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轉載-孫德鴻-陽明山評圖記

文章發表於 : 2008 5月 15 (週四) 12:43 pm
L-archi
陽明山評圖記 2008/05/07 16:04

前幾天受邀去文化建築系評圖,由於約得太晚,一開始有點為難,但因為在電話中感受到丁主任亟欲改變系上現況的某種企圖心,所以最後仍然同意前往,後來才發現受邀的原因竟然是丁主任就讀台科大的女兒轉述了我在畢業評圖時所講的一些話,這些想當然爾不太好聽的話,沒想到在父親耳中竟是另外一種契機,對於未曾到過文大評圖的我而言,是一個好的開始。

可惜評圖的結果並非如此,我在踏進評圖室後不到五分鐘就想走人。

該系的正式名稱應該是「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所以幾乎每一個同學都會在基地分析上對於都市環境著墨若干,但是也就到此為止,接下來的實際設計內容與前面的分析完全無關,有的學生連故事都懶的講,面對畢業總評時的草率與輕忽令人咋舌,一堆模型連屋頂都沒有,其中有位女同學的模型主體竟然只是兩個簡單的紙盒,外面貼上直接印在A4白紙上的立面,連色紙都省了。此外,全面缺乏議題性的探討也讓我焦躁不安,尤其是重新設計信維市場大街廓的四人組,給人的整體印象像是在某開發商所屬的規劃單位裡工作的一群人,面無表情,心如死水,把土地切割來切割去,不帶一點眷戀與猶豫;而另外一位象徵該系指標的學生則是做了一間像極了樣品屋的美術館,口中說出來的東西,則是像極了廣告公司的文案,除了一位設計同性戀藝文空間的學生稍具議題性之外,整天下來我的表情實在無法遮掩心中的失望。

這些即將進入社會的建築人,不論未來是否從事相關行業,是否知道在未來的生活中,他們將迅速加入由資本主義操控的社會巨輪中,然後在那個無法避免的經濟秩序裡遭到同化,日後只能隨之起隨之落?是否知道人生最有機會養成某種關懷情愫的日子正在遠離當中?那些稍有「設計」企圖心的同學們,在忙著操作形式並尋找各種名詞來偽裝自己真正動機的時候,是否曾經被提醒過,要成為一個好的建築家,得先成為一個好的人?就像一個好的文學家一樣,不會只因為文采繽紛或是用字精準而感動世人,而是因為他關心什麼、他在乎什麼、他相信什麼、他維護什麼,也就是他的信念是什麼,就像「現世」的作者Annie Dillard,字裡行間讓人心頭一震的是她生而為人的某種自覺,而非她的文筆。

所以在稍縱即逝的四、五、六年精華時光中,學生們到底覺得自己養成了什麼?電腦軟體嗎?與事務所接軌的良好身手嗎?還是已經把心準備好,要用真實的自我檢證與挑戰這個世界,尋找屬於他們自己的真實?設計評圖確實存在著見仁見智的爭議,學生的設計本來就不需要拿專業標準去檢討,但是在自我實踐(Self-fulfillment)這個項目上,他們大多交了白卷,也許缺乏自我鞭策的動力,也許學習氛圍就是如此,只是我仍然有所期待,希望他們聽得進去,希望他們了解自己的不足,希望他們知道未來還有機會,只要他們不放手!

然而在整天的評圖中,最讓我冷汗直冒的不是學生的表現,而是午間用餐時幾位老師間的對話,有位老師擔心由於學生表現太差,到校外展出的時候,希望指導老師的名字不要出現在版面上,其他幾個老師馬上笑著附和,甚至還揶揄說這簡直是學生綁架老師,當時我不發一語,心中充滿不耐,因為我認為老師與學生是一體的,不論表現是好是壞,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總不能要求表現好的同學趕快認祖歸宗,表現差的同學就速速斷絕往來吧,如果老師們此話當真,不是開開玩笑而已,那我還真懷疑真相說不定是老師綁架了學生。

看過喬治克隆尼(George Clooney)執導的那部關於麥卡錫紅色恐怖時代的電影嗎?對於這整件事,我也很想說:「Good Night, And Good Luck!」

http://tw.myblog.yahoo.com/fleishmannfa ... 1&next=467

文章發表於 : 2008 5月 15 (週四) 12:46 pm
L-archi
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一針見血,回應的文章,總會引起許多人的反抗與誤解,或是各自表述。

什麼是好的建築教育在台灣似乎是個難解的課題。

推薦大家去看看吧! :D

文章發表於 : 2008 5月 15 (週四) 7:37 pm
Pedro Hsieh
從建築系內往外看,可能是那麼的一針見血。
從建築系外往內看,又有另一分況味,請參考這本書:建築!建築!誰是世界上最有權力的人?

