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老師提到「...但大家認知它不要相害就好了」,看來這是個有待產官學界多向理解或共同面對的問題?
如果指的是營建署建築管理組的部分,的確值得各界討論之處,但在此不便表示個人見解。
但對營建署建築工程組而言,這就表示他們在建築專業上的努力不夠,也疏於讓外界認識。
就個人所知,目前這個組的業務是主辦中央各洽辦機關建築工程專業代辦採購案的單位,
對公有建築委興建計畫與外規劃設計採購之需求計劃(Programming)編審能力外界大都稱許。
其工作核心在於公有建築工程專業自(代)辦採購與規劃設計履約管理等。
近年來,他們的同仁中有不少年青建築人新血,投入公職並非無處可去或尋求安逸,
而是對公有建築業務執行採購與履約管理之公正、效率、品質與創意,有一定之抱持。
心想如果這批人年青人無可施展專長,或持續受外界不白的誤解而氣餒,
等到他們另求他就或開業去時,後繼是否有(好)人(手)?以往優良的傳承得否再推陳出新?
這是否為建築產官學各界所樂見,就有待建築先進們一同思量了!
在他們這個世代,該組織業務革新或變革以與時併進,應是不可逆的進行式。
但是,轉變中,新舊觀念的激盪、磨合,必不一蹴可及,
惟亦不代表該單位中建築人欠缺反省力及求善自覺。
徐老師與 龔書章老師所撰「在晦暗的時刻,為建築人點起光亮」 (2011),
亦為我們對此組織再造議題可一同參照考思,公部門中建築人的發展與定位。
我們倡議在中央成立公有建築(採購與工程管理)專責機關,係基於建築專業認同與公益,
並非就從業者何去何從或位置安排(ps.志同者多為退休熱心公益者或基層人員)。
從體制外在投書陳情官署或於網路論壇為基層發聲,主要目的是希望引發討論或形成共識而已,
我們目前仍然按照既定的理念、方法,持續尋求政府組改有關單位(行政院研考會、內政部、交通部...),
務實看待與檢討成立該專責機關的必要性並參採提案;或期能向行政院副院長(組改召集人)內政部長建言。
或向可支持之立委請求協助提案,但因為我們受平民及時間所限,亦無組織及動員能力或利益可輸,只能對外呼籲而已...一切盡人事中~
以上贅言了!
徐老師對我們提議之協助,請容我們於後續向有關機關陳情時,先將您的職銜大名併例支持、關注人士。
如果徐老師或同業專業人將或志同者能主動支持或行有餘力時,建請可參考我們的提案(或為適切之修正),就在屬領域或管道,向政府相關權責者建言或於建築相當產官學協助轉知。
期待,建築人在公部門亦有發展領域,並能對國家社會、建築專業有所貢獻,
醫界對於組織再造中,衛生福利部組設的全力支持,僅以期待首任衛生部長及司處級首長由具醫師資格者出任之豪情令人欽佩,
我們也期待建築專業有此豪情,土木水利人能影響建築政策、出任內政部長(主管建築),也許有朝一日換建築人做做看也不錯,哈!
我們的提案可參閱
http://bbs.archi.sdnl.org/viewtopic.php?t=4627
http://bbs.archi.sdnl.org/viewtopic.php?t=4648
http://bbs.archi.sdnl.org/viewtopic.php?t=4759
如需額外資訊交換email:aec.division@gmail.com
徐岩奇 寫:誰來承辦公有建築都不會比現在更糟了?...建築背景的公務員本來就很少, 大多數在營建署, 但大家認知它不要相害就好了, 以致於大家對這議題麻痺了?
請問除了連署, 還有什麼方式幫得上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