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傲慢與偽古蹟建築


建築之美、建築推廣

l傲慢與偽古蹟建築

文章Guo » 2012 9月 08 (週六) 2:04 am



贊助商連結

台灣先民們用數百年以上的生活經驗
順應那時各別產業文化差異形成不同聚落和街道......

現今公部門從中央各地方文化官員們憑甚麼
竟傲慢到短期間就統一了各個街道的面貌?
每條街道數億公費的揮灑
原街道的居民子孫們
短期很難知道真相
各種利誘和軟硬兼施
能抵抗潮流的本來就不多
最後一條條俗氣沒有真正生命宛如電影佈景的街道
就這樣在台灣各地出現了......
(果然有的一下就被電影公司相中去拍票房還不錯的國片)

(設計事務所堂而皇之把大名烙印在地面鐵蓋上
甚至還蓋關防仿官印了...和一些政治人物題名建築物和土木設施一較高下?)

台灣有老街嗎?
(沒有三個連續老建築店面堅持同在一起說老故事
如何成老街?)

也不是沒有異議和反思的聲音
http://inhelix.blogspot.tw/2010/12/blog-post_22.html
只是太微弱了......

加入建築人討論區粉絲團
Guo
 
文章: 398
註冊時間: 2007 11月 28 (週三) 12:19 pm
來自: 中和(近板橋)

謝謝GUO兄

文章陳明城 » 2012 9月 08 (週六) 7:57 am

謝謝GUO兄

對這塊土地多一份關心

後世子孫多千萬分安身立命的機會。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文章dinshin » 2012 9月 08 (週六) 8:51 am

在我看來現在古蹟修復.....就是要修的一模一樣才行,不然就會批評亂攪一通,旁邊陪襯建築也要follow
然而我個人持的論點.....古蹟應是一種歷史的延續,並靠人為的活動來支撐......它不應只是某一朝代年份時間"斷點"的表徵,而應是能体現各年代延續修復的精神及過程並與附加必要的新建築來維持"機能性"亦無不可,並給與它重生的力量......修復病非得要照原稿整修一成不變,可以融入當代文化精神進去
古蹟要讓人容易親近,而非設隔籬去圍堵它,遊客一批批晃來晃去,拍照...用"眼"去欣賞它而已,
孔子廟大堂前若只是每年教師節八佾舞活動外,若能在聯考前擺上書桌,讓學生在在孔夫子前k書
糖廠也不要只會辦糖果節,火車好好玩,大型就機器廠房,不就是搖滾樂最佳舞台嗎
還有古蹟,歷建的認定個人認為也應慎選,並非年代久遠就當寶,古物跟古董是不同的,結構安全,稀有性....值得保留就留下,超過過半的修復還算是古蹟嗎?
頭像
dinshin
 
文章: 348
註冊時間: 2007 12月 05 (週三) 9:43 am

文章陳明城 » 2012 9月 08 (週六) 9:18 am

dinshin 寫:在我看來現在古蹟修復.....就是要修的一模一樣才行,不然就會批評亂攪一通,旁邊陪襯建築也要follow
然而我個人持的論點.....古蹟應是一種歷史的延續,並靠人為的活動來支撐......它不應只是某一朝代年份時間"斷點"的表徵,而應是能体現各年代延續修復的精神及過程並與附加必要的新建築來維持"機能性"亦無不可,並給與它重生的力量......修復病非得要照原稿整修一成不變,可以融入當代文化精神進去
古蹟要讓人容易親近,而非設隔籬去圍堵它,遊客一批批晃來晃去,拍照...用"眼"去欣賞它而已,
孔子廟大堂前若只是每年教師節八佾舞活動外,若能在聯考前擺上書桌,讓學生在在孔夫子前k書
糖廠也不要只會辦糖果節,火車好好玩,大型就機器廠房,不就是搖滾樂最佳舞台嗎
還有古蹟,歷建的認定個人認為也應慎選,並非年代久遠就當寶,古物跟古董是不同的,結構安全,稀有性....值得保留就留下,超過過半的修復還算是古蹟嗎?


是的

歷史長河裡,每一添加、修復都忠實反映當代文化,呈現當時的整體面貌。

如同中國的長軸畫捲,每一藏家落款、矜印,固然在歷史中留名,但也留下胸襟、文采,將讓後人品評、臧否。

此之所以乾隆常被詬病者。

整舊如舊,但舊工法、材料、人才常不可得。

慶幸南部有了古蹟修復系,也多所與國外先進古蹟修復觀念、技術交流學習。
頭像
陳明城
 
文章: 3245
註冊時間: 2009 2月 21 (週六) 8:04 pm
來自: 板橋‧府中

Re: l傲慢與偽古蹟建築

文章阿哥哥 » 2012 9月 19 (週三) 6:14 pm

Guo 寫:(設計事務所堂而皇之把大名烙印在地面鐵蓋上
甚至還蓋關防仿官印了...和一些政治人物題名建築物和土木設施一較高下?)
也不是沒有異議和反思的聲音
http://inhelix.blogspot.tw/2010/12/blog-post_22.html
只是太微弱了......


來來來!10/7給個幹礁的機會!
http://www.bp.ntu.edu.tw/?p=1051

對於不想弄懂歷史文化背景的(現代)常民,只能任由三寸不爛金舌的擺弄…
所以,對於空間的想像就是吃吃、喝喝、拍拍照(電影)~
阿哥哥
 
文章: 261
註冊時間: 2007 11月 11 (週日) 9:28 pm

文章jmax » 2012 9月 20 (週四) 12:04 am

有容小弟來發表一下
台灣的古蹟歷建目前都是由"有資格的建築師事務所承包"並配合"有資格的營造廠施作"..當建築物成為古蹟時,想當初也是呼應當時的時空背景下所建造的"新建築"..
以古蹟歷建的議題就法規面來論目前台灣有一個相當厲害的法規.就叫文資法(繼採購法後另一項使用公權力的法),為神摸會公部門從中央各地方文化官員們憑甚麼 竟傲慢到短期間就統一了各個街道的面貌? 答案如下
1.中央或地方官員執行建築物都非專業背景人士
2.所謂的專家學者並非每一位都是很內行
3.政治因素影響
4.管考進度等..
文化單位其實是國家競爭力的軟體並非硬體單位...但是偏偏看的到的都是硬體(古蹟.歷建).公部門有專業背景執行的人員配額不多..所以可想而知..常聽到修一個壞一個的說法.當然產業界接觸的並不多怎摸看都是那幾家..可能是利潤太少..在學界上是相當活曜但缺乏實際執行的經驗..
台灣的古蹟.歷建真的要加油(近期已開始轉變針對管理維護,其實這才是真正的價值)

小弟簡單敘述目前生態.如有冒犯請指教.........(一個在做文化資產業務承辦留)
jmax
 
文章: 104
註冊時間: 2008 3月 12 (週三) 8:01 pm


回到 建築專欄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