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1大地震10週年人文社會關懷研討會 – 自然災害的回顧與檢討

921大地震10週年人文社會關懷研討會 – 自然災害的回顧與檢討
楊永年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研發處副研發長
由T3(成大、中興與中山大學)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辦,成大人社中心承辦,於2009年9月18日在位於台中縣霧峰鄉的921地震教育園區,舉辦「921大地震10週年人文社會關懷研討會 – 自然災害的回顧與檢討」,討論內容非常的溫馨、感性。會中邀請到中國醫藥大學黃榮村校長(前教育部長、前921重建委員會執行長)、陳錦煌醫師(前921 重建委員會執行長)進行專題演講,內容相當精彩。黃校長說,921的經驗,如果10週年不談,就沒有機會談了(參與座談的前南投縣彭百顯縣長也有類似的表示)。談到當時國軍投入救災的時間是13分鐘,比所有的國家都快;石岡大壩斷裂成為世界矚目的研究焦點(因為世界上少有水壩因地震斷裂,地震帶經過石岡壩堤),甚至成為英文專書的封面。陳錦煌醫師演講,談到熱心的中寮鄉內褲村長,救了多條人命後,才知道自己只穿內褲;並談到生命共同體的議題,提及吳英璋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陪受災社區走過創傷,讓大家覺得感動。非常特別的是,兩位專題演講後,有南投竹山木屐寮社區理事長李振儀先生,發表感謝兩位前執行長對他們任內為該社區所作的貢獻有感性與感謝的談話。
接著第一場次防救災議題討論,由楊永年教授主持、邱貴芬教授(中興大學人社中心主任)、彭百顯先生(前南投縣長)、廖永來先生(前台中縣長)、詹錢登教授(成大前防災中心主任)、史美強教授(東海公共事務在職專班主任)與談。楊永年主要談到災情資訊傳遞最為重要(這點彭縣長非常認同),其次是動員與組織間合作,詹教授認為崩塌研究過去少有研究(目前多為土石流研究),邱教授希望這次後仍有接續的活動,甚至應和她的紀錄片專長有所連結。彭縣長就歷史論歷史,這次九二一十週年後,再來就是二十年、五十年,大家就忘了。他認為地方政府的發言權低,學者的角色在找真相。何謂事實,要有歷史論斷,命名為「九二一集集大地震」被國姓鄉長抱怨,應該是九二一國姓大地震才對,後來就以九二一大地震為名,比較能降低爭議。南投因為過去土石流多,為最大受害者,也是最大的受益者。經常是媒體在定義災區、資源分配,還有媒體、中央不信任地方政府。廖永來縣長說巧合,921時地方政府是民進黨籍,現在高雄災區,也是民進黨籍。如何整合民間力量,目前的情形是民間強、國家弱。921大地震時,物質多到看了讓人感動,建議失業者可投入基本資料調查、國土調查。史美強教授除了感慨921 經驗沒有傳承,並提出兩個問題,林邊可否不再養魚?88重建的結果會是如何?
下午場次由文學院陳昌明院長主持,這是「社會關懷」場次的議題,與談人包括東海大學社工系劉麗雯教授(係這場次的安排者,提共同廚房的觀念)、台中縣政府社會處王秀燕處長、財團法人老五老基金會張美淑主任(如何辦活動關懷社區)、台中縣和平鄉桃山部落林建治先生、東海大學資訊工程與科學系呂芳懌教授(談災區資訊系統建置,成為科技投入防災的具體成果)、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王仕圖教授(對獨居老人的關懷),有著社工的關懷交流,專業社工分享他們如何辦活動,陪伴災民渡過難關,關鍵就是辦活動,但經費非常有限,多是一點一滴去募款。社會處長也非常感性,充分和社福團體合作,進一步認為老人可以由他們進行撤離(未來可和消防局合作),因為他們知道受服務老人的習性。原住民的林建治先生很有意思,他說來了很多物質,但他們可以自足。「漢人」到山區種水果,破壞了生態。有人接著說,果農為了3億的水果產值,造成我們必須付出60億的生態工程維護,實在不值得。王處長的談話也吸引在場聽眾的目光,讓大家感受到,身為處長所能發揮的動能很高。蕭元哲老師對於災區社區產業,以及企業捐款的角色非常有興趣,史美強老師則對未來政府角色的調整認為有深入研究必要(因為目前呈現政府弱、民間強)。台中市第三大隊副大隊長張國賢說,消防人員任務被擴大解釋(期待)。綜合座談時,戴華主任很感性,很強有力的說,這次研討會是開始,不是結束,成大人社中心結合中興與中山人社中心,將認真推動中南部人文社會議題的整合,並予全力支持。
