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奧運『鳥巢』出現重大的缺失


都市、建築、景觀、室內等案例分享。

文章kschen » 2007 12月 05 (週三) 3:52 pm



贊助商連結

這是2007年9月15日,中國湖南省舉行「鳥人飛行比賽」
這種比賽台灣也有,就是參賽人以人造無動力器具,比賽誰飛得最遠
這位參賽者應該是來搞笑的,有創意多了。
這人應該是沒得名的(沒理由這東西會讓他飛得遠)
但我想所有的媒體都拍他了,比真正第一名還上鏡頭,還出名。

圖檔

加入建築人討論區粉絲團
頭像
kschen
 
文章: 233
註冊時間: 2007 11月 21 (週三) 4:30 pm
來自: 臺灣總督府 台南工業專門學校 建築學科

用鋼量相當於台灣20000人一年CO2排放量

文章Guo » 2007 12月 06 (週四) 11:32 am

鳥巢的外部罩子用鋼量約4.2萬噸
加內部的混凝土用鋼量合計約11萬噸
用CO2排放量計算約台灣20000人一年CO2排放量---22萬噸
還沒計算混凝土部份
再加上其他奧運建築和北京周邊道路等工程
辦一場北京奧運真是全球暖化的頭號殺手
顯然和奧運原始精神抵觸了
Guo
 
文章: 398
註冊時間: 2007 11月 28 (週三) 12:19 pm
來自: 中和(近板橋)

Re: 用鋼量相當於台灣20000人一年CO2排放量

文章swerg124 » 2008 1月 01 (週二) 11:15 am

其實畢爾包的內部格局還是很傳統且簡單的規畫
只是說加上一個特別設計且造型特殊的罩子
而在近代的數位建築迷思似乎都是這樣
在內部空間格局及規畫上沒有太令人激賞的空間產生
卻往往都是依靠絢麗的外型來吸引民眾的眼光
而在鳥巢這個案子更是明顯
如果一個達不到運動場功能的運動場
那蓋起來是要做啥?
還是說要轉成博物館或展覽會場?
而當該建物基本設定的功能都無法達到
那又該怎麼評價呢?
數位建築應該是一種表現建築意涵的方式
一種表現建築師內心情感抒發的工具
而不是建築的全部
只是現在似乎都反過來了
swerg124
 
文章: 6
註冊時間: 2008 1月 01 (週二) 10:38 am

文章kurben » 2008 1月 01 (週二) 12:18 pm

不知道各位打不打球
我要是球員
看了這張照片
我會認為設計這座球場的人真的是瘋了
頭像
kurben
 
文章: 23
註冊時間: 2007 12月 13 (週四) 11:33 pm

文章Pedro Hsieh » 2008 1月 06 (週日) 10:00 am

swerg124 寫:數位建築應該是一種表現建築意涵的方式
一種表現建築師內心情感抒發的工具
而不是建築的全部
只是現在似乎都反過來了


kurben 寫:我會認為設計這座球場的人真的是瘋了


看來參與建築師在設計被改之前很正常;以其西方教育的背景,了解到底什麼是建築,設計者也沒有瘋,瘋的是業主! :D
==========================================================================
鳥巢設計者︰中國利用奧運粉飾太平
〔中央社柏林四日電〕北京奧運主運動場「鳥巢」的設計者之一、知名中國藝術家艾未未在德國媒體表示,中國面臨嚴重的問題,政府卻不願面對現實,反而利用奧運進行政治宣傳,他對此感到痛恨。

艾未未接受德國「商報」和「黑森廣訊報」專訪時說,「鳥巢」受到民眾歡迎,讓他和瑞士的建築師團隊感到驕傲,不過中國政府利用奧運塑造太平世界,宣傳美麗的幻象,完全不符現實。

艾未未表示,當前中國在政治體制、環保、貪污、人權和教育等領域,面臨嚴重的問題和危機,影響到一般人民的生活;中國應該思考奧運到底帶來什麼,不能光這樣歡呼。

而且中國改革開放以來,許多改變只在表面,報紙和電視仍受到嚴密控制,根本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儘管他本人還能接受採訪,部落格也沒有被關閉,不過重要的是,一般民眾的權利和自由到底有沒有改善。

