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Arup 之 Druk 白蓮小學

文章發表於 : 2008 10月 04 (週六) 7:56 pm
Pedro Hsieh
Arup 何許人也?請參考網站:http://www.arup.com
Renzo Piano, Norman Foster 等大師的結構設計就是出自於此顧問公司之手,最著名的就是巴黎龐畢度藝術中心。
介紹該公司的一個案子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文章發表於 : 2008 10月 04 (週六) 10:15 pm
hara
感謝Pedro Hsieh
很不錯的一個案例 :D
有很多綠建築的手法哦~

我還是第一次看到這種VIP的廁所...

文章發表於 : 2008 10月 04 (週六) 10:45 pm
Pedro Hsieh
不客氣!

手法歸手法,重點還是要配合基地環境。

我認為在這些大師身上,可以學到如何和一流的工程顧問公司合作。建築師的重責大任在於整合各種專業,成就一個IDEA。

算是今天買了這本書的一點感想:哈佛大學建築系的八堂課:八位當代建築師作品的理論焦慮及設計策略
<img src="http://img100.imageshack.us/img100/1903/15255869wy8.jpg" align="center">
THEORETICAL ANXIETY AND DESIGN STRATEGIES IN THE WORK OF EIGHT CONTEMPORARY ARCHTECTS

文章發表於 : 2008 10月 05 (週日) 7:51 pm
Pedro Hsieh
今天下午趁著等小孩子主日學下課的空檔,在教堂裡面把這本書快速瀏覽。(教堂真是讀書的好地方 8) )

透過Pritzker獎得主的眼睛,解讀近代建築史的重要里程碑,也透過Rafel Moneo了解什麼是設計。啊!別忘了,書的標題內容就有「設計策略 」四個字。

這本書讀完;發現 Moneo 對建築設計理論的主軸是:都市、空間、構造、技術與工藝,最後才是建築師個人Idea 的成就。設計是一門專業,並非只是滿足觀賞者視覺的愉悅而已,透過圖版的說明,更容易讓人理解一位Pritzker獎得主如何操作設計。

先前llmj討論的建築系學生之程度問題,讀完本書;才能理解或許是課程內容設計的問題,而非全部為學生的過錯,在台灣的主流大學裡面所謂的設計或曰設計理論相關課程,因而相形見拙。

p.s 令人好奇的一件事;林芳慧老師在譯序裡面提到曾為Moneo忠實的學生,如果林老師設計程序的核心受Moneo的影響,那麼在她服務的學校中如何帶領學生的設計?

這個星期抽空瀏覽了站上案例資料!很訝異...

文章發表於 : 2009 5月 16 (週六) 12:46 pm
陳明城
這個星期抽空瀏覽了站上案例資料!很訝異...
有這麼多好案例凍在冰庫!
和我的印象吻合!台灣的學生《包括要考建築師的「準建」們》不重視案例的閱讀與解析!
另Pedro Hsieh大大提及的設計教學,似乎連老師也不太在乎!
台灣現行的設計教學真的幫助了學生?成為業界的助力?

文章發表於 : 2009 5月 16 (週六) 5:22 pm
Pedro Hsieh
謝謝陳老師的指教。
這種案例的思考邏輯雖是先進國家建築教育的主流,但在我們這裡可是不被學生們看重的"奇巧淫技"啊! :oops:
其實看看歐洲主要大學建築系的畢業作品,在炫目的圖面背後,可有一套理性的思考程序和操作準則哩。(當然在他們的制度,畢業就是直接操刀的建築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