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風之笑笑 » 2009 11月 27 (週五) 2:08 am
好懷念
這題目也是我第一年考試時的題目
題目出的很實務、需求很簡單很都審制式、我猜就是都審委員命題的
當年我坐在最裡面的後面,很快的畫完設計圖在未上色之前
趁上廁所時看了下其他考生的圖,幾乎100%的配置都是高層,將量體擺在後方留下前廣場與公園呼應
那這樣如何取分?怎樣才能分出勝負?
看來很簡單的題目當年過的人數卻也不多
我還記得當年我把前廣場分成不同屬性分區設計但錯層相互銜接,
因為國際會議廳的廣場和辦公室是不一樣的
然後高層量體沒有和其他考生一樣放在最後方,而是在中央偏後處並分棟降低量體壓力,再以空橋連接
只因為題目出了後院深度比0.3這個東西
不過當下我倒是沒有看到10幾份考生中有和我一樣置中配置的都是擺最後方
剩下一小時還徬徨猶豫中,不過因為在台北市做設計多年了,很堅定的認為高量體不能不管後院深度比
很幸運的,當年就靠做過多次都審案,把相關經驗用在設計圖套上去就這樣過關了