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 遇然/黃昭閔-建築創作集 (南藝A)


都市、建築、景觀、室內等案例分享。

Re: 個人看法

文章L-archi » 2008 10月 09 (週四) 8:53 am



贊助商連結

Bra 寫:看到archicwf提起建築落實的八個問題,就好像你去看畫抽象畫家的展覽,
你會狐疑的在內心喊著這我好像會畫......,或這能算是藝術嘛?
於是觀者本身並沒有建構自身對藝術認知的價值觀,不是嗎?
然後不談創作的思維,而在釐清用什麼筆畫?顏料?畫布大小?媒材的配合?......
:?


建築的創作與繪畫的創作並不相同。畫作是平面,建築是要立體,且是要人可以使用、可以居住的。

試問一個小疑問,當上面的作品轉換成1:1的實體,用的材料是什麼?

加入建築人討論區粉絲團
L-archi
 
文章: 3134
註冊時間: 2007 11月 10 (週六) 10:59 am
來自: 台灣

文章chao1974 » 2008 10月 09 (週四) 9:22 am

概念就是概念
怎麼會一直逼問做法跟實務呢

概念設計傳達了作者自己的看法、創意、思考等,如此而已
做不做
不是目前要考慮的
用什麼建材或工法
當然也不是討論範圍

若真的這麼二分法
實踐建築也該關門了
可我仍相信他們仍有其價值
問題只是能真的受教的學生數量多少而已
最後由 chao1974 於 2008 10月 09 (週四) 9:27 a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頭像
chao1974
 
文章: 135
註冊時間: 2007 12月 06 (週四) 8:49 am
來自: 台南大山

Re: 個人看法

文章archicwf » 2008 10月 09 (週四) 9:24 am

llmj 寫:
Bra 寫:看到archicwf提起建築落實的八個問題,就好像你去看畫抽象畫家的展覽,
你會狐疑的在內心喊著這我好像會畫......,或這能算是藝術嘛?
於是觀者本身並沒有建構自身對藝術認知的價值觀,不是嗎?
然後不談創作的思維,而在釐清用什麼筆畫?顏料?畫布大小?媒材的配合?......
:?


建築的創作與繪畫的創作並不相同。畫作是平面,建築是要立體,且是要人可以使用、可以居住的。

試問一個小疑問,當上面的作品轉換成1:1的實體,用的材料是什麼?


最近發覺一個好材料

CFRP
造船業用得很普遍

無奈小弟服務的公司過於保守不敢採用

他應該可以達到這種怪異的形體需求
頭像
archicwf
 
文章: 620
註冊時間: 2007 11月 21 (週三) 9:37 am

文章archicwf » 2008 10月 09 (週四) 9:29 am

chao1974 寫:概念就是概念
怎麼會一直逼問做法跟實務呢

概念設計傳達了作者自己的看法、創意、思考等,如此而已
做不做
不是目前要考慮的
用什麼建材或工法
當然也不是討論範圍


那請問一下

在剖模中
不同厚度的牆體背後的意義是?

越看越覺得這模型很有趣

尤其是又在模型中擺了個模型小人

整個尺度真是大大的有趣起來

長久使用居住在那空間
那個人的心理狀態應該會不同於一般人吧
頭像
archicwf
 
文章: 620
註冊時間: 2007 11月 21 (週三) 9:37 am

文章L-archi » 2008 10月 09 (週四) 9:54 am

chao1974 寫:概念就是概念
怎麼會一直逼問做法跟實務呢
概念設計傳達了作者自己的看法、創意、思考等,如此而已
做不做
不是目前要考慮的
用什麼建材或工法
當然也不是討論範圍


chao1974兄
我是請教作者,並沒有逼問,我哪裡有逼問了?
為什麼不能請教做法跟實務呢??
作者將它的書放上來推薦給大家,不討論我們如何瞭解作者的想法?如何讓大家願意去買書?我想作者一定是認為它的作品很棒,想跟大家分享,才會出書,那如果放棄這樣交流的機會,豈不是很可惜?

「概念設計傳達了作者自己的看法、創意、思考」這樣的作品,每個人看的角度不同,我們提出我們的疑問,互相交流不是很好嗎?
:?

