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轉載-作為一個負責的建築人

文章發表於 : 2008 4月 29 (週二) 9:26 pm
L-archi
轉載-作為一個負責的建築人 by artai 建築師
http://www.forgemind.net/phpbb/viewtopi ... 0538#70538

我想,Philip Stark 設計了一支手錶,我買到了歡天喜地,這是一個公平 而美好的交易,這是商業行為,但是沒有人質疑它有什麼道德問題。我想思考商業建築時,作為一個負責的建築人,我們沒有理由不正視這個問題:

1.談談市場機制
回歸市場機制的探討,在市場資訊極度透明的今天,這塊土地可以蓋多少 坪?每坪可以賣多少錢?每坪要花多少營建成本?每坪要花多少設計費、 稅金、廣告、管銷費用?都是可察得的...。所以說老實話,建商至少必須 花多少錢來取得這塊土地,是早就被"算"好了,誰算的?地主會算一遍、仲介會算一遍、同業會算一遍、自己會算一遍、廣告企劃會算一遍...。大 家都會算一遍,如果我是地主,要開價之前也會算一遍,所以說這是市場 機制,不是建設公司說了就算,即使建設公司也逃離不了被制約的宿命,因為這是幾億的投資,一點也不浪漫。因為成本被控制了,建設公司如果 要賺更多的錢,那麼他們必須另外想辦法提高產品的價值。

2.談談產品價值
自己花了很多年的時間,才調適接受"產品"這個字眼,想說我的努力怎麼可以不稱作"作品",而叫做"產品"?是的,要生產來賣錢的,如果不是產品,那是什麼?就算叫做"藝術品",也遮掩不掉其商業的本質。那麼這個
產品(作品)的價值在哪裡?在開發團隊(含業主、建築師、企劃銷售)對生活內涵的了解裡。ㄧ個要別人願意花一被子積蓄來購買的"作品",是要跟消費者的心跳頻率一致的,某種程度必須接近消費者一生的想像的;我們
大概無權置喙消費者的水準,因為他們是最真實的存在,但是我們可以試圖建議一個較好的遠景,而這個遠景必須能夠給消費者一個歸屬感,而不是硬要他照我們的劇本生活,因為他們是活生生的人,我們必須給予尊重
。所以,我們產品的價值在於了解客層的需求,進而提出較好的建議。客層分析愈精確、對其了解愈透徹、我們可以提出的建議會愈被喜愛,價值自然會被創造出來,而非強迫改變他們。

3.談談開發團隊
一個專業的開發團隊,必須要有土開業主、土地專業、建築師、銷售企畫、市場調查、客服部門等專才。有人身兼數個專長,那精簡之。需要團隊的原因,在於建築師不是天才,必須有人做精確的數據分析,來告訴大家
如何權衡時間成本、金錢成本、人力成本,以及所要得到的回報,這也很現實,需要數據,也不浪漫。只有團隊的分工愈精確、執行愈認真、態度愈謙卑,失誤才會愈少。也就是說,開發團隊的了解愈有價值。

4.談談設計質與量
設計是需要被磨的,品質也需要磨出來。當年我建議我的業主兼建築師,拿掉二棟別墅,損失的三千萬均攤到其餘戶數,藉由品質來撐出價格。老闆笑笑地說,那好,你磨磨看,看如何幫我把品質撐上去?否則你害我損
失三千萬!不服輸的我耗盡心力,最後提出了一個以"質"代替"量"的好方案;開會的時候,老闆又笑笑地跟我說,你的設計很好,照你的設計,甚至不必減少二戶也能夠保持相當好的品質...。我正想生氣的同時,瞥見了
事務所主管開會時隨手的勾勒線條,心中一驚!真的,退一步看,還真是如此...。老闆說,你的好設計反而幫我多賺了三千萬。我想說的是,有時候品質的確是可以取代數量的,但是,有時候品質夠好,也是可以不必犧
牲數量的。我們要做的是,不斷地磨自己,磨成精,再來談質量互換的問題,否則我們每每設計遇到困境,都會想要叫業主犧牲強度,"強度過高"成為自我慰藉的避風港。

5.談談法規與標準平面
法規的存在,通常在於維護公共安全與權益(雖然有些看起來不合理),所以這是我們必須面對的,面對它的態度應如同在面對設計問題的一環;我喜歡跟同仁聊一聊每一條法規的立意、關心的重點,然後將心比心,大家
多半能豁然開朗,把對法規背後善意的理解,等同於對陽光空氣水一般的關懷。而所謂的標準平面,某種程度是常時間以來被建築師磨出來的最佳方案,當然會因案而異,但是他的存在反映著許多人的需求,並不是罪惡
喲。所以不妨換一種心情去讀這些標準平面的秘密,應該會有所進步。

6.談談我們的教育
有時候在想,我們學校的教育是不是應該減少對"商業"二個字的敵意?進而鼓勵學生畢業後積極投入改善商業建築的大環境,畢竟在我們的環境裡,商業建築至少佔了80%的比例,與其敵視它、忽略它,不如面對它。至於學校某些老師心中的那份高尚情操,單靠批評跟不認同"商業"是不夠的 ,面對它,訓練學生作好它吧。

共勉共勉!

文章發表於 : 2008 4月 29 (週二) 10:26 pm
artai
呵呵,當年寫這些文字,好像是因為一位網友在工作上遇到瓶頸而寫文抱怨
,小弟心有所感所做的分享,希望他已經走出自己的一片天了。 :D

文章發表於 : 2008 4月 30 (週三) 12:00 am
站長
artai 寫:呵呵,當年寫這些文字,好像是因為一位網友在工作上遇到瓶頸而寫文抱怨
,小弟新有所感所做的分享,希望他已經走出自己的一片天了。 :D


真的寫的太棒了。
我啥時可以寫的出這麼擲地有聲的論述呢?
感謝artai 的論述,也感謝廖大的轉貼。
:oops:

文章發表於 : 2008 4月 30 (週三) 8:30 pm
L-archi
artai 寫:呵呵,當年寫這些文字,好像是因為一位網友在工作上遇到瓶頸而寫文抱怨
,小弟新有所感所做的分享,希望他已經走出自己的一片天了。 :D


好的文章就是要多讓大家分享,再看一次,果然有不同的感受。

有空要再當面聽聽artai大大的開釋,會有柳暗花明又一村、如沐春風的豁然開朗。

文章發表於 : 2008 4月 30 (週三) 8:47 pm
artai
:oops: :oops: :oops: :oops: :oops:

文章發表於 : 2008 5月 01 (週四) 12:04 am
archdj
很棒的價值觀 :lol:

若是每個建築師都有這樣的價值觀, 相信台灣建築環境應該會變美好 :l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