式答案更人性化的申論
如果是繪圖題更好玩 有點像放一張圖片在臨摹
或許有些解答會因為沒看過無法想像
這時候就找正在施作的工地 或找人問
就當作調劑身心 順便發展人際關係
臨場先放鬆心情 這樣有助於 冥想
何仿以 翻閱舊照片的心情 面對試卷
如果用這方式準備 切記一定要六科一起
我的經驗是 就算沒過也不會低於50分
一回生二回熟 會越念越輕鬆.......
然後就過了.......
再次感謝兩位的付出
也祝福大家


加入建築人討論區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