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Pedro:
你要說的是「coño」吧?
我目前想到的細部計畫(大概需要10個核心成員應該就夠了):
第一步:將討論串中的質疑和訴求集結、整理,在建築、環境、文化刊物上發表正式文章
第二步:「NEXT GENE 10+1 LOCAL TAIWAN」計畫(這是我最早的構想)
主題:村鎮復興計畫,建築人實地面對社會議題的工作營
主旨:我們的名氣也許只有大師們的一半,但是我們比他們多一顆愛護這塊大地的心(所以叫10+1

)
方式:結合有志一同的建築人一同進入澳底漁村,各自尋找基地及議題,提出看法與解決方案
我初步希望會有大約30個夥伴一起做這項「競圖」,然後由這些參與者一起來評圖,選出11個優良方案作為成果,作為後續展出、演講的主體
當然在評圖的過程中可以考慮結合學界、業界,但是我希望原則上是這些夥伴們相互競賽、質疑然後肯定彼此的形式
細部執行:徵集競圖夥伴、行前說明會、一同前往澳底(還可以順便吃個黑白毛海鮮...),然後就可以各自進行方案發展
第三步:「NEXT GENE 20+1 LOCAL TAIWAN」計畫(這就是llmj上面講的這個計畫)
主題:針對住宅議題,擴大到全台灣
然後以後就會有NEXT GENE 30+1、40+1.....(這是理想,但我由衷希望有朝一日能實現!)
上面的第二步,當初因為澳底地處偏遠,對很多朋友可能造成困擾(我本身也是高雄人,但我願意花時間上去)
但主要考量也是想搭上「澳底計畫」的順風車,並且想跟這些大師們別一別苗頭
這部份的計畫如果確定要進行,應該還不需要「真建築協會」的力量,就藉由這樣的「熱身」過程作為積蓄第三步全國性活動的動力
以上是我的想法,希望各位盡量發表意見,有意願參與的朋友也請直接回應
(參與人員我想不要有資格限制比較好,但考量到可能需要面對法規和建築專業事務,非建築背景人士最好還是找建築背景人士搭檔)
打鐵趁熱,我希望能很快跟llmj兄敲定計畫成員進行第一次討論會
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