引述部分:「薩德奇提醒我們,建築先是權力的表徵,然後才是美的範疇,它是受雇於掌權者的工具,甚至是武器,如同一件大型軍裝用以樹立魅力、留下印記或收威嚇、崇敬、臣服效果。」假如這個命題成立;事實上也成立,除非建築師是業主本身,那麼孫老師又何必在乎「說不定是老師綁架了學生。」;願意服膺職業倫理的人必然會考得上建築師,必然會被操到建築專業人員應有的水準。否則依照孫老師的邏輯,萊特甚或安藤忠雄連建築師事務所繪圖員都當不成。

重點是,我們的制度:建築專業人員的養成、建築師認證體系、建築管理,影響我們整體環境面貌,控制建築領域產、官、學領域的指導原則該怎麼走?制度完備了,自然會有應有的教學水準、也自然產生專業人員、當然整體自然會有強烈的企圖心與學習力。

文章發表於 : 2008 5月 15 (週四) 10:34 pm
L-archi
轉載 孫德鴻建築師BLOG
http://tw.myblog.yahoo.com/fleishmannfa ... e=1&page=1

致 在學的文化建築人

不會這樣就放棄了吧? 要不要先從空間著手? 如果真的對工作空間不滿意, 可利用學會的力量出面爭取看看, 由於屬於學生共同意見的陳述, 系方比較沒有特定對象可以責難, 除非連學會都不願出面, 況且爭取的是空間而不是換老師, 應該不會得罪誰吧? 除非爭取六樓空間會傷及某些老師的尊嚴.

我不希望在此發聲只能引起共鳴卻幫不上忙, 因此想邀請四位文化建築三年級的同學, 在暑假的時候來跟實踐的畢業班同學一起上課, 我不會成為你們體制內的老師, 你們系上也不會想要一個會放火燒掉自家屋宇的老師, 但我仍希望能對文化建築人提供些許實質的幫助, 兩個月的課程不長, 大約每兩週上課一次, 但是根據我帶畢業班多年的經驗, 暑假的課程多少可以提供你們一個具有議題討論能力的起點, 剩下的就靠你們回歸文化體制後繼續努力, 有火的同學請於明日 (5.16 )早上10:00之後傳真個人簡介及連絡方式至02-2633-0404, 請不要在這裡報名, 請不要提早傳來, 十點之後才算數.

-----------------------------------------------------
真是認真的老師 :D 欽佩!欽佩!

孫sir!you are the man

文章發表於 : 2008 5月 16 (週五) 1:23 am
shajoson
孫sir! 雖然我不認識你 但我謝謝您(雖然你沒捐血給我過^^)
you are the man
說得太好了!一點也不過份

弟不才!評過南區六所大學畢業設計 一個同感
如孫老所言:"面對畢業總評時的草率與輕忽令人咋舌...."

我以為只有"南部學生"會如此
想不到 有"南目溶"就有"北譙瘋" 真是一點也不"寂寞"
果然是"嬰熊"熄"英雄". :oops:

給文化學弟妹們的一封信 丁育群

文章發表於 : 2008 5月 21 (週三) 9:55 pm
L-archi
給文化學弟妹們的一封信 丁育群 2008.05.14

這幾天的變化,猶如個人近2年的情境,無法預期也難以抉擇,似無論結果如何,都有難以兩全的缺憾。

首先應先向孫德鴻老師致歉,應該是五月二日(週五)與孫老師聯絡邀請來校評畢業設計。這麼短的時間已經不是邀請!

在五月五日(週一)孫老師確定可以來的時候,我只想讓各位同學感受小女在台科大畢業設計過程中幾次評圖,受孫老師指導之點點滴滴,這也反映了我對當前建築設計課程一部分同樣的感受。我與孫老師素昧平生,只覺得他認真的反應了台灣相當學校建築設計教育的現況。即便同學們對他的直言有不同的詮釋,我仍然認為他對建築設計的執著是值得大家深切省思的。

五月七日下午,接獲市長室的通知,希望能加入該團隊為台北市盡一己之力,實在難以再度拒絕。

次日下午,小女從其同學得知孫老師已把陽明山評圖記po上網。當時卻有些錯愕,也想勢必會有多方不同的回應,但只希望同學們能平心靜氣的思考,在整個討論的過程中啟發了我們哪些事?而不是過度的批評。我想回應中系上老師多已了解你們的心聲,唯少數同學對資深老師有部分不當的評述,甚至人身攻擊,至感不妥。如果個人還有些許被人肯定的話,應都是系上資深老師及學長在專業中傳授、生活中指導,與時俱進地累積才有今天些許的成就吧。

建築設計以單一課程來講並非建築系的全部,但卻是建築系的核心課程及整體學習的呈現,自然會有各種不同的建議,尤其在畢業設計評圖時將是對過去四年做整體的驗收。只是各位同學未曾將他有效的整合呈現,這才是大家都急於想改變的。