作者的作品是不是概念?應該由作者自己說明吧!
L-archi
 
文章: 3134
註冊時間: 2007 11月 10 (週六) 10:59 am
來自: 台灣

文章chao1974 » 2008 10月 09 (週四) 10:55 am

llmj兄

抱歉我看文章通常不看誰寫的
所以早上看了一串討論後
有感而發 就這麼打出一篇

只是剛好在你後面
並非針對你

另,解釋當然也是要作者出來說
輪不到我~~
頭像
chao1974
 
文章: 135
註冊時間: 2007 12月 06 (週四) 8:49 am
來自: 台南大山

文章chaos47 » 2008 10月 09 (週四) 8:08 pm

建築的創作跟繪畫我認為某種程度是有共同點的
如果要以立體跟平面來看
我認為 畫作跟建築他們都是立體
在畫作的呈現其筆觸視覺即便是隆起0.001CM
它都稱為立體 在螞蟻的世界裡它就是一座小山坡了
而建築的立體呈現 那只是微觀跟巨觀的看法

至於人可以居住及使用 這是基本問題 一個箱子也可以住人
只是好住跟不好住而已 以及居民他住的開不開心

一個創作研究虛擬的議題
我想作者怎樣都能自圓其說
包括設計 業主的個性 基地的環境 居民的需求 生活型態等等(像是寫一本小說)
這些都有強力的後設性的
就實務上跟設計初始階段的討論也是很有彈性變更
在沒有業主要拿錢希望他蓋出來之前
我想用幾百個表格調查分析也無法讓你知道他好不好用 因為它不是建立真實
(也就是稍早談的競圖案沒蓋成也是謊言!因為政府不想話那麼多錢蓋它)

引述阮慶岳先生在【遇然‧對話集】對遇然的看法:
他在建構一個預言在整個事情上,他是有後設成份但後設也有失
敗的後設,但他是成功的後設。謊言它沒有被揭穿就是真實阿!我常
說「真實就是一連串揭不穿的謊言」,基本上我們討論與現實距離多
遠是適當的,然後回到黃昭閔的預言,預言在上去就是神話,預言在
下去是童話,我不覺得一定要設定一個位子,你要寫神話 你要寫預言
,它們都在一個非現實的狀態,他是在回答一個,我們還沒有對照到
現實的預言。
             

因此我也無法精準回答
只能在這1比50的Model及其餘圖面去解說

至於它蓋的起來嗎
這是錢跟要不要蓋的問題
這個年代( Gehry的畢爾包都蓋的出來了)
我想沒必要去質疑蓋不蓋這問題

回應archicw
"建築 是一個團隊一起努力而成的結果呈現"
這段話也是我想回應你再第一篇的所條列式的疑問
的確我們創作範圍只是在建築的最前置概念發想
其餘的還是要靠團隊

"建築絕對不是建築人自憑想像而成"
建築絕對是建築人自憑想像而成的
因為所謂建築人就具有建築專業的養成的人
所以建築人在進行建築創作
就是憑他自身 所學 所聞 所見 所查 的一切之大成
差別就在好壞而以!

"「建築藝術」到底是?"
引述樓上H sm先生這段話來小調整回應
建築藝術它以建築(空間)為媒介
當然他現階段或許根本不能成為真正的"建築物"
或是只被定義在紙上建築的階段
可能傳達的意念跟一個樂曲是同一件事
只是樂曲以音樂為媒介
頭像
chaos47
 
文章: 20
註冊時間: 2008 9月 13 (週六) 3:27 pm

文章Peter Tsao » 2008 10月 10 (週五) 12:53 pm

「謊言它沒有被揭穿就是真實阿!」...

也許我慧根不足,這句話我怎樣都不理解?所以只要圓住謊言,就會變成真實?真的不解!

最近不少政治人物行為好像都還蠻符合這種想法的。呵呵! :D
Peter Tsao
 
文章: 980
註冊時間: 2007 11月 13 (週二) 7:01 pm
來自: 彰化市中央路橋旁

文章chaos47 » 2008 10月 10 (週五) 6:50 pm

「謊言它沒有被揭穿就是真實阿!」...

我個人是很認同這句話

事實上 你無法指出它錯的地方!那麼它就是對的!

