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現代主義的守護者:貝聿銘I. M. Pei

文章發表於 : 2010 2月 11 (週四) 8:39 am
現代主義的守護者:貝聿銘I. M. Pei


圖、文 / 張基義 交大建築研究所


世界知名的華裔美籍建築師貝聿銘Ieoh Ming Pei 1917年出生於廣東,在上海完成中學教育後,赴美麻省理工學院取得學士學位與哈佛大學碩士學位,哈佛畢業後曾經留校任教。31歲擔任地產公司建築設計工作,38歲在紐約開業開始邁開其傳奇的建築專業生涯。貝聿銘曾榮任美國國家藝術委員會委員,並於1979年榮獲美國建築師協會金獎,及1983年榮獲普立茲克建築獎。其專業上的成就與貢獻,二十世紀建築界的華人幾乎無人能望其項背。貝聿銘是現代主義的守護者,其設計風格一路走來始終如一。雖經歷過後現代主義與解構主義的兩波浪潮,貝聿銘始終能夠忍耐寂寞,堅持現代主義的本質,不論述抽象的建築理論,追尋無可挑剃的建築精準細部與都市尺度的空間執行力。貝聿銘的設計,細心關照都市與建築的紋理脈絡。其建築設計中慣用抽象的幾何形體建構空間的秩序與層次,建築作品具有強烈的雕塑感。貝式建築中常出現緩沿的大階梯、交錯的空橋、細緻的玻璃帷幕與樸實的清水混凝土牆面,挑空的虛空間處理得幽雅自在,宛如國畫中的留白。貝聿銘的作品遍布全球。早期的代表作品有甘迺迪紀念圖書館、波士頓基督教科學教會中心、達拉斯市政廳、波士頓漢考克大廈、華盛頓東廂國家美術館,中期八十年代有達拉斯音樂廳、巴黎羅浮宮增建案、香港中國銀行大廈、北京香山飯店等。近期有德國歷史博物館增建、日本秀美Miho美術館、華府中國大使館、盧森堡當代美術館Grand Duke Jean Museum of Modern Art。八十八高齡的貝聿銘居然還熱衷於建築設計,為人類留下無數可以傳世的博物館與美術館,堪稱現代建築主義的守護者。


泉源之地大樓 : 銳角削線的地標建築

1986落成於達拉斯的泉源之地大樓Fountain Place (originally Allied Bank Tower),樓高60層面積一百三十萬平方英呎,週遭環繞有水景庭園,稜晶幾何形的玻璃帷幕塑造出市中心區複合使用的地標性高層建築。建築對角削線的銳角,彰顯地標建築的自明性,因此三十英尺高度以上的辦公室面積逐層縮減。1991年本案代表美國參加環境美學的社會責任展覽,同時展出於紐約與莫斯科。

圖檔
01泉源之地大樓


達拉斯市政廳 : 倒立的直角三角形

貝聿銘1978年同年完成了華盛頓東廂美術館的增建與達拉斯市政廳Dallas City Hall,兩座機能各異但幾何風格類似的貝式經典之作。達拉斯市政廳建築有著強烈的建築形體,剖面呈現倒立的直角三角形,地面層退縮出大廣場與圓形反射水池。南向立面斜牆大面開窗,遙望市區天際線也將廣場倒影境鏡射在玻璃外牆上。市政廳與公園關係密不可分,廣場地下室提供1,325停車位。113英呎長現場澆鑄水泥構造,結構以34° 角度傾斜出挑,當成下方地面層人行步道的遮陽。