事實上,董事長已於三月習作展致詞時允諾我們,同意辦理五年建築設計學程,該方案已有輪廓,且已獲初步共識,惟尚未付諸討論。

兩週前,方與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簽訂長期交流協議,是多位老師努力的成果。過去因公職在身無法與大陸有太多接觸,只知其六大校,但去年九月初訪問該校,其師資、教學、設備...讓我感觸良多。我曾與系上幾位老師,靜默地坐在一百多人大講堂的最後方,親見他們建築系的學生振筆疾書、認真上課、專注的學習,讓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想,這就是一種學習的態度吧。

每一位老師何嘗不希望這種上課的情境,是回應老師上課的熱忱。台灣可貴的是,我們更有互動教學的條件,卻未見同學們踴躍的提問,這就是我覺得,同學們對於資深師長沒有深入了解其專長、經驗及背景,確是缺憾。

建築設計與各建築專業課程密不可分,而且環環相扣,個人也認為,它應不是只有功能、動線、造型及虛實之間而已,我們看到好的建築作品,即是各項專業技術相互良好搭配的成果。系上的課程即為此設計,當然,它部分需要因應實務及環境的改變,而動態的調整。我們皆非十全十美,但追求十全十美應是我們共同努力的目標。

我盼能將這學期教學的工作告一段落之後,再赴市府。距六月十五日還有一個月,這段期間我們還有機會互動,目前只希望在五月三十一日的院展中,一定要記住老師們的期許與叮嚀、拋開負面的思考,全力以赴。Trust me, you can make it!

我沒有離開你們,只是我暫時換了位置等你們。

我跟大家一樣,榮辱與共,是永遠的文化人。

http://tw.myblog.yahoo.com/fleishmannfa ... =1#yartcmt

文章發表於 : 2008 5月 22 (週四) 10:49 pm
L-archi
轉載「想睡」同學之回應
http://tw.myblog.yahoo.com/fleishmannfa ... e=1&page=1
------------------------------------------------------------------------
這篇回應與現今討論重點無關,請愼入,謝謝!!



晚輩今天看到了某些大老對丁主任的回應

其內容主要是關於主任公務員出身

以及即將就任的事的意見…

晚輩看完後覺得很心寒



想請問各位批評的大老

您們認識丁主任嗎?

您們有與主任說過話、聊過天嗎??

您們知道主任這半年對文化做了哪些付出嗎???



為什麼劈頭就是官場論事、為官之道的

學生我並不清楚老師的修為

各位大老就真的知道嗎?

還是只憑一篇文章??



很多事情沒有說出來不代表沒有做

或許我真的不知道老師的修為

但是請容我分享我所見到的丁主任



--------------------我的回憶錄之一----------------------

對於主任要出任公職

晚輩一開始也不能諒解

後來才知道

“恏”市長一開始請主任出任公職但是被婉拒

後來”恏”市長直接找上董事長

換來董事長請主任泡茶

所以主任只好在各種因素與壓力下接下職務

不知各位清高、有志氣、有理想的大老會如何做

晚輩我的話為了生活

只能乖乖上任

(因為我是卒仔沒有才華、沒有存款,志氣又被狗啃了,沒辦法)



--------------------我的回憶錄之二----------------------

上個週末

大四的學生為了對得起自己、父母、學校、XX(X請依自己需求填入恕不贅述)

許多人留宿在學校

晚上十點多

當警衛趕完人(趕完人就會關門,但是不會放狗…)

大家心理想著漫長的一夜要開始的時候

突然出現了一個熟悉的聲音

原來是主任不知道從哪冒了出來(一整天都沒看到他= =)

並開始一一關心大家的進度

希望能幫忙解決問題

還擔心同學肚子餓

要去幫同學買宵夜

大家不好意思的婉拒後

沒想到主任竟然開始打掃起典八(不要問我典八是什麼,有空可以自己來看看)

包含桌上兩個吃一半的便當(連掃地阿嬤都不想清的便當…)

(已經放了好幾天了,因為我不夠愛文化,所以我沒撿去丟,我錯了,對不起)

還有不知道哪來的女生專用蘋果麵包(還大包的…)

並且與同學聊天到十二點半才離去(還想在回家前帶同學去吃宵夜= =)

…事情還沒結束

隔天早上七點鐘

主任又出現了

手裡還拿著要讓大家吃的邪惡M帝國牌早點套餐

(PS:為避免廣告嫌疑故以邪惡M帝國稱呼某知名連鎖速食店)

並且在與同學吃完早餐後就匆匆下山趕去淡江了

(當主任的在假日也要加班勘查敵情嗎)

(PS2:聽說主任早上到學校的時候還在一樓摔了一大跤…)



