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連結
依補習班教結構的老師說台北盆地因地質軟弱的特性,在12-16樓高的建築物容易和盆地週期產生共振現象
地震時反應加速度會放大,最容易造成破壞,在民國75年地震 88年921地震 91年331地震都得到映證,受損最嚴重的建築物都在12-16樓高的建築物,可是依小弟觀察結果:現在台北建商蓋的房子怎麼大部分高度都是在這危險高度範圍呢?
在新興的台北信義計畫區高級住宅林立,在那台北市地質最軟弱的地帶,反而12-16樓高的建築物一堆,這不是和結構原理有所違背嗎?請不要告訴我說結構設計者會考慮共振現象而加強,如果結構系統這麼簡單只要加強就好,難道那些受921.331地震而損壞的12-16樓建築物都沒有考慮加強嗎?
是不是都市計畫還是建管法令所限制還是甚麼因素造成,非蓋12-16樓高不可,小弟不解有人告訴我嗎?
如果共振現象對在台北盆地內12-16樓高的建物,是無法改變的自然現象,請問您是瞭解這自然現象的
消費者,您會購買嗎?當然一般購屋大眾是不太懂這些的
加入建築人討論區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