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南郭先生的權謀by孫德鴻建築師

http://tw.myblog.yahoo.com/fleishmannfan/
我想多數人看過了
不過因為瀏覽人次很高
總是一件事情,就PO上來
昨天早上剛讀過此文
很快的把這篇文章EMAIL給朋友
但晚上再讀一次,確實有點後悔
畢竟他們兩個人我都不認識
這樣直接轉寄
其實很無聊,沒說服力
(這樣說確實也代表,雖然不認識,但確實有些個人喜好成分在裡面)
數位建築不管最後如何
(雖然我確實認為數位建築不會是常態,而是都市的特例)
總是眾多建築論述中的一個
這沒什麼對錯
仔細想想,至少劉對於台灣建築推廣有一定的貢獻
直接發文這樣批評,似有不妥
尤其,當我知道此文竟然不只是部落格文章
據說是被刊登在某建築雜誌
我馬上聯想到:還好我沒浪費錢訂這種雜誌
孫建築師的十三行博物館作品是令我尊敬的
但這樣的文章
實在不適合刊登在雜誌當中
除非,也讓被評論人也提出相當的說法
但想想也很無聊,要我的話真的不想隨之起舞
否則不是跟現在藍綠無理對抗一樣無聊嗎
反正登就登了
我想一定各有支持者
結局是......兩個人各自好好做自己的事情
幾年後也多有成績
不管是不是"做設計"
真有貢獻,就是好事
我想多數人看過了
不過因為瀏覽人次很高
總是一件事情,就PO上來
昨天早上剛讀過此文
很快的把這篇文章EMAIL給朋友
但晚上再讀一次,確實有點後悔
畢竟他們兩個人我都不認識
這樣直接轉寄
其實很無聊,沒說服力
(這樣說確實也代表,雖然不認識,但確實有些個人喜好成分在裡面)
數位建築不管最後如何
(雖然我確實認為數位建築不會是常態,而是都市的特例)
總是眾多建築論述中的一個
這沒什麼對錯
仔細想想,至少劉對於台灣建築推廣有一定的貢獻
直接發文這樣批評,似有不妥
尤其,當我知道此文竟然不只是部落格文章
據說是被刊登在某建築雜誌
我馬上聯想到:還好我沒浪費錢訂這種雜誌
孫建築師的十三行博物館作品是令我尊敬的
但這樣的文章
實在不適合刊登在雜誌當中
除非,也讓被評論人也提出相當的說法
但想想也很無聊,要我的話真的不想隨之起舞
否則不是跟現在藍綠無理對抗一樣無聊嗎
反正登就登了
我想一定各有支持者
結局是......兩個人各自好好做自己的事情
幾年後也多有成績
不管是不是"做設計"
真有貢獻,就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