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已經確認你我認知不同的部份就不再討論了,因為那不會有終點....。」
這一點我同意,因為某部分我們論述可能是用不同的語言論述相同的事情。
例如我認知中自己在素描寫生中學習到的透試圖消點觀念與方塊、圓柱、圓錐等繪圖概念,與你所謂的抽象的「空間邏輯」,其實極可能是同一件事。
又例如人類眼睛水平並列,使人類可以透過雙眼視物交叉角度,眼球又能遠近控制焦距,而能對所見事物,進行距離、相對位置、簡單測量的功能,所以我相信人類的視覺畫面是3D(三維立體的空間),能在大腦中架構出立體空間。而3D電影或視覺錯視的實驗我認為就是因為人類視覺有「將所見事物組織為空間(3D)」這樣的功能與機制,因此可以成功。但如果你將人類的視覺畫面定義為「視網膜畫面」,的確是平面的,嚴謹的說是「弧面的」。而我對「人類視覺畫面」的定義則是視覺資訊整理好之後交給大腦理解的資訊群,因此是立體的,是3D的。
其次,先向你抱歉,我並不是要捏造出你不曾說過的話語,只是當您強調了被素描寫生的物件是3D,一旦把這些物件畫在平面的紙張上自然也成為2D的存在了。我真的以為相對於「素描寫生」的「空間邏輯」的繪圖技巧有其他功能。然而,美術史上的繪畫方式,確實有能讓畫面立體的效果,例如油畫。抱歉,讓您誤以為我在揶揄您!抱歉!針對讓你產生誤解的部分的措辭。
別說抹黑,其實我並不是要辯論,只是想釐清一些措辭上的意義,你的部落格很棒,文章也很精彩,也知道你也是個樂於技術分享的人,不然不會花時間寫文。
只是你前文曾經提到,
「…,「設計繪圖」在本質上是一種不依靠任何參考與幫助之下所無中生有畫出來的圖,它所依賴的方法與素描寫生之類的方法是絕對完全不同的。…」
「……「設計繪圖」不是傳統繪畫,不要把學習的主要重點放在任何與「繪畫性」這個主題有關的任何方面,因為那些東西對於設計繪圖來說根本不重要!….」
「不依靠任何參考?」、「無中生有?」「根本不重要?」這些疑惑才引起我的注意,想知道你所謂的傳統繪畫,和你所認知的素描寫生為何?以上只是舉例說明我之前的疑惑,不是要和您筆戰,請勿回應。
我在閱讀和回文的過程中,確實保持清醒與理性,你的文字並不會讓人情緒化,而我只是針對你的文句意涵和可能的意思思考並回答,過程中,沒有任何情緒化的反應。針對我個人說話方式太直接,讓您產生誤解或情緒,我在這裡向您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