圖檔
圖檔
圖檔
02-04達拉斯市政廳


達拉斯音樂廳 : 非歐基里德幾何的文化珠寶

在由設計至峻工歷時十一年餘,1989貝聿銘又為達拉斯增添了一座地標型文化建築:達拉斯音樂廳The Morton H. Meyerson Symphony Center,一件文化珠寶。以建築中有建築的設計概念,演奏廳包被於整個音樂廳之內,結構分離,避免震動與噪音的相互干擾。非歐基里德幾何的曲面玻璃體包被了入口大廳與側翼的餐廳,宛如律動的音樂穿流過兩個方體交錯由石材界定的實體空間。全透明的大廳與街道景緻完全疊合,餐廳與戶外庭園相互借景。大廳與餐廳彈性出租,提供了會議、研討會﹑頒獎典禮、商展、結婚喜宴、畢業典禮,電影拍攝等各式活動的可能。對比於完全透明與多用途的大廳空間,1,800人座席的演奏廳完全按照音響顧問所建議的最佳尺寸設計,94英尺長、84英尺寬、85英尺高。主要觀眾席的堂座,外加三層垂直的樓座,提供了最佳音響狀態下最多的座席數。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05-09達拉斯音樂廳


大羅浮宮計劃 : 政治家對文化的宏觀視野與氣度

雖然羅浮宮博物館典藏豐富,但是改建前缺乏足夠的展示空間,以及出入口太小和參觀路線過於複雜,促使前總統密特朗於1981年決定進行大羅浮宮計劃。大巴黎計劃的完成象徵的不僅是建築師成為城市改造的魔術師,更代表了政治家對文化的宏觀視野與氣度。密特朗諮詢了全世界的博物館館長推薦最優秀的博物館建築師,大家一致推薦華裔美籍建築師貝聿銘。密特朗獨排眾議,將法國最重要的博物館羅浮宮增建直接委託給貝聿銘。大膽的玻璃金字塔造型讓高度重視文化資產的法國群眾無法接受,引起的爭議與反對的浪潮與巴黎鐵塔興建初期類似,密特朗冒了極大的政治風險讓貝聿銘的創意具體實踐。1989年法國大革命兩百週年紀念時大羅浮宮開幕,拿破崙三世庭院中央聳立一座高21.6公尺、寬35公尺,總重達180噸壯觀的大玻璃金字塔,成為大羅浮宮的新標的與入口,歷時19年兩階段的規劃重建後直至1997年度才全部完成。現代的創新將成為未來的歷史,十年後玻璃金字塔與巴黎鐵塔同為法國民眾最值得驕傲的巴黎地標,也被稱譽為二十世紀最具代表性的建築物。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10-13大羅浮宮計劃


德國歷史博物館 : 場域重塑代表國家強烈的企圖心

柏林一系列的改造計畫的最後一項超大計畫是歷史精華博物館島區的更新計劃,此一計畫由英國建築師David Chipperfield規劃,以地下全面開挖的方式將博物館島內的主要數座博物館串接在一起,預計耗資數百億台幣耗時十二年工期,將創造出一個與法國羅浮宮相媲美的超大型文化設施。華裔建築師貝聿銘亦獲當時的德國總理柯爾之邀設計博物館島地面上唯一的新建築:德國歷史博物館Deutsches Historisches Museum;原為一棟1695年普魯士腓特烈大帝所興建的軍火庫,1981年改建成武器博物館。德國歷史博物館於2003年開幕,貝聿銘在舊館的中庭增建玻璃屋,將原為戶外的空間改為室內空間,增加館舍展示面積,新舊建築以地下通道連接。一座宛如華盛頓東廂美術館的姊妹作品誕生,有著貝氏一貫的建築風格:三角形的配置、挑高的玻璃帷幕中庭、流暢的動線、精準到無可挑剔的細部。入口雕塑風格明顯的透明螺璇樓梯是貝聿銘的新嘗試。柏林以建築寫歷史,場域重塑代表國家強烈的企圖心。