艾未未批評說,中國政府只會挑選特定的編舞家和導演來籌備開幕式,把他們所謂的藝術出賣給政治宣傳,他對此感到痛恨。

至於中國的未來,艾未未倒是相當樂觀。他說,中國的改變無法回頭,北京領導人必須跟上世界變化的腳步才能存活,這點和有沒有舉行奧運無關。
==========================================================================
至於是哪家德國媒體,請看相關報導:
英文:Chinese artist Ai Weiwei disdains Olympic pomp/From Deutsche Presse-Agentur (dpa)
德文原始資料:Der Jubel ist zweifelhaft
Pedro Hsieh
 
文章: 1203
註冊時間: 2007 11月 10 (週六) 10:23 pm
來自: 台灣中部草地

文章matrix3 » 2009 8月 06 (週四) 8:55 am

不曉得各位有沒有看足球
常轉過ESPN看歐洲足球聯賽
在足球場上的日照陰影
都是陰影平行長向
兩邊進攻防守日照陰影條件一樣
要是足球場也蓋成這樣子
球一踢
消失在陰影陽光交互之中
matrix3
 
文章: 46
註冊時間: 2008 9月 19 (週五) 1:34 pm

Re: 用鋼量相當於台灣20000人一年CO2排放量

文章matrix3 » 2009 8月 06 (週四) 9:18 am

swerg124 寫:數位建築應該是一種表現建築意涵的方式
一種表現建築師內心情感抒發的工具
而不是建築的全部
只是現在似乎都反過來了

曾經聽過台灣某數位建築大大師的演講關於他的數位建築理論
他操作形式以電腦隨機模擬撞擊出建築的樣式
哇靠!這就是數位建築!
matrix3
 
文章: 46
註冊時間: 2008 9月 19 (週五) 1:34 pm

文章府城人 » 2009 8月 06 (週四) 9:32 am

有些人說高雄世運主場館可以媲美北京鳥巢體育館,
我個人卻認為北京鳥巢體育館跟本比不上高雄世運主場館
其原因北京鳥巢體育館看起來十分凌亂,結構沒有邏輯性
而高雄世運主場館充分展現結構美學,非常美觀
雖然高雄世運主場館主要設計者為伊東豐雄建築師
但身為業主的高雄市政府能夠選出這樣的作品,表示是有卓越的眼光
也希望台灣建築師们 加油,讓我們的建築作品也能於外國發光發熱
府城人
 
文章: 99
註冊時間: 2007 11月 27 (週二) 10:44 am

文章3daysRain » 2009 8月 06 (週四) 9:39 pm

路人 寫:10前畢爾包花10億美金請Gehry設計興建了一座怪里怪氣的博物館。。。。
2年內就因觀光收入還本了,一個日薄西山的礦業小鎮,重起第二春。。。。
怎麼講呢?


再次重申,畢爾包不是只做了「蓋古根漢」這件事
有興趣可以多讀讀畢爾包的城市發展史
古根漢美術館很好,但請不要神話它,也不要隨便拿出來比較,因為基本條件完全不一樣

另外,總是有人喜歡把畢爾包的古根漢美術館跟「數位建築」扯在一塊
說老實話,去扯Peter Eisenman還比較有道理一點
有看過Frank Gehry的設計發展過程(書)的人,就知道畢爾包古根漢完完全全是現代建築理論轉化之後的體現
根本不是什麼有機建築還是數位撞擊之類的鬼玩意.....

最後,請問路人兄臺:「礦業小鎮」這個資訊是從何處得來的?
因為跟我讀到的歷史不一樣,虛心請教,謝謝~
3daysRain
 
文章: 158
註冊時間: 2008 5月 12 (週一) 12:53 am

已經解決囉

文章jjjjjames » 2010 9月 18 (週六) 12:54 am

小弟甫從北京回來
特去參觀鳥巢
其實這問題已經獲得解決
從結構下層鋪上一層布(材質我並未確認)

現場看來
H&M真的把她當成一個「藝術品」在玩,不管你什麼節能減碳了
從工程經濟效率的觀點來說,她是不及格的,非常明顯地只是再追求一個造型;
但若從從文化藝術的角度來說,他們營造的的光影、空間真的很精彩
從入口走近觀眾席,看到一整片場館那一剎那
我真的呆住,只有一個感覺___難以形容的震撼!

那個尺度,台灣似乎還沒見過。

P.S.另找機會小弟將附上照片
頭像
jjjjjames
 
文章: 159
註冊時間: 2010 6月 07 (週一) 1:09 pm

上一頁

回到 案例作品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