--------------------我的回憶錄之三----------------------

主任上任半年以來

小弟本來覺得系上並沒有很大的改變

但是事情並不是如表面上看到的

除了某些大老認為的煙霧彈政策之外

(改四年為五年制:沒上過課真的不知道大一到大四每天滿堂,期中、期末除了趕圖,不能翹課,還要每天交報告的日子有多難熬;我是草莓族,更是不堪一擊,對不起)

【與外校結盟:說真的,每天不是畫圖就是報告的日子,別說對別校的情形不了解,連怎麼連誼我都不知道(大學四年沒連誼過的辛酸誰知道),難道彼此結盟增廣見聞、互相學習不好嗎?還是名列台灣前矛就感到滿足了】

空間問題其實主任早就想處理了

主任的計畫是將六樓的實驗室

移往曉峰(已經協調好了,超有效率= =)

【迷之音:建築系的空間只佔六樓的一排走廊,裡面擠了七間實驗室(25個研究生共同使用)、兩間老師辦公室,實驗室還要與景觀、市政掛名共用…】

並將七樓的老師辦公室等辦公空間移往六樓甚至是三、四樓

將七、八樓做重新規劃讓學生使用…

主任不說我們根本不知道他對文化改造的熱切(報告書都寫了)

【也許有人會說這些並不能真正改善文化問題,但是至少主任有心要解決問題,總不能空間不夠就蓋一棟新的大樓吧(迷之音:其實陳老師在任時有提過學校本來計畫蓋一棟新教學大樓在曉園旁的空地,並將環設學院遷至該大樓,不過據說錢被體育館吃掉了= =)…】

我想以上的行動已經比一些只會嘴砲說一大堆理想與批評

卻看不到具體計畫與實際行動的喇叭好太多了



-------------我是分格線-------------

以上

希望大家可以想一想

用說的誰都會

說得出道理又能實現的有幾位?



-----------我是P.S線------------

P.S3:話說91屆的學長說了系上有一個木工工廠

被某溫姓電腦輔助設計教授管理之後就消失了

不知道當初的工廠是設在哪裡?

學弟不才,有一些問題想請教學長

1. 電腦輔助設計教授為什麼會被分配管理木工工廠(如果是管電腦教室的話,學弟我倒是知道有兩間805、806是某溫姓電腦輔助設計教授在管理)

2. 不知道學長說的木工廠是否位於801,因為學弟進去過幾次,裡面有電鋸、電動磨砂機等木工用器材【迷之音:只是門口的牌子寫的是建築及都市設計模型製作研究室,但是負責教授不是姓溫】(因為學弟想不到該教授有什麼比較響亮有魄力的稱號所以就不公佈姓名,以免又被某些想法偏激的人誤解)

P.S4:給謝老師~真的很感謝老師的教導,在我的設計萌芽期啟發學生,讓學生知道做設計是快樂的,同時讓我知道遇到挫折要樂觀以對,謝謝老師,謝謝!!

P.S5:話說丁主任被轉發的文章是「給文化學弟妹們的一封信」,不過好像沒有看到文化的人回應,只有一些….

P.S6:給看完這篇回應的先進、前輩、學長姐、學弟妹、同學、路人甲、乙、丙、丁等等…,對不起,晚輩鄉下出生,個性草莽,用詞不知修飾,如有得罪請多包含,感恩ㄟ~~(晚輩國文造詣不好絕對是自己的錯,請千萬不要怪罪我從幼稚園、小學、中學、高中乃至於到大學的任何一位國文老師;還有我知道我對不起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祖父祖母等…,也請不要把他們老人家扯進來,另外我也不是消毒的工讀生,回應純粹出自於愛文化)。

文章發表於 : 2008 5月 23 (週五) 9:57 pm
archdj
看完文章後~~~
覺得文化的學生好幸福呢 :lol:
不管校內或校外都有很好的建築教授專家在關心
雖然部落格上有些話第ㄧ時間看了會不是滋味~~~
但真的去思考後會體會一些建築前輩(老師)的用心,會有不同的感受
覺得若能被孫老或丁所長帶到的學生真的很幸福 :lol:(我也想去旁聽課呢! 在當當學生的滋味)
台灣還有不少學生連被老師關愛的機會都沒有呢!

有一個問題~~~怎樣才真正算一個好設計呢?!!!
也試著找這樣的答案~~~但還沒找到!!!各位大大可說說你們的想法嗎?
(希望具體一點的 :wink: )

在網路上看到這篇
『為什欣賞建築要用101種方法而不是100種或一萬種呢?』
欣賞建築就像欣賞藝術品一樣,沒有一定的方法,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喜好,專家所認定好的建築,不一定就是你覺得好的建築。
所以現在介紹的方式,只能說是欣賞的方法,大家可以從此入門,或自己去發現建築的美。

http://www.theweb.org.tw/~frankzou/trud ... se/2dn.htm
(很可惜不知道作者是誰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