圖檔
圖檔
圖檔
14-16德國歷史博物館


日本美秀美術館 : 夢入桃花源

隱身在日本滋賀縣信樂桃谷的美秀MIHO美術館,婉如一座重山幻境桃花園中的藝術寶庫,小山美秀子和她的女兒小山弘子為了實踐提升人類心靈品質的理想耗資兩百五十億日圓委託貝聿銘設計建造完成的美秀美術館,一座結合自然美景、藝術收藏、建築殿堂的文化珍品。進入美術館的過程猶如宗教朝聖的聖徑,先驚艷道路兩旁的櫻花林木,再穿越五百公尺長鋁質壁材燈光輝映蜿蜒優雅的隧道,接續一座橢圓型雕塑藝術形體的吊索橋輕跨山谷,視覺盡頭浮現鑲嵌在自然森林中的美秀美術館。落地玻璃帷幕將精細的幾何建築型體輝映蒼松綠林,構築一幅夢入桃花源的極緻幻景。貝聿銘雖受限於開發面積的管制,但更為了保存自然原貌,所以將百分之八十的建築空間埋藏於地面下,建築配置地上一層和地下兩層,七座凸出地表的玻璃天窗使用木質遮光格柵,室內壁面採用同羅浮宮的淡土黃色的石灰岩,貝聿銘建築細部的要求處處可見。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17-23日本美秀美術館


舊金山公共圖書館 : 市民與市政中心連接的橋樑

1996年落成的舊金山公共圖書館San Francisco Main Public Library長91公尺、寬60公尺,位處舊金山市政中心區內市政廳旁,基地周遭的建築物均呈現古典的布雜藝術Beaux-Arts風格。因此公共圖書館在建築形式上不僅需要考量與市政廳周遭環境相互協調之外,並將其功能與附近的文化設施串連結在一塊,進而替市民與市政中心建構一座連接的橋樑。公共圖書館面臨市政廳與舊館的兩向立面,延續稱的古典樣式,另外兩向立面則以現代型式與比鄰的商業區協調。圖書館樓高七層,室內圓形中庭設計成五層高直徑18公尺的挑空,自然光源透過天窗漫射而下提供了舒適的閱讀環境。

圖檔
圖檔
圖檔
24-26舊金山公共圖書館

附註:

達拉斯市政廳http://www.dallascityhall.com/
達拉斯音樂廳http://meyersonsymphonycenter.com/
大羅浮宮計劃http://www.louvre.fr/
德國歷史博物館http://www.dhm.de/
日本美秀美術館http://www.miho.or.jp/
舊金山公共圖書館http://sfpl.lib.ca.us/

話說~~

文章發表於 : 2010 2月 11 (週四) 8:54 pm
湛盧
話說~~~
就 羅浮宮的案子~~~
我覺得" 密特朗 "才是最偉大的~~~
看看台灣"古根漢博物館"的下場~~~
高度的科技與藝術見立在高度的道德倫理上~~~~

文章發表於 : 2010 2月 12 (週五) 8:36 am
黃健敏
貝聿銘於1955年成立自己的建築事務所 I. M. Pei & Associates.
1966年事務所改組成為 I. M. Pei & Partners.
合夥的Partners包括 hHenry N. Cobb 與 James Ingo Freed
參人各有所司, I. M. Pei & Partners的事務所資料將參人所負責的案件分別列出.
由I. M. Pei & Partners媒體公關部主任Janet Adams Strong與 Philip Jodidio合著的I.M. Pei Complete Works一書明列出I. M. Pei壹生的作品
其中不包括泉源之地大樓 與 舊金山公共圖書館
上述兩案係Henry N. Cobb的作品 而非 I.M, Pei作品
一般人總會誤將 I. M. Pei & Partners的案件誤認是iI. M. Pei的作品
這是誤解
不應以訛傳訛而被大肆傳播

文章發表於 : 2010 2月 12 (週五) 9:52 am
shaoyen
前輩說得是,但老實說,IKEA的家具是誰設計的都好,反正都是IKEA的。除非拆成光良跟品冠,不然都算無印良品的。尤秋興跟陳致遠接受性招待,尤秋興?誰啊?喔,動力火車其中一個人啦。

這本書...

文章發表於 : 2010 2月 12 (週五) 5:46 pm
nahome
想問一下這本書,是文字形式的書還是作品集。

黃大大真好,介紹一本書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