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也有話要講(徐裕健)


建築之美、建築推廣

設計師也有話要講(徐裕健)

文章L-archi » 2010 11月 13 (週六) 12:01 am



贊助商連結

設計師也有話要講(徐裕健)
林安泰花茶殿閩式庭園日前遭到泛綠議員的質疑,對於庭園風格和假山材料,提出「不夠本土化」和「不夠環保」的批評。筆者擔任花茶殿閩式庭園主持建築師,深覺不吐不快,有必要作專業者的告白,以此回應指控。

筆者長期從事古蹟保存,在三峽老街、深坑老街以及剝皮寮老街的設計經歷中,不斷以發掘不同城鎮的地域性特色為職志,建立台灣的本土性。
刻意置入本土植栽

花茶殿「閩式庭園」除了依循道家「法自然」原則建構山水情境、安頓石隙水涯的花草生命之外,筆者更將本土特色的文山包種茶園梯田、卵石河床枯山水及原住民竹筏匠藝、以及遍佈台灣山溪野澗的山蘇、山櫻、金狗毛蕨植栽景觀,一一置入庭園之中,展現兼具本土地景以及紅磚紅瓦閩南亭台樓閣的地景文化。台灣為多元文化社會,「包容性」為其特色,此與江南蘇州庭園的黑磚黑瓦和奇珍異草,風格上南轅北轍,豈容視聽混淆?
再論泥塑假山材料,不符現代「節能減碳、低污染」環保標準之議。傳統泥塑假山,以石灰砂漿實心砌築,「石灰」在製造和養灰之時,產生大量二氧化碳和局部毒性,依現代環保要求,即非合格材料。
筆者為達成減量環保目標,與泥塑名匠楊金共同研發鋼絲網塑形,表面塗佈黑煙砂漿的薄殼泥塑匠藝,內部中空,減少材料用量達9/10,「減量」即為環保要件,但泥塑鏝刀灰作匠藝的材料,必須為「砂漿」,非可以環保竹、木替代!筆者與匠師共同研發之薄殼黑煙砂漿,以《芥子園畫譜》山水畫皴法、巒頭法、水雲法模擬皺曲山巒、岩岸峭壁的曼妙多姿石景,表面塗佈手工麵糊,誘生苔蘚,復由彩繪大師蔡龍進以水墨渲染的猷勁筆法,共同成就泥塑匠藝的假山情境,成果雖未可期,但已集結本土匠師與建築師的協力齊心,戮力以成,何忍以「非環保」、「非本土」的政治議題解讀,強加於專業匠師的辛勤成果之上?
傳統庭園的構築,以木、竹、石、土材料為主,掘池為山,因勢利導,因池而風生水起,蜂蝶自生,本就是自然而然的天成綠建築,其中僅只泥塑砂漿非符現代環保要求,若依此而捨泥塑匠藝,非僅削足適履,更有以今非古之嫌!

作者為林安泰花茶殿閩式庭園主持建築師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 ... D/20101104

加入建築人討論區粉絲團
L-archi
 
文章: 3134
註冊時間: 2007 11月 10 (週六) 10:59 am
來自: 台灣

回到 建築專欄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