http://research.ncku.edu.tw/re/news/c/20090925/1.html
楊永年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研發處副研發長
由T3(成大、中興與中山大學)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辦,成大人社中心承辦,於2009年9月18日在位於台中縣霧峰鄉的921地震教育園區,舉辦「921大地震10週年人文社會關懷研討會 – 自然災害的回顧與檢討」,討論內容非常的溫馨、感性。會中邀請到中國醫藥大學黃榮村校長(前教育部長、前921重建委員會執行長)、陳錦煌醫師(前921 重建委員會執行長)進行專題演講,內容相當精彩。黃校長說,921的經驗,如果10週年不談,就沒有機會談了(參與座談的前南投縣彭百顯縣長也有類似的表示)。談到當時國軍投入救災的時間是13分鐘,比所有的國家都快;石岡大壩斷裂成為世界矚目的研究焦點(因為世界上少有水壩因地震斷裂,地震帶經過石岡壩堤),甚至成為英文專書的封面。陳錦煌醫師演講,談到熱心的中寮鄉內褲村長,救了多條人命後,才知道自己只穿內褲;並談到生命共同體的議題,提及吳英璋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陪受災社區走過創傷,讓大家覺得感動。非常特別的是,兩位專題演講後,有南投竹山木屐寮社區理事長李振儀先生,發表感謝兩位前執行長對他們任內為該社區所作的貢獻有感性與感謝的談話。
接著第一場次防救災議題討論,由楊永年教授主持、邱貴芬教授(中興大學人社中心主任)、彭百顯先生(前南投縣長)、廖永來先生(前台中縣長)、詹錢登教授(成大前防災中心主任)、史美強教授(東海公共事務在職專班主任)與談。楊永年主要談到災情資訊傳遞最為重要(這點彭縣長非常認同),其次是動員與組織間合作,詹教授認為崩塌研究過去少有研究(目前多為土石流研究),邱教授希望這次後仍有接續的活動,甚至應和她的紀錄片專長有所連結。彭縣長就歷史論歷史,這次九二一十週年後,再來就是二十年、五十年,大家就忘了。他認為地方政府的發言權低,學者的角色在找真相。何謂事實,要有歷史論斷,命名為「九二一集集大地震」被國姓鄉長抱怨,應該是九二一國姓大地震才對,後來就以九二一大地震為名,比較能降低爭議。南投因為過去土石流多,為最大受害者,也是最大的受益者。經常是媒體在定義災區、資源分配,還有媒體、中央不信任地方政府。廖永來縣長說巧合,921時地方政府是民進黨籍,現在高雄災區,也是民進黨籍。如何整合民間力量,目前的情形是民間強、國家弱。921大地震時,物質多到看了讓人感動,建議失業者可投入基本資料調查、國土調查。史美強教授除了感慨921 經驗沒有傳承,並提出兩個問題,林邊可否不再養魚?88重建的結果會是如何?
下午場次由文學院陳昌明院長主持,這是「社會關懷」場次的議題,與談人包括東海大學社工系劉麗雯教授(係這場次的安排者,提共同廚房的觀念)、台中縣政府社會處王秀燕處長、財團法人老五老基金會張美淑主任(如何辦活動關懷社區)、台中縣和平鄉桃山部落林建治先生、東海大學資訊工程與科學系呂芳懌教授(談災區資訊系統建置,成為科技投入防災的具體成果)、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王仕圖教授(對獨居老人的關懷),有著社工的關懷交流,專業社工分享他們如何辦活動,陪伴災民渡過難關,關鍵就是辦活動,但經費非常有限,多是一點一滴去募款。社會處長也非常感性,充分和社福團體合作,進一步認為老人可以由他們進行撤離(未來可和消防局合作),因為他們知道受服務老人的習性。原住民的林建治先生很有意思,他說來了很多物質,但他們可以自足。「漢人」到山區種水果,破壞了生態。有人接著說,果農為了3億的水果產值,造成我們必須付出60億的生態工程維護,實在不值得。王處長的談話也吸引在場聽眾的目光,讓大家感受到,身為處長所能發揮的動能很高。蕭元哲老師對於災區社區產業,以及企業捐款的角色非常有興趣,史美強老師則對未來政府角色的調整認為有深入研究必要(因為目前呈現政府弱、民間強)。台中市第三大隊副大隊長張國賢說,消防人員任務被擴大解釋(期待)。綜合座談時,戴華主任很感性,很強有力的說,這次研討會是開始,不是結束,成大人社中心結合中興與中山人社中心,將認真推動中南部人文社會議題的整合,並予全力支持。
http://research.ncku.edu.tw/re/news/c/200909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