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的實質是空間,空間的本質是為人服務。沒有永遠的教室,只有永遠的學習。人生因學建築而美好。
跳到內容
由 ecco » 2012 3月 28 (週三) 7:38 pm
由 arch12tu » 2012 3月 28 (週三) 9:04 pm
由 ppgaudi » 2012 4月 02 (週一) 6:48 pm
由 alan0327 » 2012 4月 05 (週四) 1:41 pm
由 Thomas » 2012 4月 05 (週四) 4:25 pm
由 陳明城 » 2012 4月 07 (週六) 10:20 pm
Thomas 寫:王澍作品本是超越傳統與未來的爭論,卻也引發註冊建築師資格的爭論。這議題在”建築人”討論深具意義。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施工/完工階段正巧我人駐上海,總利用週末走訪雨後春筍般的中國當代建築(有夠累、有夠精彩),完全沒注意王澍不具一注資格。而自己服務的算境外設計公司,即使已做到了具體設計仍無法敲章,但想的是怎麼把作品做好,更勝於掛誰的名字其實台灣房地產廣告不也會標榜助陣的國際大師…忽略簽證建築師也許該檢討的是建築師自己不急著檢討非建築師的別人
由 srgdfg » 2013 8月 24 (週六) 2:23 pm
由 dpd0525 » 2013 8月 25 (週日) 11:05 am
由 yiluxing » 2020 8月 06 (週四) 2:07 pm
回到 建築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