就實驗觀點來說的確是這樣

當古代地球還沒被證實是圓的之前!
那時候地球是方的這句話在當時的確是真實!
;相對論到目前還沒有物理學家可以推翻它
因此它目前是很真實的!
頭像
chaos47
 
文章: 20
註冊時間: 2008 9月 13 (週六) 3:27 pm

文章Peter Tsao » 2008 10月 11 (週六) 12:49 am

我很喜歡chaos47大大的建築造型操作,因為用色乾淨,造型有趣,真的蓋出來,我想也應該很有趣。:)在此先預祝大賣!
就我在大學讀書的的印象中,有想法造型普通的學生通常表現還是輸給造型操作精彩天花亂墜的同學,在我的印象中,大一大二與其讀社會學或是解構主義不如多讀一些「作品集」先將門面做好,接著吸引老師來和我們對話。這當然只是基於我過去的經驗,如果設計上遇到瓶頸的人,這應該也是不錯的參考資料。更何況,作品看起來相當用心。誠如chaos47所言「一個創作研究虛擬的議題 我想作者怎樣都能自圓其說。」,沒有好的菜色,就沒有舉筷的衝動。許多評圖老師亦然。想法很重要,建築語彙,造型操作先出現了,在自圓其說都來得及。事實上,造型操作也是建築系學生重要的學習項目之一,不應偏廢。

不過就其他部分大家稍做討論應該也是不錯的事,希望各位大大不要見怪。

「謊言它沒有被揭穿就是真實阿!」..我怎麼想,就是充滿疑惑。以上這句話的陳述就我的解讀是這樣的:

「謊言」是名詞同時也是主詞,「它沒有被揭穿」是謊言的副詞子句用來形容「謊言」,「就是」是本句的動詞,「真實」是名詞,「阿!」是語氣狀聲詞。
換言之,這句話的陳述是「謊言」在某種情形下是「真實」,什麼情形呢?就是沒被揭穿的情形下就是「真實」。根據教育部國語辭典「網路版」:「謊言」的定義是「不實在的話」,我以為,既然都已經知道是謊言,就無須以被揭穿或未被揭穿來賦予其「謊言」或「真實」的新身份,因為本質就已經是「謊言」。所以這句話,我並不是太認同。

如果我接受這句話的觀點,我從此要開始質疑生活上所有的話是不是謊言,是未被揭穿的暫時性真實(其實是謊言),還是真的是真實。於是,我買一碗麵的時候,我還要問前一個顧客試著求證,「你剛剛買這碗麵也是50元嗎?」,老闆娘有沒有騙我,他告訴我一碗麵是50元的時候,是不是其實是48元,我要思考「一碗麵是50元」是未被揭穿的「謊言」,還是「真實」,當然運氣好,我也許能凹到30元。

但是我認同以下這樣的概念:
一件未被定義為謊言的事物,在沒有被糾正或因為其他具體原因否定其真實性之前,被視為事實或真實並被接受且認定之。前提是沒有具體證據證明該事物為「謊言」。

就實驗的觀點來說,當我們無法指出一件事有錯的地方!那麼我們可以些接受這是對的。但這件事也需要還沒被歸類於「謊言」。
同理,「當古代地球還沒被證實是圓的之前! 那時候地球是方的這句話在當時的確是真實!」這我認同,因為當時未有具體證據證明地球是圓的,因此宗教或當代直觀認為「地球是方的」這件事可以被接受是真實,但,這不代表「地球是方的」這件事是謊言,因為並沒有具體證據證明這句話是謊言。「說謊」基本上是基於「知道真實」的前提下進行「違反真實的論述」。有「隱匿真實」的動機存在,無論「白色謊言」或「善意的謊言」。沒有說謊動機和知道「真實」的前提,進行事後證明不正確的論述,不算說謊,這樣的論述也不算謊言。

關於「紙上」的文字用法,「所以建築還沒有蓋出來之前就都應該冠上"紙上"」,我有些想法是這樣的,有沒有冠上「紙上」,一般是想區分出「實際的」和「理論上」的分別,就像「紙上談兵」,是一個可以盡情以書卷上的兵法作攻防討論,而異於「沙盤推演」的以真實情境為考量以落實為目的的論述或操作。
Peter Tsao
 
文章: 980
註冊時間: 2007 11月 13 (週二) 7:01 pm
來自: 彰化市中央路橋旁

上一頁下一頁

回到 案例作品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